而這次恰巧有三天空檔,想說那就沿著海線一路吃台灣一圈吧,畢竟出發總是要有個方向

本次路線十分簡單明瞭,主要目標就是沿著海線繞台灣一圈,而次要目標則是盡可能的吃到當地特色海味,不過當然一個人的食量是有限的,途中難免會有不少遺珠之憾,但也就當作是下次旅行的動力囉


自高雄出發的話選擇以逆時針方式騎行可以說是最好的開局,一路貼著海景前進心情好不快活,為避免遭遇車流因此在一大早天還沒亮就出發

使用車輛為HONDA CB350RS,車輛細節就不加贅述,總之就是一台很適合帶著一顆悠閒的心騎著漫遊的氣冷復古街車


◆屏東東港
遠遠看到這座紅色的橋就知道已經抵達了今天第一個站點,也就是南部最大的漁港-東港

正逢每年五月開始的年度盛事黑鮪魚季,此時的東港天還沒亮就能看到人聲鼎沸一群人在漁港忙進忙出的模樣

如此震撼的畫面也吸引不少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就連平常不怎麼拍黑白照的我都忍不住搞了幾張感覺比較有人文紀實感的黑白照片

雖然總是會時不時的聽到黑鮪魚快被人類吃到滅絕的新聞,但根據當地商家的說法,今年的黑鮪魚產量相當不錯,因此進到消費端的價格也相比往年來說更加的親民

不過還是必須要趕緊進入這次的主題也就是海味環島的部分,而至關重要的第一餐當然要先來點好料的,就決定是你了,黑鮪魚


是的你沒看錯,一大早六點都還沒七點,華僑市場就已經有商家開始供應現切生魚片了,而這也是因應黑鮪魚季店家必須很早就起來採購與準備當日新鮮漁獲,索性就順便把店也開一開這樣


新鮮現切,品質看得見


這裡直接請店家幫我配個四百塊錢的生魚片,但忘記說想要鮪魚全餐,因此裡頭除了鮪魚外還搭配了一半的鮭魚,好在我也愛吃鮭魚


其中店家說幫我升級兩塊油脂豐富的腹肉,即便切的這麼厚也是入口即化,但吃個兩片其實就也差不多了,多吃容易膩


除了生魚片以外東隆宮前的龜苓膏跟杏仁凍個人也很推薦,趁著一早沒人拍張到此一遊照後就繼續往下騎囉


◆枋寮
沿著台17走,很快就會抵達枋寮,對比東港來說算是規模小上許多,而這裡的特產以鰻魚跟吻仔魚最具代表性

路邊都能見到不少棚架上擺放著正在曬乾的小魚或小蝦,濃厚的海味嘎一下的就上來了


而這裡的特色美食除了有料多味美的海鮮湯飯較出名外,滿滿吻仔魚做成的吻仔魚煎在外面也較為少見,前些年有特地來這吃

不過外表看似誘人,口味實則一般,估計是麵粉吸太多油加上吻仔魚的味道較清淡,一口下去只有油味


環島出發這天正逢禮拜六,整段屏鵝公路人滿車滿,天氣熱到不行,騎車除了需要消耗汽油,還得額外消耗一兩杯芒果冰沙

沿途的行動咖啡車這可以小做休息喝個冷飲降降溫,雖然效果可能沒有超商吹冷氣這麼好,但超商哪有這樣的海景可以看


◆富岡漁港
不知道看不看得出來,但下面這張照片的藍是台東藍,這次環島並沒有停留太多地方,主要是天氣熱加上三天的時間對我來說其實算是有點小趕的,直接開啟快速旅行模式在中午前就經由南迴改抵達了台東富岡漁港

