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配備有ABS的進口重車;車價可能再跳一級

good job!

but 自恃甚高的TW 政府根本不鳥WTO..........

sundayfone wrote:
大家寫信到wto抗議...(恕刪)
開店就是要賺錢,價格再怎麼不合理,還是要有消費者上門消費才會賺錢,有錢買的起還是會買,這是商業行為,怪政府也沒用,今天為了提高重機市佔率,而毀了國內機車的產業鍊,這只會增加失業率而已,失業率提升後,所影響的通貨緊縮層面會更大,買重機的人會更少,必竟肚子是敵不過車子的,抱怨新車價貴就往2手市場找喜歡的車來騎,新車就留給那些有閒錢的消費者去買吧.
JamesWK wrote:
開店就是要賺錢,價格...(恕刪)


講得很實在...

台灣窮的窮 有錢的有錢

層次落差已經很大了

買得起的還是買得起

JamesWK wrote:
開店就是要賺錢,價格...(恕刪)


難得看到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討論

不過保護主義似乎不是好經濟政策

Luke Chen wrote:
最大的問題是驗車是逐...(恕刪)


不對喔,驗車方式是車商自行決定的,臺灣的車商大部份是選擇逐批驗車,選擇逐批驗車的好處是費用低、驗車時間短(車子可以比較快上市販賣,且也比較容易驗過,原因是排汙部分不用乘上劣化系數,只要新車符合五期排汙就可以了),但缺點是萬一這款車賣的太好了,車商還想要在進一批時,就要在花一次錢驗車,而且還有一年200台的限制,也就是說超過200台時,車商就不能逐批驗車了,必須進行較嚴格的測試,以取得年度販買許可,取得後就不會管你一年要進幾批車,要賣幾台車了。

因為臺灣的重車銷量小,所以車商用逐批驗車的方式會比較划算,而並不是硬性規定要用逐批驗車的方式。

像臺灣賣的最好的kawasaki(最高紀錄年度銷量破千台,目前也是臺灣重車的年度銷售紀錄,所以應該有不少機種年度賣出200台以上),代理商應該就是用取得年度販買許可的方式來賣車(會這樣覺得是因為kawasaki的年度新車上市的時間和其他貿易商引進的新車比都會較晚上市,猜測因該是驗車流程比較多且嚴格的關係),就算換年度後,只要原廠不要改款(原廠機種代號沒有變更),代理商應該只要進行新年度販賣許可就可以在新的年度再賣這台車了。
kuruma0810 wrote:
說到這個.....台...(恕刪)


維納斯250的引擎應該沒辦法裝在酷龍上吧,這顆是V型雙缸的引擎啊,光看維納斯和酷龍的車架就知道不行了,除非酷龍改車架,但又回歸到市場面了,臺灣檔車的市場不夠大,應該不太可能為了一年賣不到1萬台的市場去開發新檔車。
JamesWK wrote:
抱怨新車價貴就往2手市場找喜歡的車來騎,新車就留給那些有閒錢的消費者去買吧....(恕刪)


哀對阿 有閒錢的照樣搶著下定新車 不用怕市場萎縮...
那若是像chopper那種純美式嬉皮車, 一年TW可能賣不到10台..... 該用哪種驗車方式比較划算?

magicians wrote:
不對喔,驗車方式是車...(恕刪)
genuine wrote:
打壓進口車,政府可說是不遺餘力


我心淌血阿

讓台灣國產 閉門造車就飽了

JamesWK wrote:
而毀了國內機車的產業鍊,這只會增加失業率而已(恕刪)


產業鍊沒那麼脆弱吧,國內的機車廠不要再造引擎和整車了嘛,有夠濫,做做零件就好,看看人家在台灣光是做汽車零件出口的老闆就開法拉利和藍寶了啦,大家騎進口知名大品牌的車,用國產零件,不就是美事一件嘛!!就像汽車一樣,人家開得多爽啊,機車迷只是吞口水的份XD我要騎進口的150/250啦,ooxx.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