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蘇花改】長短不是禁止的藉口,淺談 18.2 公里的隧道騎車經驗


RICK wrote:
最近蘇花改鬧得沸沸...(恕刪)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不知道大家走雪山隧道時,有沒有注意到隧道口都會停兩台救援的摩托車。然後跟我說騎車會ooxx⋯⋯⋯⋯
騎士的素質要提高才能進長隧道?那汽車駕駛的素質怎麼不一起考量?
長隧道空氣不佳?敞篷車或冷氣故障的汽車就沒事?一句國情不同,給了政府官員更多怠惰的空間。

南澳 wrote:
...(恕刪)
我只能說.這個國家的公務人員體系真的沒救了..
他們的思維大概是...肉包鐵的機車被落石砸到還有生還機會.進到隧道則是穩死無疑....
再者.限速60.又有車距限制.這下雪隧有後繼者了....


非常同意。
蘇花改的目的不就是要解決蘇花公路容易落石坍方出人命的問題嗎?現在這樣搞根本就失去當初造路的意義。
先不論到底在隧道裡騎機車會不會窒息,就當他真的會窒息好了,政府不是想辦法做出不會窒息的隧道,反而是禁止會窒息的車種進入,然後要他們去走危險的蘇花公路?前幾年不是還有遊覽車整台被坍方土石流推落懸崖,掉進海裡,受難者還被海浪捲走,連遺體都找不到!?到底要死多少人才會甘願?這麼無能的政府,把我繳的稅金還來!!
蘇花改就是五楊段工程的延續
道路橋梁規格跟五楊段一樣(不信自己仔細看)
禁摩是假
等ETC裝好開始收錢是真。。。。。。
沒辦法,這個沒LP的政腐,是超過一半的人民選出來的,套句人家講過的話:啊我就選上了,不然你是要怎樣?
加上迂腐的文官晉用遴選制度,上來當頭的有LP的很快就絕跡了,會扶LP的才能青雲直上,誰管這些P民想啥,反正我考試過了,上任了,你想怎樣?當頭的事務官又不是靠選票,誰鳥你?

P民們只能LP捏著,還能怎樣?下次選舉,不要再為意識形態亂選,把該換的換掉,只能靠這招自救了。
Robert5889 wrote:
沒辦法,這個沒LP...(恕刪)


最大的問題不在誰選出來的
是交通部那些老頑固


另外只要是數十年以上國家發展計畫
真的不大須要考慮環評規定


高速道路繞過有環評的地區,也不是多困難的問題
只是會多花建設費用


高海拔的高速公路,世界上也很多

RICK wrote:
最近蘇花改鬧得沸沸...(恕刪)



台灣先禁國家無誤,管你三小隧道,重點棺猿四輪能走就好,其他族群根本是坨屎

RICK wrote:
最近蘇花改鬧得沸沸...(恕刪)


我有疑問。

一、文中提到"所以對於這樣長的地下隧道,日本在設計時也有考量到針對汽機車使用要如何更安全更舒適,每一百公尺就有的隧道監視系統、每 350 公尺就有逃生出口,隧道頂部更可承受攝氏 1200 度的耐熱材質,以及能夠淨化內部懸浮微粒達 80% 的過濾設備,通氣系統高於地面 45 公尺,讓廢氣能夠增高排放位置散去,種種設計都是為人民安全而生。"

請問蘇花改有以上設施嗎?尤其換氣設備,還有有無考量到汽機公同使用的設計?如果沒有,卻因為民意要開而開,出問題誰負責?

二、無論汽車機車,"良好的駕駛心態"是最終的關鍵,究竟是在普遍用路人都沒有"良好的駕駛心態"、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開放路權而增加風險;還是要等普遍用路人都已具備"良好的駕駛心態"時候,再來談汽機車路權問題?而這些吵糖吃的人們,真正對"良好的駕駛心態"做了什麼具體建設?在沒有任何心態的進步下談開放,豈有可能?

台灣人常常說要和先進國家看齊,但身為台灣人都知道我們人文素質還差的遠(尤其本文拿來比較的日本),重點是你做了什麼,而不是把問題拋出來給別人,喊一喊就變成先進國家了。

三、要講分化用路族群,如果開放機車,照理應該白牌以上都可才對吧?另外大車為何也不開放呢?如果我是花東民眾,我反而希望大車都走蘇花改,對花東經濟效率才有幫助。
既然是以安全為考量的道路,是要替代原蘇花路段,憑什麼不能讓小客車以外的用路人選擇更安全的道路?台灣機車路權不解嚴跟不做好駕駛人教育,交通不會有好的一天。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