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重車日誌25:安全過彎的平衡點(上篇)

小环子 wrote:
DUCATI陽金公路讓路給SMAX?換成你,你會嗎?不要鬧了~~~若不是自己彎不過,會主動讓嗎?


您這是在爆氣甚麼呢 幹嘛拿個案出來講啦,他是他,你是你,至於我怎麼騎也是我的事啊
我北宜騎R1輪胎也可以用到滿,但遇到大改熱血勁戰還是讓啊,又沒有規定非怎樣不可... 車子隨人騎

彎道靈活度容我用詞做一點修正好了,應該說是"車身變換方向的靈活度"
至於過彎性能,Smax算前段班了,只是目前山路遇到最快的幾乎都是勁戰吧

希望討論內容還是回歸樓主教士大的主題,想討論其他的就自己開樓吧
原本不是只要討論Scooter的轉速跟抓地力關係嗎?

至於彎怎麼過,掌握基本原則之後,就自己觀察路線抓好速度囉
反正騎車的話,安全跟樂趣才是最重要的

NaV wrote:
您這是在爆氣甚麼呢 ...(恕刪)


就讓文章回歸到原本來有的本質吧
教士己經在針對下篇的文字部份動工了…

此外透過文章來激發很多隱藏的高手,教士也得到了一些關於引擎點火及輪胎抓地力關聯的資訊。

這個理論主要是在1990年代GP500時期的"Big-Bang"(大爆炸引擎)開始被人重視的!

強調的就是透過點火時序的改變來減輕後輪的負擔及增加其抓地力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PT-教士 wrote:
關於引擎點火及輪胎抓地力關聯的資訊。


所以下篇會有這個資料嗎

有文獻的參考加上自己實作才會有感覺 ...

今天早上去河堤 ... 有試著把轉速稍微拉高過彎。
感受不到後輪明顯的變化,可能是我們家小六動力太小了
big bang引擎的資訊上網google一下會有相關的文獻,而引擎動力及輪胎抓地力的介紹在流行騎士大約2012年時有做過介紹,但教士那本雜誌己經消失不知在哪了,有找到在將它放上。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etspage1 wrote:
這個問題才算是問題空...(恕刪)

etspage1 wrote:
但對於頃角的判斷而言,似乎需要再改進?(非漸進式彎角進行三次以上車輛頃角的修正) (10:17-10:20)
另外入彎前不要刻意的在彎前多做一次反轉向 ...(15:06-15:07 + 15:09-15:10)
盡量讓車子順著滑入彎中(15:19-15:21)
.(恕刪)

大哥那不是賽道.是北橫.北橫有走過嗎?..小弟不做頃角的修正是看不到遠方的...也是為突發狀況作準備...

行車紀錄器是剛好擺在車子的正中間~~~
壓雙黃線 ,若當時對向剛好有車 ,那麼那台Ducati就準備gg了,晚點乾脆把影片po上來好了

記住~~~~~人是有感情的,有情緒的!!!!
車子再好,輪胎再好~~~什麼物理原理,逆操舵,騎乘技巧都熟悉了...
那麼{心}呢?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PT-教士 wrote:
的資訊上網google一下會有相關的文獻,而引擎動力及輪胎抓地力的介紹在流行騎士大約2012年時有做過介紹,但教士那本雜誌己經消失不知在哪了,有找到在將它放上。


小弟確實的請GOOGLE大神教導後,似乎跟教士大說明的有點出入,難怪前有回覆說部分有問題?

得知的內容如以下
汽缸點火爆炸的時候,會對輪胎造成動力,這個動力會"壓胎"使得輪胎變形,當轉速上升的時候這個動力連續輸出導致輪胎不停受到擠壓而無法回復的情況下就會導致抓地力下降,如果讓點火間隔增大的話,則輪胎就可以恢復胎型進而提升抓地力。

而以上都是針對四缸引擎,所以小弟的ER6雙缸似乎毫無影響

etspage1 wrote:
小弟確實的請GOOG...(恕刪)

想請問一下這個文字的敘述和文中裡所言的有何不同呢?可否請大師您提出你找到的這段資料與文中"引擎動力對輪胎抓地力影響"的差異之處呢?

此外這個不單是四缸車的問題,所有引擎型式都會有所影響,所以才會有修正點火角度改變時隔來提升後輪操控性的技術出現(如十字曲軸)

我想,你可以在看的仔細一點,研究的面在廣一點而不是還一知半解的狀況下就下結論唷!


-

不過要補充一點文章所沒提到的。
文中強調高轉使對後輪抓地力的影響確有其事沒錯,但其實它所影響的"效力"是遠低於高轉速真正的危險"降低油門控制的範圍"。

上篇主要也是先透過這個理論來降低新手對高轉速的迷信,下篇則是透過以低轉增加油門操控的寬容度來降低失誤的產生。

-

目前台灣主流的操控技巧知識都還是以賽道上的車輛操控為主,很少會有這種細部的研究所以也很少有人會知道何謂"BIG BANG引擎"的產生原因。

多GOOGLE一下吧!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小弟只是針對文字最簡單的解釋來做翻譯 ... 或者是說文中沒有精確指定意譯的字詞。


引您輪胎拍打的圖上面那句話 ...


