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有請前輩指教「國際檔」


areschen wrote:
這部試車的影片在空檔...(恕刪)

討論討論
最後有答案最重要

所以GP真的是逆國際檔喔
這設定真奇怪
那路上在跑的機車幹嘛不也跟進

Syaoran wrote:
討論討論 最後有答案...(恕刪)

也對啦!雖然看了十幾二十年的MOTOGP,可是也不會去管這麼細節的事。

主要還是看車手怎麼操駕賽車,怎麼攻防。

今天真是長知識了

areschen wrote:
也對啦!雖然看了十幾...(恕刪)


小弟在看MOTO GP時也有聽過導播說過會依選手習慣去做調整

還是那集大家都沒看過@@"

蝸牛七分之一 wrote:
小弟在看MOTO G...(恕刪)

這就不知道了,可能要寫EMAIL到ROBIN EMAIL BOX去,問問看到底誰採用一般的,誰又是用不同的了!

我特地找了一張超級大的圖片
可以看看YZR-M1廠車的打檔桿
跟一般國際檔是反過來的
所以會變成勾1踩5

連我這沒看GP的都知道
MOTOGP一直以來都是用逆國際檔...

當然也可以修改變速箱
一樣的配置但是一樣踩1勾5
廠車嘛
跑一場就要報廢了
areschen wrote:
這部試車的影片在空檔...(恕刪)


不,我才不好意思
我發現我上篇文字有點情緒化.......
(我去修改了)
先說聲對不起.......

不過這篇不是在問國際檔&循環檔
是誰扯到逆打檔........




-------------------------------------------------------
GP賽車非常非常特殊
他是廠車,顧名思義是為了GP這等級規定下而打造的賽車,也是兩輪界唯一的ON ROAD賽道專用車,非改裝車(汽車同等F3、LE MAN、F1)

GP廠車甚至因為車手體型習慣不同
連車架設計細部都不一樣(RC211V海登和破揪殺車殼拆開整個不一樣)
而引擎結構也是市售沒有的V型多汽缸引擎(V5、V4。市售有V4都是用在些特殊車款,但目前現行的V4跑車只有阿普莉亞RSV4、DUCATI16RR採用V4配置)
氣門結構也是完完全全不同。採用氣壓氣門、機械氣門,而不是採用彈簧氣門
懸吊設計差異性也很大(06年RC211V後避震上端是鎖在引擎上)
輪框採用16.5"的特殊輪框
電子系統更是高於市售車許多級(廠車拆開上面全都是電腦和電線)
更不用說一體成形的卡鉗和碳纖碟盤

而輪框採用16.5"這樣特殊規格是為了吃滿胎!能充分利用的全部的輪胎面積
達到超大傾角
而龐大的馬力和超輕的馬力重量比(1000cc馬力約有250以上,車重是因為規則刻意增到158kg(不確定是這個數字,15x就是了),不然其實也可以和800cc一樣只有148kg)
更需要強大迅速的傳動系統
連F1也無法想像的前後兩輪都會滑,也是需要電子系統來輔助才能順利駕馭250匹以上的猛獸

而為了達到大傾角,腳踏不得不改成逆打檔
不然出彎加速用勾的一定會碰到地

-------------------------------------------------------------
GP過彎方式和市售車&WSBK整個不一樣
正常是直線就減速到差不多,檔位略降些(現行比較流行掛高檔位關油門過彎)
同時配合重煞,在來進入彎道
等到彎頂點到,視野瞄準出彎口,灌油門出彎

GP則不同!幾乎是衝到到彎道頂點在用力煞車,過頂點
灌油門衝出彎道

而GP的傾角,下面慢動作影片可以清楚看到GP超大傾角


而四輪賽車無法想像的前後兩輪都在滑
這在GP上常常會見到



portnoybest wrote:
夏天兄說的 我比較認同~

一般APEX 點前後是傾角最大的時候,而且要開始加速,這時後可能就要提升檔位!

