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開始實施的日本公司要繳的稅如下:
1.企業所得稅:25.5%
2.特別企方所得稅:4.292%
3.營業稅稅率:3.26%
4.縣市稅:5.28%
合計:38.332%,有效稅率:35.64%,基本上日本公司平均繳30%的稅(以獲利計算),商品另加8%的消費稅(請自行估狗)
像是日本的K-XCT 300i,日本售價含稅是16.9萬,拿掉8%是15.65萬,我抓每台K-XCT利潤是2萬的話,得到下面結果:
估日本經銷成本每台13萬計算,利潤抓2萬,稅金要繳價差的30%,加上成本,這樣就很接近15.65萬的售價
13+(15.65-13)x0.3+2=15.795
如果每台利潤1萬,那成本就約14.2萬(無ABS)
按目前台灣的K-XCT 300 ABS賣21.8萬,拿掉22%(我先不說營業稅可以列舉抵扣),是17.86萬
---
刺激400 ABS的情況類推,也抓利潤2萬,日本代理成本約16.5萬
台灣刺激400 ABS售價26.8萬,拿掉22%是21.96萬
---
DW350i ABS 日本售價18.9萬,利潤抓2萬,日本代理成本約16萬
台灣DW350i ABS售價23萬,拿掉22%是18.85
---
如果日本代理每台利潤抓3萬台幣的話,那反推起來,光陽就真的在台灣賺超大,反正我就抓2萬
以上僅供參考,看來某人堅稱日本代理只要把8%營業稅轉嫁給消費者,在日本開公司完全免稅的理論..很搞笑阿..也因為他那樣說,價格和台灣比起來才看起來很合理的...那現在是否要解釋一下呢?
不然似乎光陽還是在坑殺台灣人啊
1.是ARTC的股東,自己驗車,自己進口重車,台崎的價格越來越驚人
不買就好了啊,可是,其他品牌的重車也是看著光陽定價
2.已經是國內速克達市占龍頭,嫌它的車貴,不買就好了啊
可是光陽的速克達也在帶動著國內速克達的訂價阿,你不覺得速克達越來越貴嗎?
3.光陽的AK550坑台灣人,不買就好了啊,可是AK550也牽動著其他重車的定價,
不買就好了嗎?
如果不說的話,很多人不知道ZX-14R和隼在國外售價只差400美金吧
可是在國內差了30萬!
不要買台崎重車就好了啊...如果光陽只是個貿易車商,當然不買就好,但是它是ARTC股東
不要買光陽速克達就好了啊...如果光陽只是個小品牌,當然不買就好,但是它已經是速克達龍頭
和其他品牌彼此牽動著...
可以不喜歡我這種聲音,但是,不能沒有我這種聲音
在這個版,我從未說過光陽的車爛,我說的是,價格 價格 價格
laieezan wrote:
感覺一些論壇、FB、社團等等網站,
都有好多人都很痛恨光陽耶!
不少人三天兩頭只要講到光陽一定罵或酸,
或是有事沒事要發表一些反光陽的文,
機車廠牌的選擇又不是只有光陽一家,
就買自己喜愛的牌子跟型號就好了啊!
那些人讓我感覺光陽好像是他一輩子的仇人一樣,
我就不一樣了,我只去看我喜愛的!
魯拉拉拉 wrote:
如果說不買就沒事了,...(恕刪)
這就更奇怪了,
你的論點是在車壇上造成問題的都是光陽!
在市場貿易,市場機制,問題都在光陽?
政府有沒有問題?所有問題始作俑者都是光陽?
SYM當初公司有問題的時候是光陽造成的?光陽該負責?
SUZUKI AEON銷售量無法提升是光陽造成的?光陽該負責?
PGO這幾年銷售量及產品妥善率明顯提高是不是光陽功勞?
還是PGO自己努力換來的成果?
PGO這幾年的成果是因為價格低?
YAMAHA銷售量緊追光陽是不是光陽功勞?
還是YAMAHA自己的努力換來的成果?
YAMAHA的成果是因為價格低?
那魯肉飯價格要不要拿來談?
那手機價格要不要拿來談?
那咖啡價格要不要拿來談?
另外也沒人說你有說光陽車爛,
還有YAMAHA X-MAX就沒照光陽售價來訂定價格!
還有HONDA X-ADV就沒照光陽售價來訂定價格!
還有SUZUKI 漢堡400就沒照光陽售價來訂定價格!
再來市場有競爭,廠商就會有生存壓力,
有生存壓力時廠商自然會從價格或服務或其他方面來調整!
對這個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研究這10年來的...
日本SONY TOSHIBA SHARP這幾個品牌的興衰,
未必都是因為產品價格而導致企業問題產生!
另外澄清一下我自己個人購買產品是...
我喜愛、我有需求、我有必要、就會去購買它!
我不會因為買了我自己所愛的,就一直去抱怨我不愛的!
不要隨便動不動就說購買者是吃大便,說購買者盤子.
