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你知道重機的煞車能力嗎??(本文僅供參考)

kenM3L wrote:
重型機車要靠煞車距離評論安全性....不公平!!!...(恕刪)

我發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安全性
而是討論性能
很多重機騎士都認為自己的愛駒有超越四輪車的性能

對,加速性能的話是,無庸置疑,隨便一台600cc重機都有至少5秒破百實力

煞車能力則是很不足
但是一般騎士有這個認知嗎??我不認為有
至少我2/1騎腳踏車在北宜公路時,旁邊呼嘯而過的重機騎士至少破百(我下坡滑行50km/h)

如果我開一台沒改的Matiz在北宜公路開100km/h以上,請問大家作何感想??
底下的回文一定是:
這鳥車煞不住吧??還是開慢點......之類的

但是這些煞車能力跟Matiz差不多的大型重機卻是這樣衝山路,然後在這邊說騎車就是要刺激......
要刺激請去封閉賽道
一般道路會有像下面影片的這些其他用路人駕駛
兩則影片
他沒看到你,然後你煞不住
也不見得閃得掉......
或是轉倒被其他用路人撞上......
是蠻刺激的啦,但是代價也超大
看到這篇很感慨
整個測試文章我只看到一個重點,K5只需2.45秒便能把速度從96km/h提升至161km/h。
2.45秒決定一切,超過一定的速度人的反應就可能來不及,想要快的時候請先測試自己的反應速度。
機器有他的限制,人也有自己的極限。
高中時期有交通部的官員來演講,他說在100km/h時發現狀況緊急煞車下,
從眼睛看到大腦反應發射訊號到手部動作,你的車輛已經前進20公尺了(不知道他講的真實性?)
這20公尺還不包括煞車系統作動的反應時間。

讓父母擔心的問題並不是機車而是子女本身安全觀念的問題。
12年前我爸也給我哥買過一台NSR,不過從他意外顱內出血(我很慶幸的我哥還健在),
另外一個一起玩的同學(騎FZR)昏迷一個月最後得失憶症,
從此我就沒有體驗這種車輛的權力(很懷念機車可以打擋的歡樂時光)。

請大家先來玩國中玩過的小遊戲,拿一把30公分的尺叫別人拿著放開看你能多少距離接住尺,
多少可以了解你的反應時間

祝大家行車平安
我比較好奇的是
如果煞車距離真的都差不多的話
那改卡鉗改碟盤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如果只是手感問題的話那改個直推不就好了嗎?
nodnod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 刪)


還是差別很大阿
重量材質轉動慣性煞車皮面積
散熱效率強度變型量....差別都很大
原廠車不可能在車上放比賽級的裝備的 太花錢也沒意義
差別是可能會在直線底衝出跑道...
ariete wrote:
國中物理有學,磨擦力是正向力乘上摩擦係數,跟面積一點關係也沒...(恕刪)

樓主的物理老師有問題喔,如果磨擦系數與面積沒關係,那輪胎做這麼大幹什麼,而且機車輪胎有圓有扁的,因為車種取向不同,休旅車種不強調競速過彎的抓地力是以舒適為主,所以輪胎設定比較扁,跑車設定為休旅車的相反,而且跑車前後輪胎觸地面積加起來,可能不到一般汽車的一顆輪胎的觸地面積。

這可以舉例的太多了,F1以前也是用光頭胎,但因為速度越來越快,所以規定輪胎加設直條紋,車手表示抓地力真的變差了,所以他們的車速也跟著降低了。而像法拉利那樣的頂級跑車為了要有更好的抓地力,就會設定寬平扁胎。
就我了解輪胎也會影響煞車性能,熱熔胎、街胎、耐磨胎都會影響煞車距離,騎重機大多都是使用一定等級的熱熔胎,但是4輪汽車大多使用者都是使用耐磨到不行的耐用胎,以大多使用者其況來看我不認為重機煞車會比較差,但假如都是玩車玩家換好胎有技術而言2輪的確煞車不如4輪。
有大大提到阿魯是加速很快的M車,M車開到160km/h重踩煞車...很穩的5秒內不飄移停下來...連玩遊戲都不可能了...
MARS馬爾斯 wrote:
樓主的物理老師有問題喔,如果磨擦系數與面積沒關係,那輪胎做這麼大幹什麼...(恕刪)

