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如果機車紅綠燈停等要熄火那紅黃牌呢


vicence wrote:
不能同意再多~
大家一起減少排放,空氣就會好

我騎車時,只要紅綠燈超過60秒就會關引擎
畢竟重機排氣量大,容易影響到他人

這政策從2輪開始是正面的,2輪族群也能得到好處
減少吸廢氣,減少炎炎夏日車子溫度過高,節能減碳

記得這政策在4輪推了一陣子,成效不彰
如上網兄講的
大部分人無法忍受夏天在密閉車室裡關閉冷氣一分鐘
更何況在壅擠的公車裡,能做得到嗎?


要做就大家一起做

四輪大爺高高在上言論令人不削
自己做不到
還一直嘴機車自私自利 沒教養混淆紅燈熄火
這就跟說重機不愛遵守交通規則
所以不准上高速公路一樣
四輪違規反而更嚴重


環保署澄清無強制要求機車紅燈停等熄火

提供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保處
環保署澄清,在紅綠燈停等區機車騎士暴露於車輛排氣污染風險最高,基於保護機車騎士健康,研擬挑選直轄市特定路口(紅燈秒數達100秒)於上下班尖峰時段,試辦宣傳機車騎士在安全無虞之情形下停等紅燈熄火,並監測空氣品質差異,蒐集各界意見,以評估可行性及效益。如可行才會擴大推動,並無強制要求機車紅燈停等熄火。

環保署指出,國內機車使用密度每平方公里高達350輛以上且主要集中於都會區,車輛怠速排放污染較行駛高達數倍,都會區紅綠燈等停區是車輛密集怠速的地方,依研究顯示在交通擁擠的機車停等區,如果機車怠速污染一氧化碳(CO)值為3%,30秒內該停等區的CO濃度會累積達400ppm;如果機車騎士正對著前方機車的排氣管,在10秒內即會感受到750ppm的CO濃度,且怠速時間越久污染更是倍數暴增。

環保署表示, 管制空氣污染係多管齊下絕無偏廢, 各污染源包含固定逸散及移動源均予管制;車輛同理汽車機車柴油車均予管制。為減少機車紅燈停等污染排放, 積極推動機車停等無污染排放, 已於機車第六期(106年實施)及第七期(110年實施)排放標準, 要求全年新車國內銷售量達一萬輛以上之製造廠或進口商, 當年度生產或進口怠速熄火(idle-stop)功能機車或複合動力電動機車或電動機車之車型數量, 須達該廠商當年度機車內銷總引擎族數量之20%以上及50%以上。目前國內已有光陽、三陽、台灣山葉及摩特動力等機車製造廠生產怠速熄火(idle-stop)功能機車, 及多款電動機車供民眾選購。

環保署呼籲,所有車主均應儘可能減少車輛排氣污染,改善空氣品質以維護國人健康。

--------------


對機車族明明有好處的事,機車族應該首先響應,主動推廣。

breakryu wrote:
要做就大家一起做四...(恕刪)


常常看到父母指正小孩,小孩就頂嘴說:「那他誰誰誰還不是一樣?為什麼#$Q)#$@^....」

我管小孩的理念是
我做得到,才要求他做,
而不是我做不到,卻要求他做。
己身不正,何以正人。

我尊重你的發言
但是我不認同你動不動就說機車族沒教養 自私自利...

對的事
要做就大家一起做
我有四輪 紅牌 白牌
如果紅燈熄火這是大家認為的共識
不管我使用啥車種我都會熄火
而不是
機車熄火就好,
汽車繼續排廢氣!!!

要不是炒得沸沸揚揚
環保署會縮手嗎???
breakryu wrote:
我管小孩的理念是我...(恕刪)


假設紅燈亮起
我停在你身邊
我熄火了

你呢?

因為後面汽車沒熄火,所以你不熄?


對的事,不用等到別人逼你作才作。

以後就會看到50公尺外,一堆機車慢慢的划進停等區,重考一次直線平衡。政府有必要這樣整人嗎?
引個言就莫名其妙被刪了

不知為何01總是充斥著"他可以,我為何不行"的思考模式
也許是過於年輕化吧

汽機車熄不熄火,對於有空調的4輪根本沒差
施行後受益的反而是2輪,從自身做起有何不好呢?
這樣不是可以更大聲要求4輪比照呢..

況且這政策宣導意義較大
交警不可能抓這玩意
負責的環保署也沒有這麼多人力
但大家養成習慣或風氣多少對改善空氣品質有幫助

法律沒規定,誰就沒義務,

你有比較高的環保觀念,你要熄火,請自便,

別想強灌輸給別人,

那我也可以說,

你那麼愛環保,那麼怕吸廢氣,怎麼不去搭公車、捷運!
刷牙是對的
我自然會要求我兒子做
我又不住海邊
你兒子刷不刷牙乾我屁事

既然是利人又利己的事,
又認為自己道德最高尚,
怎麼不把自己開車等紅燈熄火的行為拿出來宣導呢!


