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R1摔車影片分析


gemini0527 wrote:
如果持續補油造成滑胎 是否有辦法救回來呢


持續補油是唯一救的回來的選項
但控制油門的右手要非常細膩
稍微收油但還要保持油門開啟
油門全收就如影片最後HIGH SIDE
很明顯是超速阿?把一般道路當賽道當然會出事,真的是害人又害己萬一撞到人該怎麼辦?而且他回正速度太快太不自然了,技術不到就盡量別亂壓更何況又不是賽道

Lexus001 wrote:
請各位騎士,要騎就乖乖在速限內騎,要快要帥,請去賽場!...(恕刪)

以這個標準來檢視的話,大部分白牌機車也都超過速限,
就連很多腳踏車也超速…
HIGH SIDE

什麼是HIGH SIDE?

過灣時,後輪失去抓地力,導致側滑

通常騎士當下的反應都會放開油門來保護自己(反射動作)

後輪這時因放油門,抓地力重新回復

後輪會慣性的反作用力而彈起

導致摔車



那為什麼會HIGH SIDE?

路況不好、駕駛習慣不好、輪胎問題都有可能發生




那這次摔車情況是屬於哪種可能性?

:輪胎

這台R1在影片中裝上了賽道用的光頭胎

大家會覺得光頭胎抓地力一定最好

沒有錯,在達到工作溫度的光頭胎抓地力真的很棒

但記住這裡是一般道路,是很難達到輪胎的工作溫度,也可以說是不可能

那賽道用的光頭胎工作溫度需要多少呢?

:非常高,最少80度以上、最佳溫度100、最高溫度140

這等於是打一顆蛋在輪胎上,蛋可以煎熟,手放在輪胎上,會被燙傷

至少要到這種溫度,才會有安全的抓地力

MOTO GP 賽車起跑前,都會用暖胎包,加熱輪胎來達到工作溫度

這種一般道路不可能達到工作溫度的情況下,輪胎自然沒有安全的抓地力,所以就會成為HIGH SIDE 的導火線

影片中看到輪胎兩側不自然的胎膠溶解也是沒有達到工作溫度的證明

(這也是人家常說熱溶胎壽命短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沒達到工作溫度而造成快速的不自然溶解)

如果有達到工作溫度,溶解的方式反而是胎面會像起小疹子、毛球般的樣子,而且壽命會比較長




呼籲大家在挑選輪胎的時候,還是不要選擇賽道用胎(會標示一般道路禁止使用)

可以選擇SPORT 運動胎(工作溫度50~100度)

或者是STREET TOURING 街道用胎(工作溫度30~90度)

會比賽道用胎更容易達到工作溫度,而抓地力更有保障

祝大家行車安全






高譚西提 wrote:
在youtube上...(恕刪)

超出極限.....
身為騎士~就是騎下去就對啦~
重機惹人嫌的原因在於重機愛殺彎,不想減速過彎, 只想壓車過彎, 讓台灣每個公路的彎道都變危險. 上週六騎單車走彰139縣道八卦山脈的感想, 連想停路邊欣賞風景都要提心吊膽, 難怪看到摔車沒人同情, 自找的....



高譚西提 wrote:
在youtube上...(恕刪)
我問我80歲老媽的看法

她說:技術不好"

一針見血
看到追焦手
耍帥壓很低
油門開太多後輪打滑
嚇到
鬆油門或帶後煞車
後輪瞬間恢復抓地力反作用力造成highside
結論,道路騎乘七分力就好

ado016435 wrote:
重機惹人嫌的原因在...(恕刪)


老哥~您騎大型重型機車嗎?壓車過彎這個詞聽起來很奇怪~
從腳踏車到普通重型機車甚至大型重型機車,哪一種車輛過彎不壓車?

速度越快為了抵抗離心力產生的傾角看起來就是壓車~
重機本身車輛重量就已經200kg左右,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下,慣性就是大~
我過彎壓車不是因為速度快,哪怕我用50km過彎我也是要壓啊~不壓怎麼過彎...

你可以罵速度快,不愛減速,影響你上山賞風景的心情等等~~
但是這個愛壓車真的就像很多人聽到重機等於愛飆車一樣~
怪了!怎麼騎再慢也是等於飆車嗎?

端正一下視聽~大家教學求相長~
是說駕駛人安全裝備有穿夠算不錯了,那頻道一堆穿拖鞋跑山的雷蟬影片...看了真恐怖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