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請問可以分享CB400過彎技巧嗎?

Top Rider 一本150元..可以買來看一看
很多騎乘姿勢,方式都是以前的概念
什麼外內外還有很多,坦白說也是可以騎

現在這幾期都強調高擋低轉大油門,零油門..
跟車子技術車架減輕..
現在車子很好可以用新的方式騎
零油門比人家更快速切入甜蜜點,用更小的半徑巡迴,更快看到出口更容易加速

比起含著速度慢慢減然後衝到外圍,也不敢加速,也不敢減速..

更安全,更有樂趣也更省油
前煞,後煞..不是只有緊急煞車而已,它們用狗骨頭樣式,二段按壓,可以調整手指間距,都有其因素在

Pan.tc328 wrote:
現在這幾期都強調高擋低轉大油門,零油門.(恕刪)

高檔..低轉~~大油門 零油門 或許是一種有趣的騎法!!!

但說實在的...在山道上....這樣的騎法....並不【安全】!!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騎檔車....就是可以運用變換檔位來達到比速克達還速克達....!!!!這是基本觀念!!!!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小环子 wrote:
騎檔車....就是...(恕刪)


不懂你這話的意思,
畢竟各檔位升降並非直線性,這是設計者需配合車重馬力跟用途為各檔比例做配製,較常見的就是前三檔密集有利起步與市區行駛,後三檔則利於高速與省油。

你知道為什麼有些汽車大廠寧可用8速9速變速箱也不用CVT
嗎?

flybo wrote:
不懂你這話的意思,...(恕刪)

速克達只要轉速掉下去...要再提升...需大手油門...在這之間會有一遲頓
檔車檔位控制銜接得好..轉速可以一直保持....這也是檔車可以優於速克達的點....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高檔,低轉在山道不安全?
還好吧..
不安全在於,車速而不是轉速..
當然,險升,險降坡,複雜的天氣,複雜的地形,不熟的路況..那就用低檔,以免扭力上不來熄火

如果單純,S型平緩或小坡度,四線,二線車道及沒有住家沒有叉路下
高檔,慢速進彎,在入彎中心點,直接頭轉出口處,腰一扭,然後大油門直接彎道出口處殺出去..
為什麼是車道中心?因為車道中心最多車走過,最乾淨..走內車道,可能有水,青苔,可能山壁,太陽曬不到而且有小水溝比較低窪..外車道會衝到對象,有的有砂石車掉下來碎沙石等..

大手油門看車種,不同車不同檔位,一次1/4-1/3直接轉到你車子最有力的地方..
這時你感覺衝出去,但速度並不快..
我都是直接轉到80km,然後放油門,帶煞車回20km入彎,然後快速轉到80km..
我說的是縣道..如果台3線,那種根本不用這種公式,那種超跑破百不煞車高速壓車多順暢過彎多的是..但我根本不幹這樣騎..多少人順暢騎,高速,爽,一年還是很多人順到外拋出去
很多技術,其實看環境,車型,場合,這就是騎乘樂趣
我的車,最新,很輕,山路3-4擋可以處理大部分情境,1檔起步,2擋定速,其他看路況,長路況4擋,短彎道3擋..有住家,超過30度坡2擋..產業路,水泥路,砂石路..那種1擋..
所以看車種,你不是新款運動街車如哈雷,休旅,超跑或黃牌或以前那種超過200公斤的車..騎的方式技巧等可能完全不一樣

Pan.tc328 wrote:
直接頭轉出口處,腰一扭,..(恕刪)

說了那麼多...你還是聽不進去....依然要扭腰?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回歸主題,小弟。6/8號,女友,60公里,外拋..

我是覺得,60公里過彎,太快了..危險

CB400是有年代的車,重量比較重..
60公里過彎要很熟,要人車一體..彎轉那邊,頭朝那邊,你的肩膀就轉那邊,車子就往那邊..如果一次你身體僵硬,沒確實轉彎,你的手施壓到龍頭你就摔出去..60公里,外摔可能快到護欄邊緣..再快可能就出去了
載女友,坦白說,就是30-50公里慢慢騎,過彎就減速..不要騎快不要耍帥了。因為高速,你的她跟你聊天或身體或你精神沒集中..油門慢一秒放,煞車重按,碰到盲彎,碰到砂石,你跟她就Bye,Bye了
依然是扭腰..
男人的帥,就是狗公腰
駕馭班教練帥就是用腰扭來扭去還有一些滑胎特技就是用腰全身協調性去控制車子,不可能用你萬能雙手就有辦法控制
在北宜,小屁孩,彎道殺手,有都是用腰去騎

很多人把大型重型機車當成普通大型機車延伸在騎
其實大型重型機車的性能比你想像和騎乘的好很多
就跟F16跟F22或SU35戰鬥機一樣,世代不同,等級不同,操作方式也不同..
F16轉,繞..然後進入最佳戰鬥位置..
F22,SU35大馬力,大扭力,向量噴嘴,在空中急煞車急停,做出眼鏡蛇空中是失速..馬上就跑到F16後面,然後油門一補就可以咬住F16..
不好意思,手機真的難輸入,要分很多篇

大型重機跟普通重機是不同等級
駕訓班出來,上路後,可以大量騎乘取得自己經驗值,也可以買雜誌或進階班然後去Release你一台好幾十萬車的性能

一台車的指標,不是只有扭力,馬力,急速..每一個零件都有她理論實務去設計
為什麼要有前煞前煞為什麼可調,為什麼煞車桿距離那麼遠,為什麼油壓直推?哪表示她不是只有煞車用而已
為什麼要有後煞,為什麼後煞做的小小的?什麼時候用後煞..為什麼,B牌煞車碟那麼貴?她的煞車距離有比較短?
為什麼高檔車用O的避震器,為什麼避震器是可以調的
如果用普通大型重機的觀念騎,就跟你買一台法拉力跑車然後只有去菜市場買菜一樣,用不到1%的性能,不會比較好開,也沒什麼駕馭樂趣可言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