若正國際檔,一定會磨到鞋,

逆國際檔,應該磨不到鞋,除非先磨到變速桿....

P.S 以上是自己瞎猜的



您猜對囉,就是這時候會磨到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zeonforce wrote:
特殊國際檔(小雲豹)
(死點)空>踩1~踩4(死點)
退檔用勾...(恕刪)

亂入一下,後來噴射的小雲豹就改成正常的往復檔(國際檔)了
(死點)踩1>勾空>勾2>勾3~勾5(死點)

夏天的涼風 wrote:
不,我才不好意思我發...(恕刪)

為何不乾脆統一 市面上所有的仿賽車都採用這種打法

難道有什麼原因不適合一般道路嗎?


是說這樣看到紅燈降檔好像會勾到死

Syaoran wrote:
為何不乾脆統一 市面上所有的仿賽車都採用這種打法

難道有什麼原因不適合一般道路嗎?


是說這樣看到紅燈降檔好像會勾到死


說實在的,您問倒我了......
不過小弟試著用機車發展史來推論這問題

其實摩托車一開始打檔,是和汽車一模一樣的
左手打檔、左腳離合、右手油門&煞車
後來機車速度越來越快,煞車也越來越強
更需要用雙手來穩定車輛
才改成左手離合、右手油門&前煞、右腳變檔、左腳煞車(右打檔式)
而當初為什麼會有右腳打檔、左腳後煞
住要是不要干擾離合器、離合器線的運作
這時候只有BMW用左邊打檔、右邊後煞

日本機車仿造開始學習德、英機車
本田主要學習英國車
而山葉、鈴木學習德國車為主
所以日本剛開始坐機車的時候
兩種打檔都有
後來耐久賽、GP賽事日本本田越來越強
連續拿下世界冠軍後,便開始稱霸全球機車市場
這時很多歐美車廠都因為日系車種便宜、性能好、妥善率高
而嚴重衝擊歐美機車生產,倒了一大堆車廠....

本田開發出日本自己設計的引擎形式
V4引擎,V4便在接下來30多年,變成跑車的象徵
而因為日系車種在70~80年代末的蓬勃發展
大家設計的趨勢就慢慢學習日本
日本比較常在用的左打檔、右煞車就便成了標準

而逆打檔單純因為比賽而來
所以都只用在賽車場上,基本上市售車還是以往復檔為主
但說不定不久,在市售跑車上也會看到逆打檔....

因為現在科技進步太快了,尤其是材料
造成引擎精細度越來越高,輪胎抓地力越來越強
説不定以後市售跑車傾腳也可以做到像GP車這麼大
而改採用逆打檔
---------------------------------------------------
講到輪胎引擎
就提GP排氣量演進:
近幾年摩托車賽事,進步最多就是引擎和輪胎
尤其是引擎,當初GP500改成MOTOGP
頭一年2T、4T混戰
2T雖然有車輕的優勢(2T車只有120KG,馬力約200匹)
但是在馬力更強、轉速更高、尾速更強、動力越線性的4T車下(4T約在240匹左右)
幾乎是被壓著打....(那年記得只有卡普羅西騎2T的NSR500可已上頒獎台)
前段班幾乎都是4T的天下

後來馬力逐年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
在輪胎跟不上引擎出力之下
為了安全考量,而把排氣量從990CC給降低到800CC(馬力220~230匹左右)
雖然尾速變慢了,但是卻造成了更高轉的引擎(更造成了08年氣壓汽門的出現)
再加上電子系統越來越好
反而800CC單圈成績比990CC好...
2012年再輪胎已經可以追上引擎腳步後
再度改回1000CC.....
這時候GP車馬力已經250UP....尾速可上看360KM/HR以上......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crew1274 wrote:
為什麼不能放空檔滑行...(恕刪)


佑(舉手)是我說的.....
其實也不是我說的,是教練說的
理由呢?
請看23樓吧!還有道路下坡也會有指標說不要用空檔滑行喔!!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