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重車日誌19:騎乘安全技巧入門

感謝教士兄的精華分享

受益良多 小弟重新再學習
逆操舵的技巧 我本來也只是以為用在快速的傾倒.過灣

後來騎乘的時候.車友指正.逆操舵並不是只是快速的傾倒

入灣的時候.左灣向左推.右灣向右推.入灣的時候持續推

車子會繼續傾倒.待看到出灣口時.補油車身就會直立前行
----------------------------------------------
在者我對版主的入灣 油門全放很有興趣.我以前都沒想過

我之前的騎法 也是掛在3擋.入灣前鬆油門.檔煞作動

含油門入灣.傾倒.過灣 補油門出灣 這是針對高速灣

看了文章 我又長知識了.很想去印證一下我心中的理論

只是馬路非賽道.在我們可以掌控的速度 安全才是回家的路

感謝版主的分享.希望很快 可以在拜讀的你文章^^


組長 wrote:
逆操舵技巧 我本來...(恕刪)

我覺得真正要熟練逆操舵的要訣就是"不要刻意去練逆操舵",所以改以先練好基礎的"煞車 放油門 入彎"慢慢進步到煞車 放放油門 入彎前姿勢改變(側掛)"的動作,等這兩項都熟練了,你會發現你會在無意識的狀況下把逆操舵給學會了。


因為轉向的最基礎就是"單純交由車子去處理",騎士本身就是負責引導車做出入彎前的前置動作。
所以過彎真正要移動的部份就是在腰部,而非手部。太過度使用手的力量反而會分散重心,破壞過彎時的平衡。

所以我一直強調的基礎動作就是讓身體完全放鬆的去感受車子給你的回饋。等你能學會"與車子一起過彎"的感覺時,你就會發現身體會不自覺的在過彎時逆操舵。因為你的身體己經能順著過彎的節奏自然的讓手擺向逆操舵的姿勢。

而除了某些車種(如top rider本期提到的bmw水平對臥引擎車種)會很適合且需要主動去使用逆操舵外,大部份的車種認為應該是教會你的身體如何自然的使出逆操舵而非主動介入的逆操舵。唯有能配合車子反應而做出的動作,才是安全的最基礎唷!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此外以後針對類似的技巧分享文,我會改採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分篇介紹,控制字數在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
長篇大論還是比較適合用在實體媒體(如書刊上)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所以教士要說的是要我們把賽車場上常見到的Short Shift這種換檔動作運用在日常騎乘,而不是一昧的要求高轉速騎乘對吧!?

組長 wrote:
逆操舵的技巧 我本來...(恕刪)


我對逆操舵的效果滿有興趣的~
所以說除了快速傾倒,另一個效果就是"補油門,車子會回正"?
這大概是什麼樣的情形?

genweilin wrote:
我對逆操舵的效果滿有...(恕刪)

在友站的討論串裡得知彎道聖經裡很推崇逆操舵及過彎時帶點油門,不過我是認為可能與用車環境有所差異,畢竟美國不是所有地區都像台灣及日本一樣充滿山道,有些地方的人想跑山路可能要騎個4、500公里才有條像樣的"山道"可騎…

而大部份的彎道也不像台灣、日本那樣充滿複合且彎度較高的彎道,而是以中高速型彎道為主,所以若是在過彎時稍含油門的確可如文裡所提到"增加過彎後輪抓地力"的效果。

但他們所強調的"逆操舵+微補油門"其實是適合運用在中高速彎道下,若是在中低速彎底下使用則會影響到整體過彎的流暢性………

而補油門車身會回正就是因為當你補油門時,引擎動力傳導至後輪後會產生"抗後沉角(文章裡有提到)",而那種下壓力會直接傳導致輪胎的中心點,當你傾倒的時候突然得到了這種力量的拉扯,自然而然車子的輪胎就會被抗後沉角的力道給拉回正車身(輪胎正中央)

而有人可能又會問為什麼點前煞時車身也會被拉直。

這時請套用牛頓力學第三定論(反作用力),第三定律則是每當你對一個物體施加壓力,同時也會產生相同且方向相反的力道。

前煞點下去後相對的會使輪胎瞬間受到煞車力道的擠壓而產生反作用力,這時這種反作用力回饋後又被前叉給吸收後會破壞掉原本其維持的平衡而直接的反應就是被輪胎所受到的反作用力拉起車身。這個原理其實和後輪很接近,但為什麼後煞車不會把車身給拉起?因為第一後輪的懸吊及任務不像前輪是負責整台車的平衡(也該說是後輪的懸吊型式不同),第二是還有引擎驅動力在持續傳導至後輪,相對的就算煞車產生了反作用力也會被其所抵消掉。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PT-教士 wrote:
在友站的討論串裡得知...(恕刪)


感謝分析

genweilin wrote:
感謝分析...(恕刪)

一起享受騎車的樂趣吧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所以 逆操舵其實是要搭配整體重心移動的...
不然就會有前面車友提到的"右手推應該會向左彎"的直覺,
因此就算教士大將逆操舵解說得再清楚, 也需要車友有一定的程度才容易心領神會,
不然在彎中做出超過極限的事情難保不出大事情...

其實, 個人覺得...
教士大提出的煞車及油門觀點相當棒, 如果能好好練習對新進車友的助益不小
當車輛的出力愈大, 油門及煞車的操控需要更加細膩
油門及煞車能搭配的恰如其分, 上路的容錯度也能提高

PT-教士 wrote:
其實這純粹是每個人對...(恕刪)
450D + 18-55mm IS + 55-250mm IS & Canon A80 & Life for fun !!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