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的保值性?

不知道是因為國產車的品質問題,還是市面上重機的選擇性變多了,中古重機有越來越便宜的趨向嗎?看到一台2010年的賣肉掛22W,這只是偶然性?還是將會變成常態性?
2012-11-17 13: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國產車 保值性
這東西要先看該級距市場反應如何
相對於黃牌路權的開放
國產紅牌反而沒那麼吃香
次要因素決定在該車妥善路囉
不管什麼車,不管國產還進口.

只要是新車就賣不好的車子,淪落到中古市場都只有1個字~慘~

反之只要是熱門的車子,在中古市場反而能歷久不衰ex:cb400 tmax500,600cc級距的各家超跑

另外買冷門車的話,管你牌子是bmw還是ducati~淪落到中古市場都不會好看阿.

中古車商買了賣不掉,沒用,所以價錢會很難看.沒事別買冷門車.

台北MAX wrote:
不知道是因為國產車的...(恕刪)


國產重機本來就沒有保值性,所以許多人選擇入手二手,

進口除非一些車種,也是沒有保值性,不過會跌得比國產慢。

Cross Lou wrote:
國產重機本來就沒有保...(恕刪)

某些進口車以及國產小排氣量機車
在二手市場上面還是有保值性
甚至是增值性出現

這種現象也只有在台灣這種詭異的機車市場會出現
因為我就曾買入跟賣出還倒賺一些
而且不是單一台,是連三台都賺
哈哈哈

tony46 wrote:
只要是新車就賣不好的車子,淪落到中古市場都只有1個字~慘~...(恕刪)

不一定吧
像T100或W800量也不多
可是二手價根本沒啥下跌的空間
我認為單純是物以稀為貴,

大家都想要的車當然價格就好。

國產車本身品質我不認為到糟的程度,

但相對於進口大廠以及買家生態,國產難免遜色些。


目前台灣重車並不如汽車市場般純熟,議價上的空間也小,

國產車取得容易,維修方便,價格也比進口車親近,

但大家難免還是希望 "一圓夢想" "要有力些""要趴一些"

或者汽缸數,外型等等..這些要求都是和目前國產車方向不同,

國產重車才剛起步,也大多以易上手的單缸大羊為主,

相信只要繼續努力下去,

總有天國產也可以出現亮眼的"玩家級"車款

國產大重的定位,就是這樣而已.在這個已經被政策設計
保護廠商的環境下,順順騎,方便顧,又比較不心疼,保值
應該不是國產的重點.

換言之,要實用的話,我們也沒什麼選擇...
買個挨家挨戶都買的起的商品,殘值能掉的慢就要偷笑了.
當然,買賣二手的價值,也跟運氣有點關係吧.



我覺得大型重機市場很特別
很多人買的車 居然二手價很差
跟汽車還有普通重型完全相反
讓我覺得很怪
風評關係二手車的價格

當然二手車商的利潤也是價格的因素...
一直以來二手車價格一直都是個非常模糊的地帶
一般都只知道自己賣回車行的價格很便宜
二手車行的車價卻很高
除非那台車的問題連車行都搞不定才會「薄利」售出...
不然隨便重新烤漆、清理一下,都會讓價格翻上一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