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蘇花遊………蘇花改路權.......

蘇花很漂亮毫無疑問,她也是我心中最漂亮的公路.
蘇花改完工後,原蘇花許多臨海路段,會因為銳減的車潮變的親近好馳乘.
原來的蘇花我還是喜歡騎乘,享受風和觀山海.
不過我還是想有合理的道路使用權.
偶爾在蘇花改的路段,山林海和隧道交替中,感受光與暗.

最後-蘇花最危險的是遇到對向盲彎超車和落石(特別是下雨多天後,豪雨&地震)
在蘇花改路段,不當天候中落石的因素會大大降低(對向盲彎超車就更不用提了)

mayma wrote:
機慢車有含大型重機嗎?
還有那3公里以上隧道又是那邊出來的法規法條啊?

已經有強調是250cc以上的大型重機了...

本想蘇澳到東澳的改善路段,應該是最早完工和通車的.
這路段的三個隧道加起來才約3.8公里,安全性應該比較沒爭議.
那可否讓想走在這條的先試行看看,讓騎車的能一路到南澳.
就因為其中的東澳隧道約3.3公里,
讓我今天知道,超過3公里的隧道叫做甲級隧道.
超過3000公尺的隧道要審慎評估.
為什麼--為什麼是3000.......不是3400..




隧道內當然可以騎機車阿(我同學們在裡面打隧道是假的喔),但....,機車禁止進入我也反對,一定會在隧道內超車(在裡面又不是在賺錢,悶熱不想呆太久)....

外圍是落石比較多~風景空氣超棒。
yangefon wrote:
前幾天和朋友跑了趟蘇...(恕刪)

yangefon wrote:
有這一段回覆,應該還有努力成功的一天.
畢竟當初是打著改善蘇花公路的工程,讓東部人有條安全回家的路.

那個只是打官腔。
蘇花改的確是為了改善行車安全而興建,但不包含機車使用者。

mayma wrote:
還有那3公里以上隧道又是那邊出來的法規法條啊?

交通部自己修的啊,他要改成1km你也沒辦法阻止。

小YULI wrote:
有人說長隧道內空氣、...(恕刪)
但問題來了!政府不讓我們有選擇的機會!政府無法提出科學數據或國外案例,就直接封死各式機車(含紅黃牌)的路權。

政府想提也提不出來,因為這些限制都是交通部官員自己幻想出來的問題。
世界上超過3km、5km甚至10km的隧道比比皆是,都沒有禁止機車通行。
只有中華民國的交通部認為機車走長隧道會有問題。而且長隧道的標準越來越低。
這就怪了?難道西方人不呼吸,不怕熱?不要說西方人。日本也沒這問題。
難道只有台灣人要呼吸會怕熱嘛?
改天交通部自己修正成1km都不奇怪。
禁止所有排氣量機車阿 原本想說住花蓮買台nkita可以上蘇花改說

公路總局理由實在是不足說服人拉 空氣品質難道汽車不要

沿途卡車多 騎重機比較擔心突發狀況 卡車上東西掉下來而砸重 其他我覺得與汽車無兩樣

當初蘇花改會吵要蓋 運菜車 遊覽車 大卡車 等商用貨車上下游之產業在爭取 就是企業主拉

今天開放500cc重型機車給你們上路 也不適為了做生意 就大家共體時艱 不要耽誤別人做生意的路況

我想政府想法應該不太會變拉

至於原本蘇花 我認為對於騎黃牌紅牌上路的路況不太樂觀

因為蘇花改完工後 勢必趕通車的情況會較無效率 所以原本一天搶修完畢 可能一星期還在施工

畢竟原本蘇花已經變成輔助道路

唯一解決辦法就是 遇緊急狀況 暫時開放隧道讓重機入內






直接就把機車打成 "機慢車"

請問隨便台600 1000的上去,有幾台汽車加速比它快的?
本文所載資料僅供玩笑,並無影射任何人,事,物之用義。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dxchen wrote:
直接就把機車打成 "機慢車"
請問隨便台600 1000的上去,有幾台汽車加速比它快的?



飯桶部官員會跳針說:機車騎那麼快要幹嗎?
紅眼魔人也會跳針說:騎車騎那麼快想死嗎?
四輪魔人跟著跳針說:機車上快速公(道)路一定會自摔!!

以上三類人員從不就事論事的
只會用偏見來回答問題
根本就是打壓二輪族
有安全的蘇花改道路不讓機車走
反而要機車去走舊蘇花?
對~~沒錯,舊蘇花風景的確漂亮,但這是對騎機車去觀光的人而言
試問,當地居民的權益在哪?
只有機車、又要去花蓮、也不想看舊蘇花風景的人權益在哪?

