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仔 wrote:所以你是用走的- -...(恕刪) 如果街上沒有一堆車擠在那裡的話,(疑?不就是小才會擠?)我想我就能騎單車啪啪走了。所以,台灣很小吧?出沒生活圈更小吧?再怎麼大,也很難真的大到需要多強的性能。就現實層面分析罷了唉。怎樣喜歡畢竟都是小眾,廠商很難重視。
魯拉拉拉 wrote:以前有幸見識到二行程...(恕刪) 所見大至雷同。從小就有"重"車魂,只是當年重車還沒解禁,只好買了當時最"重"的 勁150現在年紀大了,重車魂仍在,但經濟上實在是負擔不起...不夠會賺>"<只希望這個夢有一天會實現。但提到(輕)檔車不普及,最大的問題點還是在"便利性"我在學生時期買了"勁",但退伍後,還是屈於現實,換了速克達。畢竟通勤時的安全帽,還有遇到下雨時的雨衣,只要通通丟到置物箱就好了....而且雨衣只要小飛俠型式就可以。但騎檔車的話,雨衣一定要是二截式,而且安全帽和雨衣沒地方放。而且台灣停車環境實在太差(真希望能落實一停車格限停一車),檔車被夾在一堆車中實在有夠難牽,東卡西卡的......至於打檔,我覺得很快就習慣了,倒不至於不方便。價格的話,就算目前市面上的國產輕檔車比速克達便宜,除非便宜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多到能讓我忽略不方便的地方),不然我想我還是會選速克達來當日常的代步工具。至於進口輕檔車,價格實在太高......PS.以我自己而言,目前市面上的國產輕檔車,外型上只有T1,T2還可以,但似乎只是虛有其表。酷龍...呃....外型很不酷啊,到底光陽的設計部門在搞什麼鬼,可以設計出連二十多年前的NSR都比不上的外型。其他的,不是像玩具就是像送瓦斯的,實在提不起興趣。
griffon1221 wrote:所見大至雷同。從小就...(恕刪) 其他不論論外表,我覺得T1完全不型阿?酷龍仿賽街車都比T1有型。T2不是很像別台重機嘛?級距不同先略過。事實上T1硬是比酷龍街車便宜一大截,但就只因外型選酷龍的有多少?這兩台放在一起,不考慮預算,我問的幾個小小樣本都不會選T1。無關性能,無關價格,無關品質,外型就是會選酷龍啊?我都騎NSR 五年了,NSR比酷龍好看這樣講真的很詭異。一堆人改的泰版NSR,你確定他很好看?我摸摸我的良心實在說不出來。不過酷龍頭做太高是很奇怪。但設計詭異的重型機車也是相當多的。每個人的品味不同,T1造型太前衛了我吃不下。不過我想這沒有到需要批評光陽"造型上"工藝的地步。還有更大的問題就是,T1超現代造型你說好看,NSR古代風格你說好看。居中中規中舉造型的酷龍你卻說難看?我想設計師設計不合您品味的您也要多包含一下。
B_Man wrote:NSR一代原廠比酷龍...(恕刪) NSR各代裡面我最不喜歡第一代的外型。(我知道很猛啦)太瘦了。(雖然是150cc啦)包含配色,我都最喜歡末代NSR,我第一台摩托車也是末代NSR。所以喜好真的是差很多的說。
個人覺得...台灣檔車市場小...完全是因為台灣的機車廠沒有端出好的菜色...我從年輕時就騎檔車..至今仍然深深愛著檔車...其中只購買過一台國產檔車...那就是YAMAHA生產的DT125從那之後..國產車只買速克達...檔車只能選進口車...進口車很貴..但是騎得很爽...而且這幾年還變的很保值騎檔車的樂趣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知道...個人認為..檔車比較適合當玩具..速克達適合當交通工具..如果用檔車當交通工具...置物問題可交給..後行李箱/側廂/油箱包/車把手/後背包/蜘蛛網繩甚至"脖子也可用來吊掛"....總之..一切習慣就好...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請各大機車廠的老闆們多加油...推出一些俗又大碗的好菜..造福一下台灣喜愛檔車的車友們吧~個人期待車款:哈特佛 仿CB-400SS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