輪胎的寬度其實是為了應付過彎,因為輪胎是彈性體,會變型
會變型又如何??
簡單的輪胎力學
我也是看網路的啦,這是就四輪車來說,不過兩輪車轉彎也有側向力


當你一邊過彎一邊前進時,輪胎因為橫向受力而產生變型,
但是還是在往前滾動,但是會因為變型的關係,往"合力"的方向滾
所以他的滾動路線會變成沿著"path of rolling tire"的線跑
所以在下一頁

他就有寫到,當你覺得換寬胎抓地力變好時,其實是因為他變形量減少了,
在承受一樣的側向力時,寬胎變形量少,所以感覺抓地力變好
因為你的路線偏移量比較小,所以你覺得抓地力變好了

同理套在F1的光頭胎跟直條紋胎,就很合理了
光頭胎比較不易變型,直條紋胎受側向力胎紋會倒過來,所以感覺抓地力變差了

上面講的蠻抽象的,如果就這邊來看重機抓地力是否較差
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可以看啦
阿魯0-96km/h花了3.18秒,假設不考慮空氣阻力跟換檔,他的平均加速度是0.85g左右
這樣很強嗎??超強,因為速度越快阻力越大,越難保持超高加速度
加速時,推力=空氣阻力+機械阻力+重量*加速度
減速時,重量*減速度=煞車力+機械阻力+空氣阻力
推力相當於動力經由輪胎傳達到地面之後產生的,相當於代表驅動輪抓地力
而他光是一顆胎提供的抓地力就可以讓他起步有0.85g的加速度(至少,因為空氣阻力會越來越大)
那煞車時靠著前後兩顆胎的抓地力、空氣阻力、機械阻力也只不過提供0.78~0.93g(160km/h-0,,空氣阻力大)
況且一般後輪驅動的超跑起步瞬間都只有0.8g左右,阿魯卻是平均0.85g
這甚至可以說阿魯的原廠胎比四輪的超跑抓地力還要好

好啦,有人會說這是後輪......前輪比較細抓地力比較差
要這樣說我也沒轍了

superlaah wrote:
看到這篇很感慨
整個...高中時期有交通部的官員來演講,他說在100km/h時發現狀況緊急煞車下,
從眼睛看到大腦反應發射訊號到手部動作,你的車輛已經前進20公尺了(不知道他講的真實性?)
(恕刪)



時速100km/h 相當於100000m/3600/s=27.8m/s
以2X年紀實做測試, 從發現事故到判斷煞車, 到手部做出動作, 我自己最快要0.3秒,
這可以從網路上找到相關測試小程式
用落尺做這實驗反應會更快, 因為我早就知道尺會掉下, 而且我只需要盯著尺就可以
但是如果加上判斷需要緊急煞車, 通常還會再遲疑個0.X秒, 湊一湊差不多就是20公尺
開車的話需要更多, 神經訊號再傳到腳底做出急踩動作還要再多花0.1秒
(運動神經元的傳導速度大概是100m/s)
所以開車騎車不保持安全距離的人真的是在玩命
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無關
我原本也認為摩擦力與接觸面積有關
但是上面的連結內容有簡單說明
不過不清楚對錯就是了
請物理高手上來解答一下吧

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當然有關

要不然煞車卡鉗位蛇摸要加大 ?

公路車和登山車的胎紋尺寸位蛇摸差這多?

我還以為這是很簡單的問題說



'
a b c d e f g .........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