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n.yeh wrote:
2006年是彼一時
在現行能源日益短缺的情勢來看
重機 應該不是 經濟貿易的主流(時代的巨輪??) 吧??
(有人可以提出全世界重機的銷售成長數據嗎??)
所以就算再有5萬輛的潛在市場
要成為談判桌上的籌碼
可能還要加把勁囉~~
(美國爸爸也好 山姆大叔也好 我不覺得會用'闡揚美國哈雷精神'這種意識型態來推銷)
...(恕刪)
如果你說是30年前的台灣我相信,因為30年前重機禁止進口政府用的理由就是因石油短缺。
台灣是因為加入WTO被迫開放,貿易基於互惠,既然美國願意開放市場給台灣,
台灣也要開放給美國,美國管你一年賣幾台?
就算是5萬台的市場,台灣不開放,
那美國市場就對台灣關閉、祭出制裁,重傷的是台灣不會是美國,
台灣入會時答應的條件到現在還沒達成,
美國當然認為台灣用非關稅貿易障礙來阻礙美國機車進入台灣啊,
否則幹嘛列這些貿易障礙清單出來?只要台灣賣進美國的汽機車一律通通能上美國高速公路,
偏偏美國賣進台灣的機車卻不能行駛在台灣的高速公路上,
有鑑於台灣長久自我封閉機車路權,所以美國願意讓台灣有磨合時間,也磨合太久了吧?
現在美國經濟吃緊,恨不得台灣每人都買一台哈雷,
還理你石油短不短缺咧。
台灣願意用區區3萬台的路權來換美國的貿易制裁嗎?
所以美國爸爸有沒有用?有用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