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VTEC 沒有那麼神


jen.tsomin wrote:
倒是很好奇 同是 4...(恕刪)


非常不堪的事實是.....

CB400REVO(NC42噴射)
最高出力53ps/10,500rpm
最大トルク3.9kgm/9,500rpm
車両重量194kg
燃料消費率31.0km/L(国土交通省届出値)60km/h定地走行燃費

GSR400(EBL-GK7EA)
最高出力61ps/12,000rpm
最大トルク3.98kgm/10,000rpm
車両重量210kg
燃料消費率32.0km/L(国土交通省届出値)60km/h定地走行燃費

Hyper VTEC沒有省到油也沒有帶來高容積效率..........
(當然NC39的化油器不會比較省油)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那真的遜掉啦

就拿來 enjoy 聲音好了
cycuttq wrote:
非常不堪的事實是.....(恕刪)

兩台車 壓縮比不同 出力也不同 而且最大馬力的發生點
轉速也不一樣

而且兩台車 一台是舊規制 一台是新規制(日本的馬力規制)
所以拿來這樣比 沒有很大的意義

CB400的引擎 前身就是CBR400RR
經過修改 調降馬力及壓縮比而來

在CBR400RR的年代 4家日本車廠 都有各自的
4缸仿賽車 FZR400R GSX-400R ZXR-400 HONDA比別家多
還有一款V4的VFR400
日規的最大馬力 都是59ps(當時的馬力規制)

vtec在台灣被過度神話了

拿汽車來說 同年代的BMW就有VANOS
不同於HONDA的兩段式
BMW的雙VANOS 是連續無段式

很怪的是 開HONDA車的人 似乎很care那個vtec
而開BMW的人 似乎沒聽他們談起過VANOS
http://car.ssvs.tn.edu.tw/bmw.htm
可變正時確實是 Honda 率先應用在市售車 不過沒多久大家都有了也就不稀奇了
BMW的 Double VANOS 沒人講 可能更少人知道 Porsche 九幾年也有 verio Cam
後期叫 verio cam plus

07 還導入可變渦輪 Variable Turbine Geometry (VTG) 也沒有特別著墨
out of Porsche back to JDM again !!! GTO ==> GTR !!

yoshiyoyo wrote:
兩台車 壓縮比不同 ...(恕刪)


CB400是CBR400RR的同門表弟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兩家製造商引擎技術當然也不同
而事實就是CB400出力小又耗油(但是輕)
此時日本400cc四缸消費者就是同時有這兩台可選
小弟實在不懂哪裡不公平
不拿來比較難道要找Ninja 400嗎?

不過日本關東關西去過多次
GSR400倒是相當少見
VTR CB400 就真的商用化大街小巷到處跑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XTR-tang wrote:
被您說是教學文 真...(恕刪)



因為你發在重機板面
重機有VTEC的只有VFR800跟CB400,而且是H-VTEC
講重機一講到VTEC大家也是想到CB400跟VFR800
故這樣比較不妥
會讓不了解CB400或是VFR800的看完這篇文章後認為「哦~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VTEC」
但事實上這是汽車上的VTEC、並非機車上的H-VTEC
不能因為目的一樣就張冠李戴,畢竟兩種是不同的東西
想了解VTEC請自行服用這個連結
重點是你根本沒弄清楚H-VTEC
說白一點,H-VTEC就是6300轉以下是兩支氣門做動(2V)
過了6300轉以上會開啟另外兩支氣門(4V)
跟凸輪軸還有改變汽門揚程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是開起H-VTEC之前



這是開起H-VTEC之後


簡單的說,轉速沒到沒起動H-VTEC,那個slide pin不會被油壓推過去
凸輪軸再怎麼轉,也沒辦法壓到H-VTEC的那支氣門
轉速到了起動H-VTEC之後,那個slide pin就會被油壓推過去,卡住那個間隙
如此一來這支氣門就可以被凸輪軸壓到了
以下是汽車用的VTEC,講再多都霧煞煞,用看得最快

我知道自己沒有非常熟悉,沒資格教學
但至少我不會誤導別人

nysco wrote:
這樣說好像小CB的車...(恕刪)
大哥我可沒這樣說啦~我說的"不懂車"意思是~我身邊很多騎CB400都跟我說VTEC有多神~說一開V跑起來跟600差不多...我總是:...不予置評!!!~我也是車友啦~沒鄙視小CB車主的意思!!!

Saber/軍刀 wrote:
我沒有提到SOHC VTEC啊~~~

由於看你特別強調DOHC
所以我才說SOHC也有一樣的功能
差在排氣端
還有凸輪控制順序錯誤 也許會造成讓人誤解為是DOHC特性

另外查了很多資料都是說VTEC是HONDA從F1賽車移植過來的
市售車首次用在NSX
出彎前也是有機會降到5000rpm以下
WRC的車種使用轉速域很大 可變汽門揚程系統應該也是需要的吧?

yoshiyoyo wrote:
兩台車 壓縮比不同 ...(恕刪)vtec在台灣被過度神話了

拿汽車來說 同年代的BMW就有VANOS
不同於HONDA的兩段式
BMW的雙VANOS 是連續無段式

很怪的是 開HONDA車的人 似乎很care那個vtec
而開BMW的人 似乎沒聽他們談起過VANOS
http://car.ssvs.tn.edu.tw/bmw.htm

應該是量的問題....
本田一年搭載量產VTEC的數量....不知有無超過BMW的總生產量呢
剛剛咕狗不到, 晚了, 懶得查了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身為cb400車主的我~~

我覺得...就騎車嘛~~~

何必幫這台車灌上啥車神的名號勒~~~

我們小CB好無辜...

常常被拿來說嘴...

嫌車價貴的可以買別台呀~~幹麻一直酸呢??

我生活上工作上娛樂上...我覺得cb400很好騎很夠用很好玩~~

在看了一些回文...弄得小CB好像只能逛大街,買買菜,送送瓦斯??
一堆帳面數據比來比去...現實上"你能發揮多少"呢??

樓主發這篇~內容我覺得不錯啦!(無論是否百分之百正確)
但標題...

買車容易養車難...錯!!!車不難養...難養的是自己的心!!(現在騎著大狼...又看著大羊...)真...馬德烈...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