PT-教士 wrote:
引擎的驅動力能提供輪胎與地面擠壓的力量,但過於密集的驅動力便會使輪胎無法承受而產生硬化的現象,所以高轉速很危險真正的原因便在於此→輪胎的硬化。


另高低轉速對應輪胎反應的圖片中下方文字說明內文如下:


高轉速時由於點火間隔變短,導致引擎動力船導至地面時,上一次多於力道尚未被輪胎吸收就又再產生。
使得輪胎硬化,並使得引擎動力無法完整的傳導至路面造成抓地力下降。


================================================================================
以下是小弟google得到的一個算是網誌的翻譯文獻
只擷取部分 ... 由於沒時間先連絡該文章分享者,若有版權問題煩請各位版上大大提醒我將文章刪除

來源

內文之一如下:

從輪胎的觀點來看,若比賽車在彎中的速度是150KM/HR,而引擎轉速處於14000RPM,換算之後,輪胎每轉一圈,引擎約會爆炸20次。也就是說,輪胎每行走8至9公分,引擎會予以一次動力輸出。綿密的動力輸出將造成輪胎一直處於變形狀態,沒有時間恢復抓地力。

大爆炸(BIG BANG)的最簡單想法便是將曲軸每轉兩圈中的四次爆炸改為兩次,也就是說,四個汽缸必須兩兩一組同時爆炸,形成大爆炸(BIG BANG)此外,再回到輪胎部分,同樣在150KM/HR,轉數一樣維持在14000RPM,引擎的爆炸次數降為約10次,胎面每走17至18公分才會有一次動力輸出,輪胎因此可以更加容易的恢復抓地力。

===============================================================================
兩者文章的理解意義可以解釋的方式很多種,但以您圖解來說明的話會想像成

短的點火間隔會讓輪胎變硬,所以抓地力會隨著引擎轉速上升而一直降低(文章中未提到big-bang引擎,當然您的文章也是以主流直四為主)

同時並未提及較為重要的動力操作精細度問題,亦可假設為動力操作無誤?
而是重點擺在輪胎擠壓狀態導致的胎反動力會使得輪胎變硬,降低抓地力

================================================================================
另外,同您文中提到的,也是大多人已經知道的
PT-教士 wrote:
輪胎受擠壓而平貼在地面的動作,也就是所謂的"抓地力"


意思就是說,輪胎需要動力擠壓來製造抓地力


另一段提及
PT-教士 wrote:
若是單純的靠重量這種最直接的外力去擠壓輪胎,你所能得到的抓地力就是有限的,因為當車輛移動時產生的"慣性",單純靠輪胎本身的"黏性"是完全無法產生足夠使車過彎的抓地力的,因為車輛在移動時所產生的力量早就超過輪胎、車重這些最原始使車附著在地面的能量,所以真正提供後輪抓地力的來源,其實正是引擎所產生的動力。



但這個說明與輪胎擠壓產生抓地力其實是相對應的,但又再高轉速是相違背的
所以才回應似乎有所出入,指的是說明的細項不同,並非您說的轉速高導致抓地下降為錯誤。

=================================================================================

其實我自己一直打到這發現,雖沒敵意,但是越打自己看都覺得自己在挑骨頭,有些東西必須要在純文獻的狀態下去分析了解。若要拿來討論則需要用語言溝通。
文字的解讀很容易造成誤會,沒惡意,但自己打出的文章看完自己都覺得似乎有惡意了!

只能說期待您後篇的說明了,也希望有機會能夠相見聊車經!

小弟並不是很厲害的騎乘者,只是喜愛學習吸收很多各式各樣的經驗文章,進而騎車進行測試。

以文章的內容來說,要更貼近語言來說明。同樣的內文我會新增以下


認識高轉速帶來的危險

如第一課裡所提到的,引擎行程裡的"爆炸"行程是提供輪胎抓地力的重要因素,那為什麼會說高轉速很危險?
隨著爆炸的產生,每一次的爆炸將會擠壓一次輪胎,擠壓時會造成輪胎一定量的變形,就像是去擠壓籃球一樣,當擠壓間隔短到籃球來不及復原的時候,壓力就會越來越大,雖然輪胎的變形產生了,但表面卻由於氣壓過大導致硬度提高,而沒有彈性的輪胎抓地力就會下降。

教士簡單舉個例子好了,相信許多人都會打籃球吧?當你慢慢去拍一顆籃球的時候,那顆球是不是會彈的又穩又高且又好掌握?但當你快速拍打一顆籃球的時候是不是會發現怎麼球變的有點硬而且有點難掌握,這時可能原地快速運球都有可能會讓球偏掉了更何況是快速的移動?

PT-教士 wrote:
就讓文章回歸到原本來...(恕刪)


最後一段就是循跡系統控制的方式.
NaV wrote:
您這是在爆氣甚麼呢笑 幹嘛拿個案出來講啦,他是他,你是你,至於我怎麼騎也是我的事啊
我北宜騎R1輪胎也可以用到滿,但遇到大改熱血勁戰還是讓啊,又沒有規定非怎樣不可... 車子隨人騎茶...(恕刪)

誰再爆氣?小弟是覺得可笑而已~~~~相關的過彎文章網路上多的是....有差這篇嗎?幾張靜態照片,加上華麗的文字組合,真能說穿{過彎}這檔事?
你說smax比其他小速達在山道中不靈活?你真的有好好去騎過smax嗎?smax就算是在市區行駛,靈活度也不輸其他速克達....
你要不要去問問騎g-max220跟smax155實際玩過的人...

今天誰是危險駕駛?
是那台ducati~~~~~這樣說你懂嗎?
你以為是他在rv...然後很有禮貌,讓路給smax的嗎?
是他轉到雙黃線上去,嚇到了~~~~不得不,才讓路給smax的~~~~
你以為騎重機是什麼?
如果只是拚直線極速...那隨便一個國中生都會騎~~~~檔檔拉到轉速紅線....再換檔不就得了?
什麼叫做文章的本質?
這種文章有什麼本質?~~~~~切!!!
再講.再爭...就把影片pO出來~~~~^^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