魯拉拉拉 wrote:
2014年開始實施的日本公司要繳的稅如下:
1.企業所得稅:25.5%
2.特別企方所得稅:4.292%
3.營業稅稅率:3.26%
4.縣市稅:5.28%
合計:38.332%,有效稅率:35.64%,基本上日本公司平均繳30%的稅(以獲利計算),商品另加8%的消費稅(請自行估狗)
這邊我懶得去查,就依你說了算。
然後來看一年內日幣的走勢圖

對外匯有點瞭解的,都應該知道我們要看的是賣匯那欄,看來最近是低點,不過也大概在 0.275 左右
魯拉拉拉 wrote:
像是日本的K-XCT 300i,日本售價含稅是16.9萬,拿掉8%是15.65萬,我抓每台K-XCT利潤是2萬的話,得到下面結果:
估日本經銷成本每台13萬計算,利潤抓2萬,稅金要繳價差的30%,加上成本,這樣就很接近15.65萬的售價
13+(15.65-13)x0.3+2=15.795
如果每台利潤1萬,那成本就約14.2萬(無ABS)
按目前台灣的K-XCT 300 ABS賣21.8萬,拿掉22%(我先不說營業稅可以列舉抵扣),是17.86萬
先來看匯率: NTD 156,500 : JPY 580,000 = 0.2698 (??),你是在哪裡買到這種匯率的日幣呀,你大戶喔...
你的意思說你推測日本每台 K-XCT 300i 成本是 13 萬,利潤抓 2 萬,
然後台灣賣有 ABS 的是 17.86 萬,對照起成本 13 萬所以賺很大?
估且不論有沒有 ABS,啊你上面拉哩拉雜算了日本的那麼多稅,
結果在台灣只要繳營業稅和貨物稅,其他都沒有其他稅要繳了這樣子喔?安勒甘丟??...
魯拉拉拉 wrote:
刺激400 ABS的情況類推,也抓利潤2萬,日本代理成本約16.5萬
台灣刺激400 ABS售價26.8萬,拿掉22%是21.96萬
一樣先來看匯率: NTD 193,571 : JPY 720,000 = 0.2688 (??),又在匯率上偷雞摸狗了...
然後同上,我說那個台灣的其他稅勒?....
魯拉拉拉 wrote:
DW350i ABS 日本售價18.9萬,利潤抓2萬,日本代理成本約16萬
台灣DW350i ABS售價23萬,拿掉22%是18.85
一樣先來看匯率: NTD 189,000 : JPY 700,000 = 0.27 ,是沒上面偷匯率偷得那麼誇張,但是還是靠大戶威能才能買得到的匯率呀,
然後日本把所有要繳的法人稅拿掉之後賺 2 萬,台灣是只有把營業稅和貨物稅拿掉,其他法人需繳的稅都還沒扣也就是賺 2 萬,
結果你後面的結論是光陽真的在台灣賺超大!!?

魯拉拉拉 wrote:
如果日本代理每台利潤抓3萬台幣的話,那反推起來,光陽就真的在台灣賺超大,反正我就抓2萬
以上僅供參考,看來某人堅稱日本代理只要把8%營業稅轉嫁給消費者,在日本開公司完全免稅的理論..很搞笑阿..也因為他那樣說,價格和台灣比起來才看起來很合理的...那現在是否要解釋一下呢?
不然似乎光陽還是在坑殺台灣人啊
先講清楚,我可從來沒有說在日本開公司完全免稅,而是單就車價構成來看,日本的車價就是「車輛價格+8%消費稅」,台灣的車價就是「車輛價格+17%貨物稅+5%營業稅」,
其他不易轉嫁的稅沒有直接顯示在價格裡,對台日來說都一樣,大家公平,那就是直接比較車輛價格最直接。
好啦,今天你說要連不易轉嫁的稅都來討論,那可以,我也沒什麼意見。
結果你要討論日本價格時有把不易轉嫁的稅考慮進去,結果討論台灣價格時卻只有把帳面上的貨物稅和營業稅給扣掉!!?啊台灣企業在台灣都沒有其他的法人稅需要繳囉?是這樣子的嗎?
你嘛幫幫忙,匯率你也偷雞,稅率你也偷雞,然後跳過中間過程直接講出一個結論說光陽賺很大!真當大家不會去算就是了?
你一面口口聲聲把我沒說過的「在日本開公司完全免稅」的話塞到我嘴裡,結果真要試算時,卻自己把在台灣開公司要繳的法人稅給忽略不計?你的算法才是「在台灣開公司完全免稅」的算法好嗎?...
我說,再怎麼樣討厭光陽,也不要需要用這種刻意醜化的數字來講吧,這只是讓你自己的格調變 low 而已,OK?
======================================================================
更別說 有人嚷嚷著台灣經銷商制度不用轉手費(#98樓) 這篇文章裡就有提到了,除非台灣的店家上至老闆下至工友都是在當義工不支薪啦,要不然光陽在台灣的價差裡,除了不易轉嫁的稅之外,可是還至少要有 15%~20% 是中間總經銷的利潤,這部份都還沒拿出來講勒...
======================================================================
還是那句,像你這種刻意用醜化的數據和匯率稅率都要偷雞的手法,才勉強讓台日價差看起來平衡一點,
真的要仔細一項一項討論起來你根本就只是在自取其辱而已,誠心建議你,下次還是不要這樣子丟自己臉吧...
======================================================================
刻意隱藏某些資訊被抓包(#18樓)
順便把這篇文章加進來做一個笑話集,之後大家要找文章就比較好找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