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租車心得超級長,開箱文請直接往下滑
Benelli 302R開箱
自己的第一台機車就是SUZUKI NEX 125,俗稱小阿魯(在GSX R150出來前,GSR/NEX真的被叫小阿魯),覺得SUZUKI品質很不錯,路上又少見

因此在一年前開始存錢,打算入手GSR750來湊大小魯,存錢的時候就是偶爾租租車解解饞喽

算一算從第一次租車到自己買車,也大約過了一年,頻率大概是1~1.5個月租一天平日來騎(平日車少),路線大部分都是台北→北宜→基隆→新台五→台北
以下介紹我騎過的車,自己是檔車新手,所以會用比較主觀的方式表示,並不代表這台車不好

1.忍300

第一次租車,很怕賀成交,所以選了容易上手的黃牌
第一次催重機油門的感覺還忘不了,真的很興奮。缺點是騎一整天手肘跟背很酸

2.XMAX

同行友人自己買的車,我認為騎起來感覺就是中規(無)中矩(聊),拿比喻來說,像是一台可以輕易騎到120的光陽G3,而且車廂超大,感覺比老大TMAX還大,拿來通勤會非常適合
缺點是椅墊很寬,以我身高174cm無法兩腳平踏,等紅燈時甚至人要稍微往前坐腳才能碰地
3.GSR750

第二次租車就租了目標想買的車,催油門感覺和黃牌完全不一樣
一路上油門只是含著騎就覺得很有力,四缸的聲音真的讓耳朵懷孕
租完讓我買車目標更堅定
4.MT-07

很多人覺得CP值很高的MT07
個人認為這台車5000轉以下很好騎,超過以後車子會震到讓人受不了
加上非常有感的檔煞,因此建議想買這台車的人一定要先租來騎騎看
5.S750

GSR750的改款,騎起來和前一代差不多,但是多了TCS騎起來更安心
個人認為改款完外型跟顏色都更好看,但唯一敗筆是儀錶板改成全液晶,覺得還是指針好看阿

6.TMAX 530 DX

這台是頂規的DX版,本票金額是新高的59萬,騎起來壓力也不小
引擎聲以雙缸來說非常好聽,但受限於無段變速,騎一陣子聲音就顯得單調
電動風鏡在騎乘時可以調高低很方便
怪的是,騎完10小時候屁股超級痛,以前租檔車出去騎一樣時間都沒這麼痛
照理來說大羊應該比檔車舒適才對
7.CB300跟GSXR150

這天跟友人一起租車,互相交換騎
GSXR150:跟友人從新莊同時出發,上大漢橋才發現Fxxk我租這台不能上高架啊啊啊,然後就是塞車跟騎一騎前面突然沒路。據友人表示最後他在捷運新店站等了我30分鐘...
以一台白牌來說我覺得GSXR150非常好玩,可以拉到很高轉再換檔,聲浪也非常不錯。又長又矮的車身,騎起來不會有壓力
CB300:這台車看起來座高不高,但以我174cm身高無法兩腳平踏。而且空檔異常的難找,常常綠燈了還沒找到空檔...這台車可能不適合我吧
8.CB650

第一次騎本田的車,其實沒什麼感覺就是順而已
本身沒有夢想之翼情節,所以就是租來玩玩
馬力跟GSR750差一截,應該是沒解限的75P
9.最後就是Benelli 302R喽,租完就念念不忘沒多久直接訂車...

====================================================================
正文開始
約莫10月初,一如往常滑著手機
突然跳出一篇報導

看完覺得還不錯,於是開始計畫租車試騎
沒多久就...