富岡漁港是從台灣本島前往綠島與蘭嶼的主要港口,雖然說我這輩子還沒去過那兩個島,但聽說重機不方便運送過去就讓我比較提不起勁去


那為什麼要特地來這裡呢,理由當然只有一個,就是有好吃的啊

這間離港邊不遠處的早餐店我已經來吃過好幾次了,吃到連店家都記得我,一見面就問說嘿我是不是變胖了


這家早餐店主要以米蛋餅為主,並且強調海鮮類口味都是以當地收購的漁獲,鮪魚蛋餅的鮪魚並非罐頭鮪魚,講求的就是一個真材實料


◆成功漁港
凡是走東部海線的話,成功鎮算是我個人必停的一個點,而這裡也算是東部沿海城市中較為熱鬧的一個地方,不管是餐廳還是咖啡廳或是晚上喝酒的地方這裡要啥有啥

此地的漁獲以鬼頭刀跟旗魚較為出名,凡是經過的人好像都會來上一包炸鬼頭刀

不過這次來不吃炸鬼頭刀,想說難得六日出門,就吃這間只開六日一的成功海銀行吧

建物前身是當地的土地銀行,在經過巧妙改建後變成了結合地方海女文化的主題式餐廳,餐廳內展示許多海女相關的物件並且不時會開放相關的體驗課程

原本預計要停留一下花蓮吃烤飛魚的,想不到這裡就有而且是直接整隻放進飛魚乾與昆布熬製的湯麵裡,視覺衝擊十分強烈

搭配正餐的小菜根據店家說法是跟當地海女收購的,有長在潮間帶的蜈蚣菜跟野生小九孔,也有必須潛到海裡才能抓獲的月光貝

另外點的炙燒旗魚生魚片,旗魚本身並沒有像鮪魚那樣有豐富的油花,所以藉由炙烤加上一些小調味後才能添增風味

每次來成功最喜歡跟當地的水牛拍照,有一種與世無爭的悠閒感

好險我的車不是紅色的,不然說不定下一秒就衝上來了


然後成功必拍的三仙台,我特別喜愛這個點,不但可以拍到完整的三仙台拱橋,最重要的是還不用花錢買門票進場


第一天的行程大致上就到這啦,你知道的這個時節每到下午就是讓人強迫結束營業的狂暴午後雷陣雨,在前往花蓮住宿的路上就是雷雨交加的激情雨戰,相機連拿都拿不出來

當天住的青旅還算可以,有提供重機停車的遮雨棚,恰好也有個CB350車友

◆南方澳漁港
一早出發又是藍天白雲,好像昨天下午的暴雨都是我的幻想一樣,而今天前往的點是對我來說有點特殊意義的宜蘭蘇澳,曾在這裡當了幾年兵是有那麼一點情懷在的


雖說一大早好天氣理應帶給人好心情,但無奈剛在蘇花改還是讓我遇到了神奇的前車以一路錶速50km/h的速度在隧道蠕行

即使我們已經串成一整排的後車喇叭聲此起彼落外加閃大燈,但他大哥依然不為所動,好不容易等到出隧道有虛線可以超車後才只能無奈地給大哥一個掌心朝上的親切手語

當然事出必有因,大哥眼睛不好是一個點,但負責單位其實也不能免責
最近蘇花改前幾個隧道開放普重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我也不知道那段路的負責單位在幹嘛,在機慢車道使用了自帶LED亮光的限速50警示牌,但內側車道卻是沒有亮燈的速限70牌並附一行小字在下方寫內側車道速限,我剛進隧道若沒注意看也會以為是限速50

碎念完啦,除了怒吃一波以外我還能怎麼辦對不對,看到這整桌就知道我有多氣

這間主打南方澳特產鯖魚以及鮮魚湯的店已經在我口袋名單裡掛很久了,做為今天的第一餐,自然是把店裡的招牌都點個一輪先

鮮魚湯的魚類會依照當天漁獲而有所變動,我點的是鬼頭刀魚,僅簡單以薑絲跟青蔥調味,但魚肉份量給得頗大方

自家製茄汁鯖魚,並非小時候吃的那種罐頭風味,以油脂較少的本土鯖魚來說十分適合這種加入醬料調味的料理方法

同樣為招牌的黃金鯖魚捲,搭配芥末醬油沾醬食用,風味上有一種安平蝦捲的錯覺,不過內餡換成了鯖魚這樣,覺得尚可

整間店在裝潢上有別於總是豪放不羈的漁港料理,採用比較文青質感的木頭搭配水泥,實際上價格部份個人覺得也沒看起來的這麼高,可以放心踏入


下午原訂計畫是沿著北海岸一路騎一路吃,想說來點烤九孔什麼的,但吃完剛剛那整桌老實說除了冰之外真的再也吃不下了


◆卯澳漁港
隨著時間推移,天上的雲也由原本純淨的白轉變成混濁的黑,抵達卯澳時明明才下午兩點半天卻已經黑到還以為是傍晚六點那樣了

特地來卯澳就是想說吃個有海味的冰囉,開在漁港巷內轉角的這間轉角冰店,不但在冰裡加入了當地特產的石花凍,甚至還做成爆漿口感的石花凍QQ球

荔枝口味的QQ球清涼消暑,其他還有綠豆紅豆與少許黑糖調味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啦,又是一場下到天黑的狂暴午後雷陣雨,外加禮拜天的北海岸大塞車,原本還想騎到基隆晃晃的,結果太過狼狽直接衝到南港住宿處躲雨了


南港這間雀客藏居我已經是第二次住了,個人覺得CP值還算不錯,有電梯有24小時值班櫃台與地下停車場,假日住雙床房也才一千出頭,距離饒河夜市大概7分鐘車程

第三天也就是最後一天,整個行程就非常簡單,西濱一路衝回高雄
就我的認知裡,西台灣的沿海一直都沒有太多吸引我停留的點,從北到南看到景象不外乎就是工廠魚塭工廠這樣,不過這次發現以往只有在後龍到新竹段比較多的風力發電如今幾乎已經插滿整個西海岸了

反正西岸也沒什麼特別有趣的景點,跟這些大電風扇拍拍照也還不錯啦


恰巧路過前陣子好像有看人介紹過的什麼粉紅魚塭

近看長這樣


本來想說中間停個東石吃一下林記蚵餃,但在口湖休息時意外發現旁邊的小自助餐店好像也挺吸引人的,就臨時改變計畫口湖吃一吃就直奔家裡吹冷氣

店名直接寫著黑白賣,但剛好我想吃的這裡都有賣,鮮蚵肉燥飯加乾煎虱目魚與一碗蛤仔湯,是不是直接把西海岸特產一網打盡


大粒飽滿的鮮蚵看得出無論身材樣貌都是精挑細選,肥美無腥味,一百分


最後平安返回高雄,結束這段三天的海味小旅行

本次騎行約960公里,油錢不到1000但沿途喝飲料倒是花了不少

若不是時間太趕隔天還要工作的話,花蓮宜蘭跟基隆個人覺得都很適合多待兩天深度旅遊一下,不然單純繞行台灣一圈其實就我而言不僅說不上挑戰,連樂趣也不算太多,正因為台灣很小,很多樂趣更需要細嚼慢嚥的去體會跟發掘

過幾天噴完錢換個輪胎又是一尾活龍,期待下次旅行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