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diamomo wrote:
反正怎麼講都被說成車...(恕刪)
理性的發言 且會認真分析 這樣的人 很少了
一堆不理性的言論
沒有建設性 也不會改變這現實環境 ..
這是一場金錢的角力戰
立場不同 車友想要便宜 是人的天性
車商要活命 要賺錢 要生存 也是人的天性
重點是誰要退讓 ? 那個車商敢把自己的未來生活 交給市場 ?
便宜了 市場不見得 變大 反而沒賺 甚至可能賠錢
不如漲價 還是有很多中產以上金字塔頂端的人 會買
反而能有好的利潤 保障未來 .. 如果你是車商 你會怎麼做 ?
物以稀為貴 本來就是 商場不變法則
重機決對是 賣方市場
因為要能 有本事一次投資幾千萬 又熱愛重機行業 又不賺錢的人
決對沒幾個 .. 除非有更多的金主 能進來玩這塊 ..
但金主通常 是不會對重機有任何興趣的 .. 很現實 ...

車商覺得便宜時買的人少!!
不如聯合涨價來追利潤! 因為重點來囉!!! 既然買的還是少數! 那就賺那少數人的錢囉!! 把市場位置放到高收入及金字塔頂端人士! 一樣賣的少.........但是可以賺比以前多多少啊?? 開店做生意就是要賺嘛!!!
我們這些普通薪水階級的!! 只能撿二手市場的車. 沒錯! 就是這樣! 市場就是如此!!
別再說一些5.4.3的話! 關稅.驗車.成本.店面.....的廢話!! (要漲價.什麼理由可以推出來)
各行各業都一樣啦!!
小眾市場..消費者是被玩的!! 無奈吧!!

要嘛玩二手車! 要嘛都不玩! 就是囉!! 小綿羊或國慘檔車.......繼續騎囉!!! 反正路面還是一樣差!! 說到路面品質! 台灣沒救了!!

bmw_m3 wrote:
問題與問題的解法以前就提過了,覺得不合理,有辦法的話就直接開家汽車進口公司不就得了,
針對價格過高與國外有國內卻沒有進貨的車種進口,然後開個合理的價格,相信有很多國內消費者
會買單,到時候搞不好有機會跟各品牌車商平起平坐也說不定.
這就說到重點了!
現在外頭景氣如何相信很多產業冷暖自知,
多少人為了想盡辦法多擠出那1%2%的毛利想破頭...
如果原PO這樣就可以看出來國內車商賺很大,
哪還需煩惱什麼被裁員還是放無薪假?
大家乾脆工作辭一辭,工廠關一關,
都來去轉行開車店賣重車,就等著生意送上門數鈔票囉!
真的有這麼簡單?這麼好賺??
即便政府設下重重門檻"把關"(至於合理不合理在此則不予置評),
至少在這個遊戲規則之下這個產業是個完全競爭市場,
如果發覺有"超額利潤",任誰隨時都可以自由投入這個市場~
問題癥結其實也很簡單,台灣重機的銷售市場達不到規模經濟,
不只影響到車子的進貨成本,相對也就養不起那麼多人口!
好比你叫郭董把台灣鴻海收起來專門做代理改賣重機會比較便宜嗎?
只靠台灣市場一個月賣不到兩百台車的收入他還請的起六七千人嗎?
如果這個產業一個月賣兩百台車就要能養活六七千人口,
試問一台車子要賺多少才算是"合理利潤"?
決定商品價格的市場機制不單單是搞搞民粹看看數字這麼簡單~
賺很大? 有錢大家何不一起來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