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道路就不說了
我住中壢嘛 多到不行給我跑

也有去台北踩踩高架群
目前有跑到台68(新竹牽的)>台61>台66>台64>市民快>水源快>環河快>洲美快>中山快

先說說平面好了
小弟我180cm70kg
如果靠後靠背停車 雙腳會掂腳很辛苦
屁股外移一些才可單腳踏平
坐上後退嚕很累 有夠高 還是乖乖手推好點
加速起中都很順 不會有抖動現象
對六煞車感覺沒有想像中的利 只比後面利一些些
後靠背較直立 採比較運動的姿勢較好騎
手把較為平行 拉桿跟手把距離有點大 要握內點比較好控制煞車
前置物箱空間大不深 測試一瓶600cc騎半天沒飛掉
龍骨距離短 要學檔車上車比較好上還兼具帥氣
車箱空間很大 一個人裝備放完有剩1/4(雙截雨衣.雨靴.手套.AGV全罩.面紙.髮膠)
只是置物燈會被擋光光 哈哈
這是快道區
一上去直接加速限速80.90非常OK
還會不小心超過 動力還算不錯
目前還在訓車 到時候再分享再加速能力如何
騎起來非常平穩 14吋遇到小洞也沒啥不舒服感
前避震剛剛好 急煞沒有會下沉很多的感覺
後避震算硬 我朋友上車坐坐溜溜說遇到小洞都很痛
看來要載限速器的朋友請記得調軟(調軟空間還很大 別擔心)
建議上快道前後煞車一起服用 保持較大的安全距離
隨便一台汽車都煞車能力都比二輪強很多
不是靠一個對六就能當護身符的
最好不要再大型車後面 會完全看不道告示牌要往哪 慢一點退兩台車也要閃掉
建儀騎時邊左或右 騎汽車胎痕 增加視野量也好閃避危險
但塞車停車時 請停正中間 除非你很喜歡汽車插到你旁邊跟你聊天
請勿跟汽車行進中同速並行 你會發現閃你大燈的車輛非常多 你跑最高限速還是算慢車阿
所以請加速跟上前車速度 或放慢速度留空間給快車過 方可大家和樂融融
也三不五時會有逼車的靠近你 但隔天我去貼"攝影中 請微笑:)"的貼紙再去跑跑 就少很多了
結論
爽度破表

以前從八里要到信義區
平面大概要1小時
走高架只要不到30分鐘

加上不用最雖要等180秒以上的兩段式
還有較安全的內車道可以使用
安全 暢快 省時
這就是大型重機的福利




---------------------------------------------------------------
順便問問前輩們或同車型車友
1.如果我從中壢出發走台1,最快進入台北高架群的高架是否為新莊的中山高架段?
2.騎乘一陣子後水溫會到一半,三不五時啟動風散,正常嗎?
3.對六單獨使用抖動很大,這也是正常的嗎?
4.剛起步會後輪會有細微的金屬震盪聲,該往哪個方向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