開車20年除了車子有停車熄火裝置外
還沒看過汽車族愛地球等紅燈主動為了熄火
機車倒是不少,
哪一個族群道德比較高尚,
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我沒有說等紅燈熄火是錯的,
做到再來說嘴自己高尚。
不要整天在那邊宣導汽車族紅燈排廢氣沒關係,
然後說不熄火反正受害的是機車族,
最後再補一刀機車族不熄火是自私自利!
多讀點書

打破偏見---揭露機車遠比公車捷運環保的真相

在長期政府愚民教育以及一些頭腦不清楚的人推波助瀾下,很多人都以為騎機車廢氣污染嚴重,搭捷運節能減碳是再普通不過的常識。 但愛因斯坦, 這位不斷自我反省的偉大科學家及哲人就曾說 『 常識 就是一個人到十八歲為止所累積的各種偏見 』 。

數十年前,早期二行程機車的確是環保殺手,機油混合汽油不完全燃燒造成刺鼻又誇張的煙霧。但隨著二十年前開始的一期環保,到 04 年四期, 08 年五期環保, 機車一公升汽油可跑超過 60 公里,電子噴射供油和汽車原理相同,雖然碳氫 、 氮氧化物仍無法達到汽車排放標準,但已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法規,機車拖著壯觀白色煙霧的景況早已不復見,相信現在十八歲以下的年青人,應該不可能還有這種記憶和印象的。

若此,一個人超過十八歲還以為機車污染比較嚴重是常識,就好十八年以前的宿便仍然推積在腸子裡。其對身體的損害不言可喻,更嚴重影響了腦部功能。

為了清除這種偏見的宿便, 以下會提出一些証據和統計,不需要玩文字遊戲, 無論怎麼比,不管 『 常識 』 或數字,就算再怎麼偏坦公車和捷運,公車和捷運造成的污染都遠比機車大多了,只不過捷運藉由發電廠把廢氣從市區改排到郊區,眼不見為淨罷了。

很多人確是對捷運用電,捷運站內的冷氣,數不清的電扶梯視若無睹,這些巨大的消耗都是有效率的嗎 ? 更別說興建其間的耗能及成本,但這些資訊都被政府和捷運局,還有被利用的環保人士有意無意的掩蓋起來,而滿街只要非交通巔峰期間就沒人,政府不補助就活不下去的公車,難到會比機車更環保更有效率 ? 其實很多現象只要睜開眼睛看,靠 『 常識 』 就可以明白的。

台北捷運是台灣運量最大,也是目前比較成功的捷運,根據其每年年報,讀者可由捷運局網站下載,在這裡為文章易讀性,予以簡化,大致其每日載運量約 130 萬人次, 平均每人次搭乘 8 公里,電費每年 10 億元,經過簡單計算,每人搭一次捷運耗電 1 度,相當於一千瓦的電器使用一個小時。 而台灣興建大批火力發電場, 平均一度電排碳 0.638 公斤,相當於一公里 0.08 公斤,這與台北捷運局節能簡報 『 從 06 年服務 3.8 億人次的每人次 0.709kg ,到 08 年 4.5 億人次的每人次 0.647kg 』 基本上是一致的 ,甚至有些低估。至於有些碳足跡網站聲稱搭捷運一公里排碳 0.032 公斤 ,不知其何所從來 。

環保署二氧化碳減量資訊站裏,騎機車一公里排碳為 0.055kg ,以 一公升汽油排碳 2.24 公斤來看 ,環保署以機車一公升跑 40.7 公里為計算標準,堪稱合理 , 在此則用更保守嚴謹的算法以示公正 。雖然 五期環保機車一公升可跑 60 公里以上, 1 公里只排 0.037 公斤 。但因為政府持續惡化機車騎乘環境 ,機車被堵在車陣,又故意用平面道路連續紅燈,待轉等小人步數整機車,造成機車每公升可能實際只跑 35 公里,即使如此,每公里排碳 0.064 公斤, 8 公里排碳 0.51 公斤 。 顯然比捷運節能減碳 ,尤其可知只要使機車暢其流,不但解決人民每日通勤之苦,更是最有效的環保政策 。比之政府正在研擬的強制機車等紅燈怠速時熄火 ,捨本逐末,其真是荒謬可悲到了極點 。

再者 ,機車可以坐兩人,根據交通部 94 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機車平均乘載 1.35 人,故機車每公里排碳 0.064 公斤再除 1.35 等於 0.047 公斤,比照搭乘捷運每公里人均碳排,機車 僅為捷運的 59 % ,若引用環保署機車每公里排碳數據 0.055 除以 1.35, 則機車每人每公里排碳 0.04 公斤 , 僅為捷運 50% 。

