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非關稅壁壘"還存在那麼進口車開出甚麼價格 都是有可能的。若沒有了"非關稅壁壘" 每台進口車該比原產地貴多少錢都會有清楚的公式計算,價錢自然就會穩定,並且不會與預期相差太多。也不會有1.H家賣日幣100萬的車在台灣賣80萬,Y家賣日幣100萬的車在台灣卻只賣65萬。2.A家10年前定價2萬鎂的車在台灣賣80萬。A家10年後定價2萬鎂的新款車種在台灣卻要賣100萬。這種公式套不近去的情況。政府關稅是台灣車價比國外車價貴的其中一環原因,但"非關稅壁壘"則是台灣車價亂象的主因。那水貨商或代理商吃甚麼?取得比牌價更低價的貨源。(這個是很普通的事情了,只要是作通路的 誰在用牌價批貨阿)
曾經跟某地區機車零件供應商聊過機車大廠的經營策略,會隨著市占率提升改變例如市占達到四成、五成、六成或以上,會有不同階段的控管價格措施聽到的管制措施有,零件專賣、保養耗材跟保固綁在一起、經銷商耗材專銷的規定...等甚至機車廠商大到可以對違規的經銷商取消其經銷權,這都是以前不敢想像的拜三陽的不爭氣,其他機車廠的市占率節節上升當然消費者就會遭受越來越多的管制與價格上的限制所以可以,消費者盡量不要讓某個廠牌獨大讓市場競爭,自然就不會有奇奇怪怪的管制措施出現
開版的真的是把"合理"跟"按部就班"畫上等號按照你的邏輯,你賺5萬,就不准別人賺6萬,因為不公平??自由市場,能賺的比你多錢的就是比你厲害,還是你有先去消基會按鈴控告嗎?與其在這邊抱怨,不如想想看能不能十年後你自己當車商到時看你能賣多便宜,你能忍受的利潤有多低,我拭目以待
kasumi2079 wrote:開版的真的是把"合理...(恕刪) 你講的是自由市場特殊法規跟非經濟性因素 例如本田都驗不過的ARTC跟各種苛捐雜稅造就的畸形市場又是另一回事總之這一切只是把市場拱手讓給願意平價深耕 例如雅哈哈阿旺之類的車廠而已
Stereophotography wrote:你講的是自由市場特...(恕刪) 我講的很簡單在這邊靠腰賣太貴,那倒底有人去消基會投訴車商嗎?有嗎?? 還是只是在這邊嘴砲還是投訴後也沒用,那就是體制的問題如果是體制的問題,就像你們講的驗車法規,講的一堆問題有人有去找民意代表反應嗎,找立委陳情嗎?不要覺得好笑,哪種做法都勝過這邊嘴砲月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