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請問一下紅牌跟黃牌後續發展

想太多,無論昇降級,是有多少人能買的起...?交通部的規定都是要考慮到其他部院的規劃才能定出法案,02與06年談開放的公聽會也有去聽過,內容確實讓人啼笑皆非,但百姓能怎樣,想騎的就拿錢出來擺平阿,交通部拿訂出規劃嗎..?其實不行,要先看內政部經建會的提議才能著手與學者規劃法案,用一個550出來,連當時的廠商有找經建會彈過,但當時政府必需考慮到國內廠商的生存空間(05/06年車價很便宜),這是當時的決策,現在事已過去了4年了,國內廠商也很爭氣的做出幾台此級距的機車,這是值得鼓勵的,剩下的就看消費者買不買單了,就如同一些老朋友見面都會虧一下對方,沒錢買就一邊去玩沙吧..!有錢的玩進口的,沒錢的玩國產的,每個等級都一樣啦.

JamesWK wrote:
想太多,無論昇降級,是有多少人能買的起...?

買不起又如何?
買不起就繼續騎白牌,日子照樣過,對你我的生活有差嗎?別人騎他的快速、高速公路,對你有差嗎?

買得起就換黃牌,生活範圍、工作地點擴大,哪裡不好了?
胡言亂語 僅供參考
騎台CB400或者T-MAX實在沒什麼好說嘴的
因為並沒有貴到哪裡去
拿多缸中排氣量車種和國產單缸150相比也很怪
取向和價格差異太大
沒事就要出現XX與雞腿的比較或者要打趴誰
真是無聊

路上年輕人騎小速克達已經夠可怕了
還是請他們先滿20歲有一定經濟能力和為刑事責任完全負責
再來考紅牌吧!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zeonforce wrote:
當真合一那麼去改變各大快速公路路口的告示牌成本要花費多少
還須評估、議價、發包、施工(還不包括法條修正後相關推廣的費用)

這不是官員民代的最愛嘛?
議價->發包->回扣->施工
tansywen wrote:
尤其,大型重型機車何以以五百五十CC劃分成屬於紅牌(五百五十CC以上)的重型機車,以及屬於黃牌(五百五十CC以下、二百五十CC以上)的重型機車?又何以目前紅牌重型機車可以行駛快速道路,黃牌重型機車不可以?當初劃分的著眼點在哪裡?包括交通部官員與警政署官員都表示他們並不清楚。

哈哈
當初修法時交通部官員跟立委爭的那麼兇,
最後像菜市場殺價一樣討論出550cc的分界。
兩年半後卻說不知道當初劃分的依據在哪。
這就是我們的交通官員啊~~~~。
看看這篇:
http://motocity.com.tw/gp2/viewtopic.php?t=281946
"填寫完後,我請問他,我須要支付多少錢?只見他神情一派輕鬆回說:你不必支付任何費用,
這是完全免費的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我是在省政府工作的,我的工作是提供納稅人(Tax Payer)在高速公路的各項服務。"

人家繳稅給政府是來服務自己的。官員是用服務的心態在做事。
我們繳稅給政府是來欺負自己的。官員是用管制的心態在做事。

放鳥光 wrote:
以上雖然都是猜測,但是大家不覺得很符合本國官員的做事風格嗎?
政府都換過幾輪了…當初的官員也不見得還在
就留下這個奇怪的數字遺害千年
現在去問他們當然一頭霧水…反正不干他的事情
多一是不如少一事,妳想他們會去動這個嗎?
我看很難~

政黨輪替會被換掉的是部會主管的政務官,一般來說事務官大部分並不會跟著政務官更換。
事務官會變,大概就是出包被換掉,升官或是退休後他人接替。
JamesWK wrote:
想太多,無論昇降級,...(恕刪)


一下子說沒人買的起,一下子說開放太快會壓縮到國產車的生存空間,你不覺得自己很矛盾嗎?
因為smart 600cc的關係,最後討價還價變成550cc,因為當時如果定600cc連fz6與gsr600等車都不用賣了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JamesWK wrote:
想太多,無論昇降級,是有多少人能買的起...?交通部的規定都是要考慮到其他部院的規劃才能定出法案,02與06年談開放的公聽會也有去聽過,內容確實讓人啼笑皆非,但百姓能怎樣,想騎的就拿錢出來擺平阿,交通部拿訂出規劃嗎..?其實不行,要先看內政部經建會的提議才能著手與學者規劃法案,用一個550出來,連當時的廠商有找經建會彈過,但當時政府必需考慮到國內廠商的生存空間(05/06年車價很便宜),這是當時的決策,現在事已過去了4年了,國內廠商也很爭氣的做出幾台此級距的機車,這是值得鼓勵的,剩下的就看消費者買不買單了,就如同一些老朋友見面都會虧一下對方,沒錢買就一邊去玩沙吧..!有錢的玩進口的,沒錢的玩國產的,每個等級都一樣啦.

不要小看台灣人的消費能力,或許你買不起但不代表別人也買不起!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JamesWK wrote:
想太多,無論昇降級,...(恕刪)
國內廠商也很爭氣的做出幾台此級距的機車,這是值得鼓勵的,

真是爭氣啊!
日本YAMAHA的開始生產摩托車的時間跟兩陽差約10年。
YAMAHA跟HONDA也差不多10年。
可是YAMAHA沒有花到10年就可以跟HONDA在賽場上同場較勁。
因為不推出好產品就會被淘汰。
台灣兩陽因為政府保護至極,結果技術整整落後人家50年。
orea2007 wrote:
真是爭氣啊!日本YA...(恕刪)


我都覺得國產車賣的是進口車的價錢..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