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發現台灣的畸形:進口白牌跟黃牌機車消費市場似乎被壓縮到非常小...

遇到快車不用更快...
不也有60~80在高快速路上爬的車...
開或騎的慢的,就自己在最外側車道跑就好~~
ataidx wrote:
遇到快車不用更快.....(恕刪)

一般快速道路短則二三公里,長者四五十公里
所以機車若要上快速道路,個人覺得基本上最好有一些設限比較好
例如1.車輛的最佳行車速度(不是極速),
若是以極速設限, 體質較差的車輛容易拋錨且容易出意外
這點同意,就常態動力已足就好~~
2.車輛的加速性,加速過慢可能導致後車追撞
同上
3.出廠超過n年的車輛禁止上高快道路,避免意外發生
不認同,車是可修的... 也有監理制度規範.
台灣遊覽車的管理方式,我基本上就不認同了,因為政府管理有問題,簡單行事的乾脆直接禁止某年份以上車輛...

4.駕駛人的人身裝備要合乎基本安全規定,至少強制載3/4以上的安全帽和防摔衣
若有以上的限制,快速道路的利用才能合乎"快速""安全"的定義,
我對於這些人身裝備的看法和你不同,都成年人了...自己該會思考, 不用搞到那麼強制...
且我對安全的定義也不是在最後的防護上~



以上是我個人的想法~~
要知道每一次縫補也會遭遇穿刺的痛。
250以上快速道路的開放跟使用是二回事。開放後會擔心的短時間內自然不會去使用。

有些事情是需要時間磨合的。
ataidx wrote:
遇到快車不用更快.....(恕刪)


這要........看地方與路段了

中南部蠻幸福的

新竹雖很鬆很早前就已全線開放了
但有夠擠的4輪也有夠兇狠的

車旅路過新竹遊玩要多小心點....
yky26 wrote:
250以上快速道路的...(恕刪)

還有人會說的好像使用數量上是現有四輪+增加的二輪...
可是忘了運具有替換性和此種道路沒有及門性... 所以數量上不是加成和沒事就跑上快速道路.
要知道每一次縫補也會遭遇穿刺的痛。
Iron_oxide wrote:
這要...........(恕刪)

唉.. 說到這現實面,我也知道呀,我只能感嘆警方呀....

但也不能怪他們,誰叫內政部對於警力數量一直不增加,一人當三人用....

警力正常來說應該要職務分責.. 交通的,轄區的,辦案的...
但現在幾乎所有事都落到轄區的警察... 除了台北比較有分責外....
還有點就是台灣取締交通幾乎都只是靜態取締.... 還有會開的也都只有那幾條罰則.

看交通好的國家,一定都會有機動性的交警存在.
要知道每一次縫補也會遭遇穿刺的痛。
Iron_oxide wrote:
問題很多的.不只是車...(恕刪)


有些說得很好
但最開始有點反對的原因確是因為四輪亂開
所以要限制550以下的不能走?(cc數是亂說的
因為刀子會殺人
所以禁賣?
是不是應該是要教育四輪二輪駕駛呢?
這才是重點吧
而不是四輪亂開就限制二輪的

你有說到車多
許多人開車原因是因為上下班快速
為何?
因為快速道路
假設都改騎車呢?
現在的道路寬度
你有看過單純機車塞車嗎?
沒有
塞車都是汽車在塞車

Iron_oxide wrote:
250能不能上快速道路與機車的進步有什麼關係呢??


我想是有的
假設能上去
一定會有許多人會買
這樣國內車廠才會去研發
現在主流是125
車廠是不是都是以125為主在做研發?
假設漸漸的主流是往上面發展
那就同理了
買的人多
車廠才會願意砸錢下去
鬼島一堆鬼腦袋! 台灣有三寶,政客、嘴砲、辦不到!
台灣的畸形.....

因為台灣本來就是個畸形的國家

偽善 (以網站來說, mxxx 01 是偽善的代表)
一窩瘋




ataidx wrote:
唉.. 說到這現實...(恕刪)
還有點就是台灣取締交通幾乎都只是靜態取締.... 還有會開的也都只有那幾條罰則.

因為只要路邊等就好,不用去追。
不然追出問題,高層又不挺。

煙銅管 wrote:
一般快速道路短則二三...(恕刪)

Iron_oxide wrote:
問題很多的.不只是車...(恕刪)

所以我前面就舉了這些限制的例子:
不能載人.....少一些雙載。
不能載貨......再少一堆違規超載的,而且不會因為載重而影響車速。
必須戴3/4並至少通過dot的安全帽加上有防護功能的手套....再少一大堆愛戴薄膜帽的。
也必須穿著可以完整包覆腳掌的鞋子......一些穿脫鞋穿涼鞋的就不能上啦。
非擁塞時移動式照相機拍超速或明顯速度過慢的......逼你跟上車流,跟不上就別上。
現在全世界主流商品機乎是600cc以上了...

小牌量的新車越來越少...

因為成本..
再來排氣輛大的車..油耗..動力..cp較來的高...

早期80~90年代末才是小c.c.數車發展的黃金時期
從50
125..
250..
400..
500..
750..

只能說因為環保意志抬頭...
對機車市場是一個很大的影響...


再加上台灣奇怪的法規..照就成了奇怪的場面...
只不過是排氣輛大的機車嬤...

不過這幾十年....速克達越做越好...不管國外國內.不予否認
速克達的市場對一般人民比較實用


再看看往後幾年吧...速克達跟打檔車的演化...會越來越分支...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