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重車日誌19:騎乘安全技巧入門


PT-教士 wrote:
在友站的討論串裡得知...(恕刪)



大大你的文筆真的很好,可用文字讓讀友領會真的不容易!
也可感受你對騎車的熱情

但您對入彎中要將油門全放開
我不是很懂想很久,是否像是髮夾彎或是下坡彎才要用這方式
在中高速灣,我覺得選擇路線、檔位、油門的控制
尤其上坡灣最容易發揮
動作流暢、斯木斯、舒服~ 也是非常高深與最迷人的地方,
讓我想到拓海在彎道中將油門解析度加大,的確可感受機械運動物理反應
覺得重機擋車的樂趣在這無比呈現,也才相信到電影情節有一部分是真的。

但他們所強調的"逆操舵+微補油門"其實是適合運用在中高速彎道下,若是在中低速彎底下使用則會影響到整體過彎的流暢性………而補油門車身會回正就是因為當你補油門時,引擎動力傳導至後輪後會產生"抗後沉角(文章裡有提到)",而那種下壓力會直接傳導致輪胎的中心點,當你傾倒的時候突然得到了這種力量的拉扯,自然而然車子的輪胎就會被抗後沉角的力道給拉回正車身(輪胎正中央)而有人可能又會問為什麼點前煞時車身也會被拉直。這時請套用牛頓力學第三定論(反作用力),第三定律則是每當你對一個物體施加壓力,同時也會產生相同且方向相反的力道。前煞點下去後相對的會使輪胎瞬間受到煞車力道的擠壓而產生反作用力,這時這種反作用力回饋後又被前叉給吸收後會破壞掉原本其維持的平衡而直接的反應就是被輪胎所受到的反作用力拉起車身。這個原理其實和後輪很接近,但為什麼後煞車不會把車身給拉起?因為第一後輪的懸吊及任務不像前輪是負責整台車的平衡(也該說是後輪的懸吊型式不同),第二是還有引擎驅動力在持續傳導至後輪,相對的就算煞車產生了反作用力也會被其所抵消掉。


教士分享很棒 觀念正確 但是理論我也有些分享(新手免看)

逆操舵 主要在中低速彎 也就是彎度大需要較快傾倒
其實大家都會 只是程度上的差別
大家討論的這一切 都是騎士體重與車重的相對關係

小車 沒感覺 車手自然反打(逆操舵)就彎過去啦
重車 尤其車手輕的 就要靠加強反打技巧來加快側傾入彎

(寫太快再補充)
煞車或加油回正車身 主要是車身慣性或騎士拉正車身甚至伴隨些逆操舵 這和作用力關係不大
煞車時車身因慣性往圓周切線方向前進而回正
加油並不會回正 有些選手出彎翹孤輪時車身還是歪的

新手安全騎乘 就如同教士所示 同傾 注重煞車

側掛 檔煞運用 等熟練再來

simon66 wrote:
教士分享很棒 觀念正...(恕刪)

今天騎車時意外看到最新一期TOP RIDER的riders club教學裡提到了煞車的活用法…
今天小試了一下,過段時間在把煞車運用的感覺分享給各位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喔 就你所說的應該就是逆操舵的方式沒錯 我是被之前的右彎往右推的敘述矇蔽了我會同時用煞車 重心外移側掛的反作用力做逆操舵的動作 側掛有較大的頃角 也預備一下加速時的前叉行程 也可以這算是為了不清楚下個盲彎會不會要彎中改姿勢做準備 反正什麼彎都側掛就是了另外重機族應該都沒問題 速克達或輕檔車請確定你的車裝了半熱熔以上的輪胎 原廠胎買買菜就好就不要騎上山了 最需要的時候沒抓地力花錢又傷身體的


如果不清楚盲彎狀況 以同傾姿勢反應才會快
不要為掛而掛
直接將選手使用技巧套用 是不正確的
車況 場地 速度 都差很大

另外只要技巧正確 原裝胎就很夠用了
騎重機都很熱血,動不動就要硬拼討回來。
我的感想
T9165k2 wrote:
騎重機都很熱血,動不...(恕刪)


