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仔 wrote:要去珠海的費用有點高...(恕刪) 嗯,確實自己在珠海沒車,一個週末下來要「玩」的盡興的話,花費大概是一般人1個多月的薪水leolarrel wrote:唉,無言拉才沒幾天就...(恕刪) 畢竟在台灣玩車還是以「改裝」為大宗,走正統賽道路線的算是極少數我忘了哪裡看到一個統計數據(忘了確切數字憑印象):台灣的「玩車人口」約佔總人口的3~4成「賽道運動」人口大約只佔「玩車人口」的3.5成而「參與賽事」的人口又只佔「賽道運動」人口的3成不到而南部現在已經失去了唯一的賽車場,人口必定又再流失雖然說在台灣不見得是正面意義(像尖端之前就發生過0-400速克達直線加速賽因為跑輸而打架),因為缺乏教育導致很多連上賽車場玩車的還是當成「尬車」而不是「運動」,這種觀念就已經很令人心寒,更別說大環境的冷漠要找人聊改裝聊設定隨便找都有,但要找到能夠一起正面深入探討切磋技巧的的確少之又少------------------------------------------------------------------------看看中國發展各項運動的積極,棒球已經可以打敗台灣,回到賽車,2009年已經確定將最新的第五座國際規模的「肇慶國際賽車場」排進CTCC的下半年賽程內。而積極推動賽車的結果就是中國自己的車已經越做越好,2008年的自由艦賽車已經可以做出不輸給CIVIC的成績。我整理的中國「國際賽車場」概況
其實這兩天我就在看個這篇文章慢慢的沉下去,像說看看還要多久會有人上他浮上來這樣吧~與其無所目標的亂講,倒不如大家提出目前遇到的騎乘相關問題然後我們把所學的分享出來作道路實用但也要奉勸,是要給你做道路實際運用,而不是實戰喔~!好的基礎,不會讓你速度變慢,但卻可以更自信的掌控車子當你還是堅持跨過那條安全線,沒人幫的了你
Dazzles wrote:有點生疏的感覺......(恕刪) 嗯嗯,起跑的時候是一定的從中後方起跑的時候那狀況是一片混亂,原本該用120進入的第一個彎被迫降到6-70尤其當我搶到外線之後,前方的GEORGE很不可思議的,在我眼中簡直像停下來了一樣......當時雖然已經開始煞車但時速仍直逼200,所以我也只能選擇比他更晚進彎來避免追撞然後就如你所看到的,在形成集團之前只能盡量搶位置,互相卡位之下路線不可能做得太漂亮
其實我從跑狗卡比賽的時候就不喜歡在起跑圈做太攻擊性的動作....我想就算改跑摩托車也是一樣~因為起跑圈往往都是最興奮的一圈,犯錯最多也在這一圈所以一起跑就DNF....對比賽成績來講真的是超傷的~我想實際比賽的話起跑一定壓力很大,我光用想的就想尿尿了....
shinbox wrote:不過反過來看,起跑時...(恕刪) 呵呵~所以我喜歡從保守的路線找積極的位置.....不過起跑就是這樣,全場每個人都在打著如意算盤....狀況只有起跑後才知道,所以臨場反應才是關鍵....
doorfoo wrote:其實這兩天我就在看個...(恕刪) 個人目前的問題在於"身體緊繃".要身體放鬆好像很簡單,實際在跑就知道在高壓力環境下要放鬆身體實在是一件需要練習的功課.偏偏身體放不放鬆對於過彎真的是差非常的多.目前我小型彎都過的不好,都是因此之故豆腐說要集結一些分享作為道路實用.我是非常認同的.對我來說,我所學到的"賽道騎乘",要達到以下的目標o)盡力推進極限(這裡說得極限跟單圈時間並無絕對關係)o)操控盡力達到精緻o)處於極限狀態時力求穩定在路上,要體認到公路是大眾的,必須要遵守交通法規與交通道德.當然是絕對不可以在路上把車輛性能推向極限.不過,賽車技巧所要求的,操控精緻與車輛穩定,我覺得更可以幫助駕駛者騎在路上可以更安全.為什麼?因為,你只要摔了沒完賽,騎在快都是屁,一個合格的車手,一定要夠快而且要夠穩定,絕不是"快"就夠的,比賽又不是在比誰的摔車機率比較低大部分人認為的賽車就是"推向極限",可是操控精緻與車輛穩定才是整個賽車騎乘裡面的馬步跟正拳.各位大大,沒聽過"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嘛.油門開度的練習,煞車力度的掌握練習,荷重的控制練習,強迫眼球正確觀看的練習,就像是馬步跟正拳,非常的枯燥乏味,各位能想像,油門的開度練習,每個檔位都要去練一次,油門轉開多少會讓引擎轉速產生什麼變化,油門每放回去多少引擎轉速又產生什麼變化,引擎的轉速改變對後輪前輪,前後荷重,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如何用油門控制轉速區間,所有會產生的影響,該如何利用,該如何避免,該如何配合?光是油門開度的練習就要講究的那麼細緻,煞車跟荷重轉移更是不用說,像煞車大家都知道,煞車絕不是0跟1的狀態,要練習煞車手感,練習極限煞車,延遲煞車,還有煞車時身體姿勢應變,彎中煞車技巧,煞車時的荷重轉移,煞車與傾倒的關係,煞車與輪胎抓地力的關係,好多好多賽車裡要求的"油門開度細膩",可以讓用路人對於馬力輸出更加敏感,"煞車的要求",可以讓用路人對於緊急煞車,雨天煞車,閃白目煞車等可以更安全穩定,"過彎的順暢要求"以及"平順的荷重轉移",可以讓用路人對於路口轉彎的時候避免犁田的機率,"眼睛如何看賽道的技巧",可以讓用路人更加掌握路上的坑洞,阿伯,闖紅燈白目,沙堆,吃對象,減少緊急煞車的機率.所以我是覺得,精緻的油門煞車荷重路線控制,不管是在時速200還是時速50都是需要的,不管是在賽道還是市區都是很重要得功夫
所以個人也覺得要在公道上騎的好,必須在煞車以及油門上的"漸進操控"應該是第一課題....雖然在路線上也是同等順位以及重要,但是就稍微有經驗的騎士,路線可能要另外討論....總之,漸進的方式可以提高車輛安全掌控的感覺大起大落的油門跟煞車, 只會貿然的增加危險性....不知道大家同意否!?另外~leolarrel.....看完你的分享,總覺得你的觀念讓我覺得我應該認識你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狗雄所見略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