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蘇花公路應廣設區間測速

其實今天就算是汽車,經過這路段
我相信八九成一樣超速
那個孩子一樣救不回來


其實本人對於區間測速的設施,基本上是反對的

因為只要在無人(無住家)區段,設置這樣的東西真的一點意義都沒有,
像是萬里隧道/自強隧道/北宜公路(應該是沒有經過村莊),設置這個幹嘛??

真正要設置的地方,是像蘇花公路一樣的村落段,
經過了蜿蜒的山路,突然遇到大平路,一般駕駛的心態上一定是加速,
偏偏這樣的大平路又都是村聚落的人口多的地方,
而這樣的地方,設置一般測速照相根本沒用,過相機還不是再加速......

而一般人對於區間測速的反應,就是全程維持現速下5-10公里,
這樣的減速,才是真正的安全
進村落前,出村落,這裡設置區監測速才有的意義
JUST RUNNING
2019-09-23 10:04 發佈
我跟你相反,我反而是讚成區間測速取代目前的定點測速,但前題是速限要接地氣切合實際。
現在的定點測速只要你在這一個點被測到超速就是超速,哪管你是一路都超速還是大部份乖乖駕車只是在這邊不時沒注意超速結果統統一樣。而且這種定點測速也往往給人以一種取巧的方式規避,大部份路段都沒在管速限一路超速,只有在接近測速桿減速至容許值以下,通過桿子後又超速而去,根本沒啥規範效果。而區間測速剛好可以改正前述缺點,只要你大部份路段都照規定速限,即使中間偶爾不小心恍神超過速限但趕快修正回來,幾乎就不會被開罰,而且也無法用前述的取巧去規避。所以就特性上來說,區間測速要比定點測速還公平得多。
但工具再好若是誤用結果仍是差勁。因為交通主管機關的墨守成規,死抱著「慢就是安全,越慢越安全」這種老舊觀念,哪個地方事故多就是用降低速限這一招,搞到很多路段速限低到一個離譜根本不切實際,這時再加上區間測速當然就更讓人反彈。
壓力鍋 wrote:
我跟你相反,我反而是...(恕刪)

我比較贊同樓主講的,你看看自強隧道卡成那樣,有意義嗎? 區間測速應該要用在村落的頭尾這才有實質效益
讚成蘇花公路全段區間測速

更讚成全國區間測速
peace555 wrote:
其實今天就算是汽車,...(恕刪)


蘇花設區間?
無所謂,反正路邊停車等時間就好啦~
山路幾乎沒有劃設紅線,隨便停。
至於後面塞車?干我p事。
sara8 wrote:
蘇花設區間?無所謂,...(恕刪)


你是雞腿換駕照嗎?

法規上不是只有紅線不能停車。只要在路寬不允許長時間停放車輛的路段,這種案例都可以舉發。

難怪台灣道路駕駛觀念那麼差,駕照太好拿了吧,這種常識性問題都可以用自私心態去掩蓋,一堆四輪或二輪嘴臉就是教育和制度養成的。

回到自強隧道的話題上,自強隧道屬於舊隧道,汽車道算窄,加上右側機車道,變成有駕駛人違規超速一旦失控擦撞,事故都比較嚴重。不考慮大家想要訂怎樣的均速,應該取消機車道,讓隧道內變成較寬的兩線,而不是現在較窄的兩線加機車道。然後機車與汽車路權相同。可惜,變成機慢車如腳踏車可能會有危險,真的很難解。

大家怕違規都開40嗎?當初不是說區間容許60還65以上才會開罰?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無關方式好壞,而在有無法治的守法觀念。
沒有觀念,就算2個方式並用,也還是會有問題。
斌可可 worte:
我比較贊同樓主講的,你看看自強隧道卡成那樣,有意義嗎? 區間測速應該要用在村落的頭尾這才有實質效益

我覺得問題是出在速限低得不切實際,前面已說過了。如果交通官員腦筋不要那麼死,定個比較切合實際的速限例如北宜、自強隧道60~70,相信不會有這種問題。

Jinan20190804 worte:
大家怕違規都開40嗎?當初不是說區間容許60還65以上才會開罰?

這就是矛盾可笑的地方,把速限降低到不切實際讓人反彈,然後才把容許誤差範圍放寬,那幹嘛不乾脆把速限合理提高?
北宜區間測速好像是起點過後速度隨便
終點之前停下休息聊天打屁?
設村落不就更沒用?到處都可以停車
過區間起點後停下來喝個東西吃個東西
過個十分鐘再出發,起步一拜破百過村落
區間測得到嗎?
我的小小建議.
設什麼測速不測速的, 都沒法有效防止這種事再發生.

我建議, 進入村落時, 路面就做跳動路面, 而且是大跳動的那種.
車速越快, 車子就會非常跳. 常人的反應就是減速慢行而且會非常小心.

讓駕駛人可以自然去減速, 才是根本去防止這事再發生. 區間測速或是定點測速都是有盲點, 樓上都說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