騎小車都很不要命,動不動就摔滿身傷~
我的感想...超熱血,每個紅綠燈都是起跑線~

T9165k2 wrote:騎重機都很熱血,動不...(恕刪)

騎小車都很不要命,動不動就摔滿身傷~我的感想...超熱血,每個紅綠燈都是起跑線~


光陽250 剛出來時 我騎也沒超速 就常遇到挑釁

年輕的 辣的 老阿伯也來催的像殺豬似的

不過250的加速倒也不賴是真的
simon66 wrote:
如果不清楚盲彎狀況 以同傾姿勢反應才會快
不要為掛而掛
直接將選手使用技巧套用 是不正確的
車況 場地 速度 都差很大

另外只要技巧正確 原裝胎就很夠用了 ...(恕刪)


怎麼說呢 最近剛好實際目睹某些網路摔車影片場景 其中多少參雜了這些情況
1經驗不足 取線不良或亂跟車
2同頃遇複合彎道時壓龍頭變外頃 然後撞中柱
3原廠胎在接近極限時滑胎LOW SIDE
結果就是花錢又傷身體

既然會假日騎機車跑上山路 後面又不是限速器或老媽時 那我就假設是運動騎乘 浪費油騎爽的了 好習慣在這種時候自然會幫到忙
側掛在這裡當然不是指吊豬肉那種側掛 而是屁屁外移 屁股縫貼在座位邊緣的那種側掛 當然你的重心越移到外側會讓你省下更多頃角 另外重心轉移的過程可以很快的頃倒後馬上加速 另一方面要是彎中發現曲率變小也能用海邊跟油箱間的一點距離稍微拉一下 不用冒險壓龍頭
另外原廠胎對老手來說自然問題不大 撇了頂多收個油 也知道避開有問題的路面 大不了整段RV 如果是新手經驗取線概念都有問題 唯一能幫到的只剩輪胎跟安全帽了 這兩個就投資多一點好了

公道不比賽道 看不到彎道出口要留有餘裕不要接近極限過彎 就算同一條路一禮拜跑幾十遍也可能遇到小白吃對向或駕駛恍神在彎道停車 不要掉以輕心
吸收了各種機車知識用心打出來的好文章

但基本上騎士上路有看過彎道聖經的話就會好很多了
這邊還加入不少的騎乘科學,各種長知識
使用後煞車是絕對,絕對,絕對不會使重心後移的。 任何形式的煞車一定造成重心前移。點後煞時感覺到後面下沉,那是煞車力(平行於路面)對後搖臂產生的扭矩去壓縮到避震彈簧產生的,並不是輪胎往下的壓地的力道增加了。這點千萬不能搞錯。

其實 anti-squat 沒有那麼複雜難懂,只要是機車重心與搖臂支點的垂直距離比後輪軸中心與搖臂支點的垂直距離小,就是 anti-squat 的設定。當加速時,推進力對搖臂支點扭矩大於機車質量對搖臂支點的扭矩,後輪懸吊就會有伸長的趨勢。有時這個趨勢甚至超過加速時重心後移產生的壓縮彈簧的力道,這也就是為什麼某些機車加速時後懸吊不被壓縮反而伸長的原因。這樣的幾何形狀帶來的副作用,就是點後煞時,後輪懸吊會被壓縮。也就是後面下沉。後面下沉絕對不等同於重心後移。

讓機車重心後移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帶油門。工科的朋友可以自行畫一個 free body diagram,就可以明瞭。除了油門,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讓重心後移。新手騎乘在彎中遇到狀況,第一反應就不是收油就是點煞車,殊不知這樣立刻讓本來在後面的重心往前跑了,本來後輪該有的 traction 就沒了。適當的加油,增加後輪 traction,反而可以脫困。

望教士大明察。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