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淺談加州機車經驗

相信台灣有許多熱愛騎車的人都時常會比較國內騎車環境或國外的騎車環境,鑒於我三生有幸有這個機會在去年底來到美國體驗和學習生活,所以想跟大家分享我一些美國的騎車經驗。
當我初到美國便馬上著手了解我所熱愛的汽機車相關資訊,買車不外乎就是要用錢去買,第一次看到美國當地汽機車的零售價真的非常感動,許多遙不可及的車似乎都觸手可得了,大約都是台灣當地售價的1/3~1/2,舉例來說對台灣和美國同樣是進口車的日系車種CBR 1000 RR,台幣約$730000NTD($24000USD),美國當地買約台幣$414000~432000NTD($13800~14400 USD),提供另外一個資訊給大家知道美國當地最低工資是$ 240 NTD($8USD)/hour,台灣是約$85-90NTD($3USD) /hour,台灣油價1公升約$30NTD,美國油價是9/10 加侖約$4USD(一公升$35NTD),想必說到這有許都朋友都想移民來美國了吧。這收入跟新車售價比怎麼看都比台灣親民許多。
再來談談騎車環境,憑良心講在美國騎車的環境並沒有比台灣幸福太多,我所在的地理位子是在美國加州的灣區俗稱Bay area,更精確一點是華人多到爆炸的矽谷(San Jose),這邊上下班時間塞車的狀況不會比台灣差。或許因為這裡騎車人口的是呈現發展中緩慢增加的狀態,所以大多開車的人不會太注意會有騎車的人,但這狀況正在改善當中,我所在的區域是可以騎在汽車與汽車的中間(俗稱Lane splitting),騎在高速公路上很多開車的人現在都會特意靠邊線開(左線的會靠左,右線的會靠右) ,但三不五時還是會有機車殺手,瘋狂切換三線車道的駕駛(俗稱Jumper),我個人是覺得騎中線這是個風險非常高的舉動,因為塞車時其它汽車時速也許只有20mile,但速限是65mile(美國交通法規可以正負10mile),所以騎車時就想保持75mile,同時又有不耐煩的汽車駕駛會隨時變換車道。我同學才遇到這樣的衰事,撞毀了一台哈雷,幸好人沒事。
剛剛談完軟體的部分,現在來說說硬體,騎車不外乎就是騎在馬路上,很多人說台灣的路很差,美國的路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所以外國的月亮或許比較圓,但路並沒有比較平。另一件事就是所有駕駛車手們最討厭的三寶,條子、相機、測速器,在美國相機少之又少,只有在極少數的地區會有,但警察是滿街跑,真的看是好壞運,所以當你速度稍微快時倒是不用像在台灣背照相機的地點,你可以盡情揮灑,當我第一次看到美國警車時真的很想給他油門大力催,因為急速快感玩太多了,看到這麼美式的警車直覺就是加速,但千萬不要幹傻事,因為美國的警察權力很大,每個警察也都很硬,想跑要確定跑得過,不然出動多少警車或直升機都會成為你基本消費(罰單)外的額外消費,而且基本消費的低消還蠻貴的約$500USD,會隨著你的右手力道往上加,但警察也不是都沒人性,他們對機車線速的標準有寬那麼一丁點。
另外一點是”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所以在台灣很高貴的Ducati,來到美國雖然售價掉了約一半,但在美國人眼中還是無比高貴。哈雷是倒真的是美國精神的象徵,熱愛哈雷的人是真正熱愛road trip的人,他們可以騎著他們的哈雷就隨便六七個小時,有機會就想來個big ride跨跨洲或跨跨國,而且每一台絕對都是有一段故事,隨著騎士的大鬍子增長,哈雷不會越來越老只會越來越硬。
至於失竊率,美國機車失竊率在美國人心似乎好像也是一大隱憂,聽我同學說機車只要有些許改裝也很容易被偷,更不用說那些客製化的哈雷,他說他出去絕對要停看的到車的地方,所以我想機車失竊的嚴重性應該不是太樂觀,有人說他朋友把機車停在購物商場停車場不到一小時回來就不見了,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像是舊金山就好像是在他們心中一個機車會隨時變不見的地方。
以上是我個人在美國一小段時間的心得,或許有些不是太客觀的說法,也請大家不另分享經驗和想法,等我更深入美國的賽道或長途旅程文化會再跟大家分享的。
小弟現在在美國的機車專科學校學習,怕大家看字看的太無聊,也附上我在美國的座騎(Ducati 749 Dark)和我一位好朋友的座騎(重度改裝Harley Davidson Dyno - Diablo Blanco)
淺談加州機車經驗
淺談加州機車經驗
2013-08-31 11:4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經驗 機車
推推,感謝分享...台灣地狹人稠,私人運輸更應鼓勵多用兩輪代步才是~加油!
好棒的分享文!記得在加州的高速公路路況感覺比台灣的差,聽說好像是州政府經費不夠無法常常修繕。
ponjiayulady wrote:
兩輪引擎排放的有毒物...(恕刪)


