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Cat wrote:
使用後煞車是,絕...(恕刪)
有專業的人員出來講解真是不錯也可以增加知識(包括我)


應該是我用詞上的錯誤,後煞重心後移是我用感覺的說法,實際上不論收油門或點任何煞車重心都會前移沒錯。
但我應該是要用"減輕前輪負擔"來解釋會比較合理,因為如果只帶前煞,那整輛車的負重就是100%的往前輪移動,而使用後煞讓後避震下沈的作用除了是不讓所有負重往前輪移動外,另一個作用就是使後輪安定.
灌油門雖然會使重心真正的後移讓後輪得到抓地力,但那是在彎中的時候。重點是入彎前的動作 。
你不放掉油門使車輛解除直向前的推動力,硬靠逆操舵入彎就是在增加前後輪的負擔。
而且對新手而言也難達到放鬆的效果。
相反的全放油門則是能使車輛更容易傾倒入彎。上手的門檻相對的也降低許多。而且若可以借由放油門入彎來使騎士本身的信心提升,對後續的成長空間也是能有所提高的。
至於彎中要大補油門或微含油門就是看騎士本身的選擇,含油門過彎會使車輛難以傾倒但能持續提供後輪穩定的抓地力。放油門後抓準出彎點大補油門則是可以增加出彎時的加速力。(但前提是轉速要夠低)
很多看過彎道聖經的車友都很強調過彎是要含著油門,這點在我這篇裡也有一半的部份是有驗證到的,但我們觀念上差異的部份就是"你是要含著油門入彎或是要全放油門入彎"這點。
彎道聖經也許是強調"讓所有人好上手的技巧",但我則比較推崇riders club的想法,讓身體與車同步後在慢慢增加對車的控制力。
兩者誰較安全沒有個一定,但都是有一定的科學理論在的!
彎道聖經強調主動逆操舵,我則是希望統由基礎的動作來讓身體自然學會逆操舵,這就是想法上的差異了。
也許對車速不快的的騎士而言逆操舵是輕鬆幫助過彎的方式,但如果有想增加進步空間的話我認為就是要先打好基礎才有上長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