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使用在1000->100(km/h)的減速 那效果會好很多
空氣阻力0~100是一次方增加 100~1000是二次方增加 1000以後是三次方
所以減速傘到了100以下的減速反而沒啥效果 要是300->100就很好
至於煞車力道
輪胎越寬 能忍受的煞車力道越強是肯定的
不要用剛性物體來看待車輛的輪胎磨差力
別忘了煞車時重心前移 後輪可能沒啥正像力施於地面 (煞車翹後輪)
而前輪的接觸面積就很重要
面積不夠大 即使正向力加大 最後胎與地能提供的磨擦力<煞車片與碟盤的摩擦力 結果就是前輪打滑
加大前輪接觸面積是能改善這種現象
但是機車為了轉向靈活 輪胎通常前窄後寬 正好有利加速 不利煞車
改煞車 不能只改胎or卡鉗&碟片
牽一髮動全身 不能亂來
至於增加重量來"改進煞車性能"是無稽之談
重量是越輕越好
增加正向力才是正確的
可以用擾流板 不用增加重量也能在一定速度時提供正向力 (但是這在機車上很困難 過多下壓力不利高速轉彎)
至於機車位和煞車性能不好....well
機車煞車要考慮的因素太多 不是猛煞就能解決
汽車怎麼煞 重心都還是在四輪之內(除非翻車)
機車可不是
只看平面 兩個地面接觸點 要是不成一直線 在其中一點施以強力的阻力.....結果就是犁田
要是看3D 就算兩輪再一直線 給予過多煞車力道 還會翻轉 (汽車重心低平 極難前翻)
前面有網友說得很對 機車煞車 真的多了不行 少了也不行
再說 汽車鐵包肉 可以設計潰縮區 氣囊
機車呢? 潰縮? 哪來的空間?
不潰縮 騎士向前翻滾 有很大的機會身體撞擊汽車or路邊號誌等物體 反正沒煞掉的能量最後都得騎士自身承受
安全行車為上
不管開車還是騎車
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
質點才是不可壓縮的
物體還是可以
材料力學就有討論形變
煞車是可以用力學研究的 只是不能只拿牛頓力學跟國中學的摩擦力公式
這樣太簡化條件了
至少也要拿工程四力學來當參考....
by the way, 摩擦係數是定值嗎?
應該也會因環境不同改變吧? (正向力在一定範圍內算定直?)
還請了解摩擦力的高手解答
yeric wrote:
減速傘 用在一般車上...(恕刪)
要說機車的煞車不好...小弟可不這麼認為。
理由很簡單,機車的重量遠低於汽車的重量,還有不要忘記汽車有四個輪子。
最重要的是,大家討論的是輪胎摩擦力等,可別忘記,一台完整的車子可不只輪胎。
正確一點的說輪胎只是一個用來呈載物體,所有的東西當是透過輪胎來呈載。
還有是不是也要考慮到懸吊系統上的幾何變化,對於物體運動時造成的影響?
如果相同條件下,把汽車的煞車系統換成跟機車一樣....我就不相信汽車還能好到哪裡..

因此,我的結論只會說 : 機車在面對運動方向力量或是重心轉移等等的劇烈變化時,整體穩定性比汽車差,但卻也比較靈活。如果汽車跟機車比繞錐,我相信一定是機車大勝汽車。
內文搜尋
X

)氣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