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3a wrote:簡單來說,汽車製造目的只有5%是為了競速,重機製造目的95%都是為了競速如果今天設計汽車跟重機時速都只能50公里,無法再提高,會買汽車的還是會買,但買重機的就跑光了 你是不是以為大型機車就只有仿賽這種車型?稍微大一點的無殻野狼(?)前面其實不是油箱的adv像我騎過的這兩台都是悠閒騎的風格, 不開車是因為機車的體積小, 不用擔心景點車位不夠的問題, 路緣暫停也不會卡到後車更不要說後者其實還不一定跑得贏馬力大一些的房車有時騎車就只是想身體力行, 減少佔用公共空間資源不要把每位騎大型機車的都當成是要競速的
雪隧開通後北宜公路自用客車數量就下降不少了(那時還沒區間測速),大家會利用雪隧就只是因為"快又直"又直連北二高,少了山路及連續彎道及要進市區後才能接上北宜台9線,純粹就是"時間導向"之因素只不過近年來因北部離宜蘭近,(短程)旅遊非常夯(不知道在夯幾點的XD)造就大家都這樣想,又同一時間點進入,這才是雪隧塞車的原因 (簡單的說就是"車太多") 四輪在北宜利用率下降根本就與機車在北宜飆車(讓四輪嚇得不敢開)無關好嗎? (更別遑論近年才有的區間測速,時間點根本搭不上啊XD)那個東部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正杰你要不要想想你自己在講什麼東西?這種發言就感覺像媒體下標一樣,不管什麼錯,先推給機車就沒錯XD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講得還比較實際
348824880 wrote:是北宜公路增加區間測速用路人才選擇不走的吧..前幾年開車走過一次速限低到連定速都無法啟用要怎走.. 那是甚麼原因讓多個地方政府開始區間測速呢?是不是這幾年才開放的"重型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