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螞蟻 wrote:
嫌行李箱麻煩 帶老婆...(恕刪)
有趣
其實什麼都是習慣成美學,或者取得平衡點。
有些人都認為原廠欠改(不單機能),卻又想說原廠美學。
我發現我的每台車都會想裝軟殼箱或邊箱,除了哈雷硬殼邊箱,連有靠背都礙事,會踢到,但喜歡尾鰭沒辦法。不過都可以快速拆卸不用。
剩下長途旅行至少小包,仿仿賽背數十公升背包後改小包後座包,必要再10L小背包,平時通勤又買更小的三角包,至少放雨衣和保溫杯飲料瓶之類。
上週看到BMW拿鐵騎士背包包,是說現在機車背包都那麼醜嗎?是要去溯溪?那麼醜也敢當機車背包在賣?
我是自由派,也不想帶一些累贅的東西,背背包騎車才是累贅,騎個車背背包和裝箱都是妥協的結果,假日騎士或短程騎士,什麼都可以不用帶。想純粹就......脫光光裸奔?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不過行醫者兩用包媲美公版大包容量,有點大,不適合油箱,我本來要幫他設計成油箱可以用,但太大了。公版的磁吸包或後包大小比較剛好,夏季與前後的春秋長途環島不是問題(輕量化帳篷睡袋睡墊都塞的進去),冬天衣物多比較不夠。
另外有的油箱吸不住。
我唯一裝過大漢堡,是買大羊送貨架和快扣漢堡,但我之前環島也沒裝上去。
只是訂了兩個磁吸後座包,有點被蝦皮賣家呼嚨,報關一樣一千三百多元,來了兩片不到八十元貼紙,封面寫600元,每一方都錯誤,已經到達詐騙階級。還好第三方,全部退貨!




雙包

三包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在雞友群裡,我是實用派,懶得背東西算特例
平日後箱長駐、多日機旅就三箱出遊

2019 7、8月當時GIVI義大利原廠網站用車型旅箱建議才購置這三箱系統
由於國內屬稀有車種,代理沒進貨,後貨架、側架只能自行從國外網站購置
旅箱國內購買就相對平價
2022後網站車型旅箱建議只剩後箱系統...
後貨價標載重限定6公斤,可是旅箱DLM 46(後)、DLM 30(後、側皆可)都標載重10公斤。
由於經常超載,三年前GIVI SR8201就因為應力斷過(紅圈處)
20200123去台北文華焊接強化過
後期的SR8201原廠也強化過(強化版長度、厚度都只有我強化的不到1/2)
可是鋼管厚度的感覺還是很薄

不過,在4/12 完騎197縣道,那個破碎路段又讓超載的後貨架因為應力又斷了(上圖綠圈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