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路過, 插嘴一下.其實我覺得這要看當時水溫表到 H 了沒?如果都到 H 了還不熄火, 那檢測人員當然要負責, 引擎也要負責, 不是換個水箱而已.如果沒到 H, 那可以說是水箱水管年久失修, 車主只好自認倒霉維修, 至少不用擔心引擎有傷到.當然我只是用基本常識來判斷, 各別車種還是以車主手冊為準.至於測個噪音要搞 15 分鐘, 這我就想不透了, 不就多少轉速下離排氣管出口多少距離測噪音值這麼簡單的事嗎? 難免懷疑惡意操車是可能性之一.
立志當村長 wrote:在下是學熱機的.....(恕刪) 村長大大,我完全同意日系的四大廠車輛的妥善率是好的,我說的設計上的問題是成本問題,寒帶熱帶規格能共用當然最好,但這意味著有某種程度妥協。就像防摔衣有一種叫"四季型"的,其實大家使用後的反應是四季都不行,但能用嗎?還是可以的,就是某種程度的妥協結果,因為這讓您不用花兩套的衣服成本,邏輯是一樣的。我並沒有幫測試人員聲援,文中我也提到以前我們測試不是這樣測試的,測試方式的確有問題,我同意,這是測試人員方便行事的結果。另外散熱器間隙密不等於"品質好",因地制宜合理的設計才是好,"密"標準上那叫寒帶規格的散熱器,您可以去請教中和景平路上一家專修水箱的店家,經營超過二十五年,他應該能給您正確的答覆。日系車的很多都是這樣做的,我完全理解,因為車廠賣出車款後都必須有義務提共市售車輛零件做維護,少一種零件就等於少備一種庫存,所以我說是成本問題。前面我說的因為後來的汽車設計有變了,市場沒有了我才轉行了。那台"隼"我看到照片時也認出來了,因為那是我十年前第一次試的車款,但照片裡的應該是新款07年以後的型,我超喜歡的,當年不到五十可以買到,現在不敢想了。最後,我第一次回文也說了,提供我的看法給大家參考,這個爆水箱的狀況是有幾個問題結合的結果,畢竟我沒在現場,判斷也許不夠公允,僅說說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沒有想要跟誰筆戰,純粹經驗上的交流而已。輕鬆一下吧!喝口茶mikewo wrote:水箱根本就沒在分寒...(恕刪)
wjcrambo wrote:村長大大,散熱器的大...超跑溫度過高造成的火燒車,撇除漏油及撞擊問題外,在歐洲與日本鮮少聽說有發生,在台灣我想新聞你我都看多了對吧(恕刪) 上YOUTUBE看...國外很多例子,在拉轉而燒起來的
wjcrambo wrote:另外散熱器間隙密不等於"品質好",因地制宜合理的設計才是好,"密"標準上那叫寒帶規格的散熱器。...(恕刪) 你的"散熱器間隙密"是想描述那一種設計特點? 學理上在同樣的水箱撞風面下,散熱器間隙密代表可以塞下更多的熱交換面積,整體散熱量應該會增加才對。要減少熱交換量,是要減少熱交換面積,或者減少入風量(水箱入風口裝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