有兩樣東西是車子一入手就覺得不順眼
1.後檔板太長:改短排架
2.後輪胎太小:原廠150/60,預計改160/60(兩者價差約500元)。原本要落地改,但店家表示只能折3000元,決定先將就用
先改短排架,因為方向燈要拆下來,所以要拆車殼
線組總成在車殼右後方


藍色螺絲要拆,要先把坐墊拿下來,因為車殼有一支螺絲在坐墊下方

線組總成位置

拿尖嘴鉗小心把方向燈跟牌照燈線拔出來
有扣環那個是煞車燈,可以不用拆

線拔出來後,方向燈才能從這個小洞拉出來

短牌架跟原廠差在短排架只有兩個鎖點,原廠有四個

可能有人覺得短牌架只有兩個鎖點會噴掉
但換完到現在騎2000多KM,快速道路跟山路都有騎過,沒有變鬆的情況
最重要的是停車變好停很多,大部分機車格都停得進去


再來分享幾張
擱淺貨輪

觀音山

心得
買這台車不買GSR750的原因共有四點:
1.方便性:黃牌停車比紅牌方便多,騎起來壓力也小,買紅牌最後很可能只有假日出來騎
2.價格:因為預算有限,GSR750原定是買二手,為了避免後續維修麻煩因此作罷。Benelli 302R全新車定價20.8萬真的很划算
3.外觀:黃牌少見的前雙碟,覺得跑車外觀還是比街車好看,而且路上能見度又低,因此選擇這台車
4.樂趣:當然302R動力沒辦法跟GSR750比,兩個差兩倍多。但是騎GSR750時,覺得自己好像在騎速克達幾乎不用換檔,常常準備要換檔結果必須剎車過彎,體會不到換檔的樂趣。GSR750一檔約125KM斷油,很少路段可以讓你拉到萬轉換檔。相比302R因為馬力較低,一檔約35KM斷油,二檔約75斷油,三檔約105斷油。在一般市區騎乘,大部分都可以換兩次檔以上。我想這就是大家常說騎輕檔的樂趣吧,還是套句老話,在台灣你是要騎多快。
再來說說這台車優缺點
優點:
1.聲音:和TMAX一樣的同步雙缸,因此雖然是雙缸車但是有迷人的聲浪
參考資料TMAX530 エンジンカットを駆動してみました
2.外觀:和一般黃牌輕仿賽外觀比起來,呈現矮長形狀,很有特色。加上前雙碟跟前倒叉,正面真的非常對味
3.操控性:這台車雖然濕重204KG,但是操控起來很靈活。特別是出彎時路線可以跟心裡想的一樣,簡單來說是一台很乖很好上手的車
4.檔煞很小
5.騎乘三角:儘管是跑車外型,但是騎起來很像街車的感覺。加上座高很低,身高174可以輕鬆兩腳平踏。令人詬病的車重因為座高很低,移動起來不會覺得吃力
6.能見度低:買到現在騎快3000KM,只遇過一台車友,等紅燈時非常不容易車聚
缺點:
1.整線不好:手把的蟑螂鬚很擋儀表板,如果要看時間或是里程頭要往前伸才看得到

2.改裝品很難找:短排架、防導球、輪框貼、機油濾心等備品台灣不好找,要去對岸才找得到
3.前剎車偏弱:特別是下山時,剎車按起來會有點吃力,這部分有車友分享過可以改煞車片跟煞車油來改善
4.懸吊:這台車因為車重關係,在快速道路原則上可以穩穩11格,但是遇到伸縮縫或是14格以上時車子會突然跳一下,原廠後避震又採不可調因此要改只能整支換
5.組裝品質:在拆車殼時,有幾顆螺絲是硬鎖進去的,不管轉鬆多少圈都感覺是緊的,有幾顆甚至鎖到孔洞變形
6.油箱外殼是塑膠製
7.一般般的烤漆品質
看完可能覺得我打這麼多缺點,是不是很後悔
但是我只能說,優點1>>>>>>>>>>>>>>>全部缺點加起來

最後結束,來分享一句外國車友的話

Four wheels move the body,two wheels move the soul
四顆輪子讓你移動,兩顆輪子使你感動 (應該是這樣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