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不知道有沒有人想去抗議ARTC的...請回覆

魯拉拉拉 wrote:
這關重車出遊有什麼關...(恕刪)


感覺你們找錯對象了...

小弟以前工作時常跟ARTC與VSCC接觸,

ARTC只是照著VSCC訂定出來的法規驗車,

至於法規哪裡來?!

有絕大部分是抄歐規然後再把標準訂的更高一些(例如空污方面),

至於驗車收費方面ARTC網站有收費明細可下載,

法規與驗車方法VSCC網站也有明細可下載。

另外驗車黃牛方面應該是沒有,

ARTC不收紅包,

過與不過一切都是看報告。

如果有認識交通部上級官員可以向VSCC"關切"加速通關領合格證,

這方面只是加速,

該有的報告還是要有。

以上是小弟前幾年與ARTC、VSCC、交通部交戰心得。


Eigen wrote:
至於為什麼我一項一項還是有問題,因為送測都是千中選一、百中選一(試產階段,工廠至少會做 1k sample)

通通都是好的,送測當然沒問題,大量生產,本來就不可能100%完全,所以你用市售車去送測,多多少少會有些不良。

今天不論是政府的、半關方、或民間的測試單位,有錢,問題都能被解決(看是要對人,因是要對事)

以前我處理過一輛小車,國外原廠的模具、設計就是有問題,國內送測就是不會過,最後東西還是上路賣。

人家就是有本事處理(承認自己沒本事對是一種本事,乖乖買代理商的吧)
(恕刪)


嘿嘿,您真內行

車輛檢驗這種東西,不論在哪一國,都有點保護廠商(含代理商)利益的感覺
但是,真的可以廢除嗎?有啦,東南亞國家有些就是這樣,去看看他們的狀況吧
Eigen wrote:
重點就在於,你就是就是沒哈佛學分,關台大什麼事?
乖乖去修學分
別人有不代表你有

哈, 你提到承認學分就可以抵修啊, 我便那樣舉例來說: 自己程度比別人差, 要求別人卻比較高, 不是很可笑嗎?

SSN774 wrote:
進口的東西好像都是這樣,不管你在國外通過多少認證,
TUV、UL、CE等等通通無效,想在台灣賣就得重新檢驗,
最氣人的就是這些檢驗單位竟然只是“財團法人”,
根本不是正規的政府單位。


台灣就可以做TUV, UL, CE 認證, 這些認證單位也不是德國, 美國或歐洲的官方機構
樓上說胡搞二十年,這也說的太保守了,從飛羚101 到現在30年都有了

說胡搞五十年都不為過
各位別一直無線上綱,搞得ARTC在幹壞事似的,況且法源依據也不關ARTC的事。
除非老美跳出來抗議,否則台灣的標準很難改變,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美國牛事件相信所有人
都記得,老美只要開口威脅,台灣只能降低標準乖乖放行~~~~
你要去ARTC抗議真的是搞錯對象...

驗車的相關法令是由交通部制定出來的,ARTC跟一般人比較少聽到的VSCC只是執行單位,其中ARTC負責實際檢驗,VSCC則是處理相關文件,算是一個術科一個學科的概念

然後,你知道台灣不只有一間車輛檢測機構嗎?其實還有好幾家民間公司,都有拿到交通部授權,可以執行進口汽機車的檢驗作業,並不是要驗車就非ARTC不可,至於為什麼ARTC每次都被抓出來鞭?原因很簡單,它是國家最大的檢測機構,樹大招風,再加上其它民間檢測單位的設備不一定比ARTC齊全,沒辦法驗所有項目,需要換個幾間機構才可以完成所有項目,與其花時間在排隊及車輛運送,大部份的車商還是願意選擇可以一站搞定的ARTC。

你在ARTC驗不過的項目,相信你去其它檢測單位也是驗不過的,這是法令規範問題
簡單來說,你有錢的話,也可以開一間檢測公司、拿到交通部的授權後,就可以做跟ARTC一樣的事情



然後前面有人講,國外驗好的車,來台灣為什麼要重驗?這就是各國法規的不同,這又要回到前面所講,法令是交通部訂的,跟ARTC無關。實際上,檢測單位如ARTC也是可以接受有合作認可之實驗室報告,就可以免驗很多項目,但是但是但是,如果車子進來並開賣之後,才被抽測到與實驗室報告數據不符,就要整批召回重驗,車商一般來說不願意擔這種風險(先前某北歐車廠就有過這種案例),所以寧可花錢在台灣驗一驗就算了。

另外,你有看過水貨商在抗議ARTC管太多的嗎?應該是很少,因為水貨商如果整批數量不超過一定數字(記得是20台),要驗的項目比大量進口的正規軍,要少很多很多很多,再加上每個項目驗過後所拿到的合格證,可以轉借給其它人使用(一般二手車商聯盟之間都會互相流用),所以水貨商的驗車成本其實比總代理還要低很多。

當然,如果你有認識水貨商,交情也夠好,也可以自己弄一台車回台灣,再跟他們借一些合格證去免除一些檢驗項目,但有那麼簡單嗎?我不這麼認為,人家是靠這個吃飯,且手上的合格證也是花錢驗出來的~

只能說台灣可以驗車的機構何其多(只是可能你不知道),不爽ARTC大可送去別家驗,台灣的驗車並不是獨門生意,以後也不用看到「驗車 ARTC」就高潮,要改的並不是ARTC,而是交通部制定法條的官員。
max1804 wrote:
感覺你們找錯對象了....(恕刪)
誰提供油水?誰下跪?你要指控別人當然要說明白,還要我去查?
指名道姓說出誰收了油水是基本負責任的表現吧!
否則躲在鍵盤之後的隨意指控
才是台灣成為您口中"鬼島"原因之一。

fhchu wrote:
還有利益相關財團提供源源不決的油水
有人會期待這種不受監管 油水豐厚的機構
不會再財團的誘惑下雙膝下跪
fhchu wrote:
林信義你認識嗎 作過副院長
楊世箴你認識嗎 做過經濟部副部長
ARTC歷任董事長不是退修高官就是車廠總經理
月薪18萬以上
部門主管更多來自產官學
ARTC目標在促進國內車輛研發
胡搞了20年 還是再保護
這些分了錢閃人的王八蛋不用打屁股
你自己不去查 還要我指名道姓
難怪臺彎會變成鬼島


既然你都指名道性的說出來了誰和誰,那麼你應該去告他們啊。
我精神上支持你去告他們。
而且你既然那麼憤慨不平,你應該要努力去當上那個位置,才能替大家爭取到公義不是嘛?
加油啊,我精神上支持你。
只要能讓國內的重機價格降到正常的範圍,合法的作為上,我百分百精神上支持!

ccm083 wrote:
你要指控別人當然要說明白...(恕刪)


討論區無謂指控不指控的啦~
artc的存在是誰之福誰之禍?飲水人自知嘛!
就我純粹一個消費者立場,如果不必「驗車」(我知道artc是國內眾多驗車單位之一!),我能直接從國外引進任何我喜歡的車款,而且不必擔心掛牌的問題!
當然關稅規費是省不了的!但即便加計50%,也遠比目前的代理商出價便宜很多很多!而且款式、年份不受代理商限制!
依此角度,類artc單位的存在,除了肥飽國產車商、代理商、阻礙競爭、發展等,我看不出有什麼好處!

同意二樓大大,除非透過查緝或監督的方式,否則如何撼動這團複雜的利益糾葛?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