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我家的狀況和未來牽重機的問題

何必再去查感情綁架名詞定義

因為某樓又做了一個完美的示範
freedomhome wrote:
身體髮膚 受之父母 ...(恕刪)


這說法沒有錯,
而且也不要為了區區一台車跟家人不好,
因小失大是個大損失。

但騎重機跟車禍不能劃上等號,
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轉網友訊息

kaworu.liu wrote:
當初在藝術大學那邊學園路往中央北下山的時候
我dio 50油門轉到底下山 錶速80多~到中央路撞到排水溝蓋凹陷處
車子大約飛起來大約6公尺後才落地 我沒摔車就是了 但避震直接GG
後面同學騎125都沒有我下山快 在後面看到我車都飛起來 嚇了一跳

承德路那邊常常我都騎錶速100 好幾次都差點摔車

朋友車改太兇在環河路那邊 騎到車子起火..(不過這傢伙後來技術好到開機車行的樣子)
聽說是騎到錶速120

當年我也20歲 面子最重要 ..

當年文化或是我們長跑陽明山的都在比誰最先騎到山下
都是拚了命在騎 一堆同學車都撞爛了..

現在想想當年沒撞車真是萬幸...面子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我當初大約國小就會騎機車(鄉下騎) 沒牌也偷騎很多年 現在想想也是不輸現在屁孩
當初朋友傻B走大馬路被抓無牌6000 2-3次 我還慶幸我很聰明都走小路 沒被抓過無牌XD .(恕刪)
snake12315 wrote:
看了某些樓的回文,真是搖頭
一反對孩子做某事就拿『沒有父母養育會有今天的你?』這種話語來感情綁架
是要綁到什麼程度才甘心?


綁到沒跟家裡拿錢的時候

目前大學生21歲,大二
租車的錢從哪來?買車的錢從哪來?在家工作也是跟家裡拿錢
整串看下來.很多人都認為開車比較好.騎車受傷或死亡.不是對不起父母.就是不願意照顧傷者.那如果是開車受傷或死亡呢?似乎又是雙重標準了.
虎科肄業生路過...我知道你說哪家那家還算不錯,有機會一定要租一下Street Triple765,這台很少租的到
轉網友訊息

stephen yen wrote:
當父母的都知道,要給小孩子一台它自己的機車,其實背後都難免就是父母心裡的膽戰心驚

我大二那年社團一個同學機車車禍過世,大四那年系上學弟也是機車車禍過世,大學畢業後我就很看破的賣了機車,維持了很多年的捷運加上公車的人生

我知道在很多城市,沒有機車就是沒有腳,也知道很多大學生說沒有機車就很難約女生出去

不過能不在台灣騎機車我就盡量別碰 .(恕刪)
snake12315 wrote:
看了某些樓的回文,真是搖頭
一反對孩子做某事就拿『沒有父母養育會有今天的你?』這種話語來感情綁架
是要綁到什麼程度才甘心?

回樓主,有些事真的只能趁年輕時做,等有了女友或者是將來結婚組家庭或者是家庭生變
到時肩上多了個『責任』,不是一個任性想幹嘛就能幹嘛
態度放軟盡量多跟家裡人溝通吧,有家人的支持或認可還是比較好


後半說的不錯 理性溝通才重要 我騎重機 也開車
重機也是持續和家人溝通才能以興趣方式去騎
家人會擔心是一定的 畢竟車速馬力都相對大 但防護卻相對比較薄弱
加上年輕人控制右手確實比較困難(大叔我過40了 也是溝通後才開放)

前半段我不能認同
若尊重家人是一種感情綁架 是否每個家庭成員都可依自己的想法恣意妄為
我不會一味阻止我的小孩做想做的事 但我也會希望他們做決定前可以與父母討論
而不是一句『錢我賺的 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老實說 當你說這句話時 我不認為錢真的都是你賺的
一個大學學生 即使有打工 有收入 生活費呢? 學雜費呢? 也是自己賺來的?
少數家庭不富裕的 有可能都是靠自己努力的
但我相信這些人相對更成熟 而不會用這句『錢我賺的 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來回應
前程四緊就是:手頭緊、眉頭緊、衣服緊、時間緊
其實有些事情隨著生活歷練多了以後就會漸漸明白是怎樣一回事

真的想幹點豐功偉業不用重機也辦得到

想當初在大度路也沒重機,大家不也是噴的嚇嚇叫

當時自己也是覺得自己很清楚我到底在幹麻,但是現在想想不免懷疑我到底是怎麼活過來的

越活膽子越小,騎車開車越來越謹慎,小命好好留著才是王道
雖然機車本質就是有被動保護少的共通特性,但騎機車與危險的關聯性會因個體差異而使結果有極大不同,機車肉包鐵禁不起衝撞沒錯,路上三寶多你不違規還是有違規的人要來撞你也沒錯,但還是有很多人騎了一輩子車沒出事故最後是因為老、病等其他因素過世;也有人剛拿到駕照及車子騎不到一個禮拜就車禍往生,而且也都不是什麼特例,在你我周遭很多這些例子。說來說去車上那個人才是決定能否安全下莊的最大因素,跟騎重機、大羊、小羊、輕檔車的關係很小。所以老是要拿新聞上的一些事故消息當通例來評判不同的個人實在是失之偏頗。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