再者
一些管制車輛也不能走蘇花改,只能走舊蘇花
機車也規定只能走舊蘇花
所以把機車跟那些『超長、超寬、超重、超高、載運危險物品車輛』的管制車放在舊蘇花一同行駛
是對機車族比較安全?
應該是對其他客貨車輛比較安全吧(尤其是自小客、遊覽客運業..等)

想想看
現在舊蘇花的一些隧道內道路品質、空氣品質有多糟
隧道內的路面寬度也很狹窄
機車騎進去,前面有大型車,速度比機車要慢,但也沒辦法在隧道內超車,只能乖乖跟在後面
這時候有多痛苦,相信有經驗的一定知道

反過來看,機車進隧道後,後方來一輛大型車速度較快,不一會就到機車後方,可這大車駕駛趕時間想超機車而按喇叭是要機車閃邊一點,但對向車道一直有來車,大型車也無機會超車
可是機車已經閃很邊了,旁邊已經是隧道水泥牆,路面又有一些碎砂石、爛泥,大型車愈貼愈近,大型車的引擎聲在隧道裡更是大聲地隆隆作響,你是機車騎士,作何感想?

剛好對向沒車了,大車有機會要超越機車,加足馬力跨過雙黃線(大約是隧道正中央),從機車左側加速超越過去,這時對機車騎士而言,幾乎等於是一台超長的坦克車從旁邊約1公尺距離呼嘯而過,通過機車旁邊時不但是引擎超大聲轟隆隆地、還帶有一些車體的震動,這樣對機車而言安全嗎?


考量長隧道空氣品質、噪音、溫度及運具速差等對機慢車使用者仍有其行車安全顧慮及管理風險
現在舊蘇花的各個隧道空氣品質、噪音會比蘇花改來的好?
運具速差會對機慢車有安全顧慮? 怎麼還是認為機車速度很慢啊! 對,小50綿羊的確不快,但要跑到時速50、60,也不是難事,況且,台灣機車有8成是125cc,時速60是家常便飯,80~90也是輕輕鬆鬆,那250以上重機呢,時速100根本是小菜一碟。

看看蘇花改的道路設計
標準:
一般省道雙車道標準,設計速率每小時40-60公里。
部份路段為封閉式快速道路,禁止輕慢車行駛,設計速率每小時60-80公里。

小汽車、大客車及非管制之貨車速度40~60行駛,沒有運具速差安全問題
機車走這速度,就有運具速差安全問題?
說穿了,就是用鐵包肉、肉包鐵心態再看啦!


隧道於空間及視野具封閉性,救災條件亦較一般路段不良,對機慢車駕駛者產生較大之壓迫性
現有舊蘇花的隧道更窄、路況更差,土塵煙霧瀰漫,對機車就不會產生較大之壓迫性??


故營運初期除天候不佳或既有蘇花公路中斷時,於配合特殊交通管制策略下提供機慢車通行外,常時並未開放機慢車(含所有排氣量機車)通行,
天後不佳時~有幾個機車族還會沒事騎機車出門,更別說是騎舊蘇花、或蘇花改?
既有蘇花公路中斷時,於配合特殊交通管制策略下提供機慢車通行外~是怎樣的特殊交通管制策略?四輪車先走?機車先走? 還是一起走?


未來可否開放,則需視大貨車通車後隧道內車流運轉狀況、交通違規、事故統計檢討、隧道溫度、溫室氣體排放等因素再行綜合評估考量。
所以開不開放讓機車走,還要看這些大貨車在隧道內的表現、違規、事故統計等表現好或不好才能決定?真是替機車族安全做最嚴格的把關呀!
現在才知道,真是笨,原來呀~~過去就是因為四輪汽車、大貨車等的表現很不好,常造成機車騎士的意外與傷亡,所以一般道路就是把機車跟四輪車分開來走(內側汽車、外側機車),是對機車族最安全的辦法
卻不是去要求汽車遵守交通規則....台灣政府官員真是聰明。

隧道溫度、溫室氣體排放不是應該在設計與施工時,就必須考量好的嗎?符合設計規範就可通車,對機車安全有何關連?
不達標準,當然就不能通車,且要立刻改善不是?改好才通車呀~這又關機車行使安全有何關連
難道隧道溫度、溫室氣體排放設計時就沒考量人體暴露的危險因素?
那很多破舊車、貨車沒冷氣,都是開著窗開車的,不會有問題?
耍帥的敞篷車就是要打開篷開車,不會有問題?


Henry0320 wrote:
根本就是打壓二輪族有...(恕刪)



飯桶部本來就是用幻想的方式做政策規劃的呀...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