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很多在說中柱比較穩的XD先講結論,以重機日常使用條件來說,側柱+入檔比較穩喔。先來看張圖(地平、單獨一格停車格不影響他人)主要看橘色部分,就是加入重心後,最後平衡結果。看出來了嗎?一個是平面,一個是立體。側柱+入檔弱點:強大且重心高的向右力量、向左過度傾斜時,也會擔心向左的力量。中柱弱點:只要碰到讓車輛足以向前離開中柱的搖晃力量,車就往前去了。接著加入常見影響因素:外力、地面坡度。‧ 強風或屁孩三寶亂動—對兩種影響程度差不多,簡單來說就是車夠重。‧ 地震—以小店921的經驗,側柱的都沒事,中柱的有倒。(前後擺盪加力到一個點之後,起落架就收起來了。)‧ 地面坡度—停車的時候,側柱車種只要靠調整車身的方向找到重心平衡的位子,中柱要找到適合的平衡點相對的限制比較多。如果以結果論來看,現在新車都是標配側柱(只剩少部分多功能或巡航有再加中柱,功能就不贅述),間接證明了側柱就足以應付絕大部分的停車情景。至於擔心久放輪胎變形的話,那就快找時間去騎車啊(喂 ~),當然就是中柱比較能避免重量以固定方向壓在車輪單側,不過如果可以兩輪都用駐側架就更穩了。目前想到這些 ~啊對了,斜坡停車時,入檔要確認輪胎有確實卡住喔!往坡底的方向不要留任何滑動空間。可以入檔後放開離合器,讓車滑動至停止,人再離開車輛。
最討厭到家停車不立中柱的重機,最近新搬來兩個討厭的鄰居,每次都填寫的這樣子兩台車就要佔據四個位子。無劃線空地因為他們兩胎都是半夜出入下午停車,所以根本遇不到跟當事人說話的時候停車之後原本停白牌車的人就沒位子停了
有一個現象的專有名詞:Flat Spot (FS)長時間的停駐會造成輪胎與地面間的接觸面產生凹陷變形的狀況。進而導致騎乘時發生震動。這種情況較長發生在低溫的地區。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儘量避免車輛重心的後輪長時間的負載。善用中柱頂高,以緩解避免其變形。尤其是使用硬度較軟膠料或競技胎款,我覺得立中柱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