再往下深入 ,捷運公車雙向轉乘率約 36% 。至少 3 成交通需捷運加公車還未必能到達目的地。 根據環品會之前公佈的數據,搭公車一公里會排碳 0.08 公斤 ,跟捷運幾乎一樣 。 為確定其數據可靠,有關台北市聯營公車營運效率可自台北市交通局網站下載 , 97 年共耗柴油 1.14 億公升,載客 6.53 億人次,平均每人次耗柴油 0.174 公升,按照柴油每公升排碳 2.7 公斤算,北市公車平均每人次排碳 0.47 公斤,但因目前公車票價為分段計算,人均搭乘公里數未知,但按照目前捷運為主公車為輔的情況,公車人均搭乘公里應較捷運為短,若人均搭乘距離為 5.88 公里,環品會公佈的數據 0.08 公斤應屬可信 。

捷運和公車皆比機車污染嚴重 ,加上效率低落,咫尺之地,常需轉搭公車捷運加走路,不但繞路浪費能源,等車轉車走路浪費時間,最後更可能還要搭計程車才能到達目的地,既沒效率又 不環保。若公車捷運為必要之惡 , 無法避免 ,也不應自己冠上環保節能的光環,反把機車拿來當墊背的踩 。台北縣市已是全臺灣公車捷運最發達的地區 , 尚且如此 , 其它縣市就更不用說了。

然而光從營運造成的環境成本分析 ,尚無法概括捷運九牛污染之一毛,台北捷運造價一公里四 , 五十億元,平均開挖深度 30 公尺,相當於挑高三米之 10 層樓高,比挖井還要深好幾倍,造成大量地下水流失,又沒有回注水於地下層,台北地區地層下陷幾達亡國滅種的地步,日前政府宣示不再建造地下化高運量捷運,地層下陷就是其中重要原因,而建造期間的碳排和廢棄物污染,更是天文數字,無法估算 。

捷運其實是一百多年前的落伍技術 ,原本簡單的軌道運輸,放上蒸汽機就是火車,跑快一點就是高鐵,台鐵經營的叫電聯車,馬特拉、龐巴迪做的就叫捷運,台灣失業人口居高不下,拿台鐵的電聯車當捷運,既不會當在半空中,也不會被外國廠商當凱子削,還可增加就業人口 。 文湖線土木綁機電,機電居然占了 55% ,大幅墊高興建成本,問題一堆,完全不合理也沒必要 。

捷運之所以被神化 ,就是在寸土寸金的市區精華創造了很多新的空間 。 這些用黃金打造的寬廣空間加上宜人的空調,就是捷運另人讚嘆的本質 。捷運平均速度每小時 35 公里 ,相當於百米 10.3 秒,比人類短跑選手還慢,那裡有什麼神奇, 若將這些捷運軌道改以公車營運 ,也一樣可以達到快速運輸的功能,國外就有所謂 BRT(Bus Rapid Transportation) 就是把公車專用道高架或地下化,不用等紅燈,拉長站距,自然節省時間,如此而已 。

政府長時間盡其所能汙衊機車 ,卻又推廣腳踏車,而電動腳踏車和電動機車又有何不同 ? 為何機車停車就是外部成本轉嫁社會,腳踏車是可以摺起來收到口袋嗎 ? 路邊為腳踏車設的不鏽鋼架,不是須要更多社會成本嗎 ? 每次道路有人騎腳踏車大家就得跟在後面磨 。 交通阻塞的癥結在道路面積不足,腳踏車雖然體積小,但徒然增加數倍道路使用時間,只會造成交通更加擁擠,怎麼可能拿來通勤呢 ? 若真日後腳踏車增多,則安全帽,置物箱,前後車燈煞車燈,避震器,動力也必不可少,那不就是機車嗎 ? 政府雖然專長是空轉,也不用拿民怨第一名的交通通勤來開玩笑 。

現在機車 5 期標準已非常環保,而電動機車,氫氣機車也已實用化,機車污染只會越來越少,等到機車沒污染,政府打算如同推廣腳踏車一樣推廣機車嗎 ? 機車的行照不就是機器腳踏車嗎 ? 而捷運隨著網狀線增加,總乘坐人口雖然會增加,但分散人潮後勢必無法保持幹線的高承載率,這是公車捷運的兩難,天生的限制 。更有可能會淪於炒房地產的工具 ,這在很多國家皆有例可循,目前台灣各地三捷六軌全台瘋捷運,又是一個政府代頭的標準蛋塔鬧劇 。

大陸廣州東莞禁摩後 ,汽車銷售大增 40% , 21% 騎機車者考慮買汽車 。 台北市交通局長羅孝賢其 『 台北縣機車禁止進入台北市 』 的心願已經在很多大陸城市實現了,台灣同胞去大陸當觀光客覺得市容好棒好整齊,又那知其中上班通勤人口的苦難 。而諸多禁摩副作用一一浮現 ,可笑的是中共也禁電動腳踏車,可是禁不住反彈又開放了 。

機車不但比汽車節能許多,更比公車捷運環保有效率,政府若願意如同推廣腳踏車般推廣機車,則機車兼具大眾運輸及私人運輸的優點可充分發揮,既節制了個人資源的使用,又滿足最佳化個人交通需求,是最理想的通勤運輸方式 。

出處: 打破偏見---揭露機車遠比公車捷運環保的真相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4115773#ixzz3x5Foaf00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