四輪引擎排放的有毒物質很多,空汙很嚴重,還是道路塞車主因

除了四輪腳踏車其他不應該鼓勵吧
台灣是寶島,只是住著太多鬼

螞蟻上樹 wrote:
四輪引擎排放的有毒物...(恕刪)


樓上兩位都錯了

兩輪四輪都是造成交通阻塞的真兇

只有大眾運輸發達,才能有友善的行車空間
我在CA駕駛動力車輛的感覺是...
舒服...
當然進了Downtown還是很擁擠,
但是我個人的感覺是,
比台灣多那麼一點守規矩...
喇叭嘴技術交流,超越唬爛的境界
以上幾位剩人都錯了,人類才是污染環境的元兇
都死一死吧 .....

人家是來分享騎車經驗,是在亂什麼
這才是先進國家,泱泱大國
不像台灣小鼻子小眼睛,還自以為跟國際接軌

Dennis55555 wrote:
提供另外一個資訊給大家知道美國當地最低工資是$ 240 NTD($8USD)/hour,台灣是約$85-90NTD($3USD) /hour,台灣油價1公升約$30NTD,美國油價是9/10 加侖約$4USD(一公升$35NTD),想必說到這有許都朋友都想移民來美國了吧。


我在美國住了9年了,您上面有關最低工資的論述有可能會造成沒在美國生活過的人誤解。我曾經在UPS打工,時薪是9.5USD/Hour,換算成台幣好多好多,事實上這樣的薪水在美國能獲得的生活水準絕對不會比90NTD/Hour在台灣的生活水準高。

事實上,美國的都會區交通狀況並不會比台灣好到哪裡去,但出了大城市,大多數人開車就比較守規舉,也比較禮讓。基本上,美國的警察在執勤的時候,警車上面的警示燈根本就不用開著。警察執勤時警車上的警示燈必須打開這種荒謬的規定只有台灣才有,也只有台灣許多不守法的用路人會吵著要這樣的規定。因此,美國的警察常在人們搞不清楚的狀況下在後面跟著或者在高速公路彎道出口拿著測速槍抓不守規定的用路人,所以在美國開車,很容易因為一個疏忽,就成了警察的俎上肉。
樓主的分享文很有趣,也讓我回想起十多年前到北美時的新鮮感。

要以個人經驗補充的有兩點。

第一是美國的物價及所得。美國的所得比台灣高,但生活費也相對高。一般中產階級每月付完各類的生活費外,剩下的可支配所得並不多。這就是為何就算美國一台ducati售價雖是台灣的4分之1或3分之1,也沒有看到美國騎士人人一台的景像。

第二是美國的竊車率。這跟地域有很大關聯。在樓主所在的LA,大城市人口複雜,竊盜率自然高。往中西部的美國腹地走,人口越趨單純,竊盜率也就降低。尤其是越往那些人民能自由擁槍的州走,犯罪率就越低。在中西部,常見的景象就是路邊一排重機停著,人在餐廳裡,一堆頭盔和皮衣就披放在機車座椅上,根本沒被偷之虞。美國很大,而社會文化也隨著地域有很大不同,不是每個地方都像西岸一樣複雜。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