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美式重機VICTORY開幕

allen74820000 wrote:
金翼比不上 VICTORY 嗎 ?? 真有趣

在北美 連老美都不買哈雷了 銷售量直直落 只有台灣人在那哈



我想那不是他話中的原意,他的意思我可以體會。把GOLDWING跟VICTORY比是拿蘋果比橘子,你可以說蘋果有的纖維質跟維他命C橘子也都有甚至更多,幹嘛不大家都吃橘子就好。這種東西不是拿數據來比就可以講誰比誰好,騎車有很多層次的複雜性,從馬力、操控、騎乘姿勢契合、到品牌歸屬,這不是單純拿數據在紙上比就比得出來的。

我沒擁有過美式街車,唯一的經驗就只有試駕過哈雷的各種車款(不買車過乾癮的絕佳方法:每年的試駕會都去報到)。我知道哈雷在各種機械數據都不如我的米漿或日本競爭對手的模仿款,但在真正騎過他家的車後我卻也能感受到為何他有其忠實客戶群;他有某些層面的操控樂趣是日本車或德國車所沒有的。

機車就跟汽車一樣,在今天的世界已經不是單純用來運送人類的機械式工具。汽機車所帶給人們的是更深層的滿足感,所以這是為何每個人都有隨個人喜好來選擇品牌及車種的自由,光拿數據來貶抑沒什麼意義。

要真能了解(或批評)哈雷或VICTORY的好與壞,第一應該去實車駕馭體驗一下。這才是最準的。在怎麼數據過人的車,如果騎起來跟車主無法產生共鳴,都不是合適的車。



還有,哈雷確實在幾年前面臨幾乎瀕臨周轉不靈的局面。但那局面的成因不是因為他們車子賣不好,而是他們得了大頭症,想跨足太多非傳統擅長的品牌如MV AUGUSTA及BUELL。這些投資分散掉公司太多的資源及注意力,進而阻礙了他們對本身核心哈雷品牌產品的發展。

舉個例子,光是併購MV AUGUSTA就花了哈雷一億九百萬美元的資金,其中大部分是用來打消MV AUGUSTA的壞帳。資金之外,哈雷的介入帶給MV AUGUSTA是企業重組及新車系研發。在花了哈雷九牛二虎之力填平了MV的錢坑之後,MV AUGUSTA確實是起死回生,但哈雷自己卻元氣大傷,不但沒從MV AUGUSTA賺到任何利潤,反而把自己的股價越拉越低。國外的車壇也因此把MV的CASTIGLIONI家族笑稱為機械工程的行家、企業經營的白癡。

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及美國房地產泡沫化所帶給全球機車業的風暴更是對哈雷的雪上加霜。所以他們在2009年毅然關閉BUELL,在2010年脫手MV AUGUSTA之後專心研發及擴充哈雷單一品牌。從那之後哈雷的業務開始止滑回升。營業額從2011年開始在全球及美國本土都是往上攀升,而非下滑:

- 2011年:全球銷售成長6%、美國國內銷售成長5.8%
- 2012年:全球銷售成長6.2%、美國國內銷售成長6.6%

有機會花點時間研究一下哈雷這個品牌及公司,你會發現這公司其實跟其他許多成功企業一樣,相當有勇往直前的韌性及隨時代創新的精神。這就是為何在現在持續的全球及美國本土經濟不景氣下,哈雷卻仍持續的成長。他絕對不是像一些外行人口中毫無根據的描述下那種過氣公司及產品。

XTR-tang wrote:
日系車廠都有做嬉皮車,品質跟性能都比哈雷好
但賣的都很差
騎日系嬉皮的人,最後也一定換哈雷...(恕刪)

NEIL11834 wrote:
還有如果我騎victory親友以為是哈雷我不會太難過.
但是如果親友以為是日本車,我就會想把victory拿去丟掉...


本來很不想回這種文,因為某幾樓哈粉擺明先引戰,等到別人回應,
又一副別人在引戰

我從多年前很想要一台嬉皮車,當然哈雷第一首選,等後來真的能入手並深入
比較,就是評估過哈雷跟日本嬉皮車系,最後選擇日本嬉皮車,why?
同樣造型夠棒,我可以接受哈雷價錢高,卻沒法接受高價格反而低品質,漏油掉螺絲
小毛病一堆,我沒法忍受花高價格還要花這麼多去忍受這種鳥氣,
所以我頭腦明智下選擇日系嬉皮車,說日系賣不好大概是埋著頭自high吧

去美式機車論壇內,多的是騎日系的車種,也沒人在哪邊鄙視日系車,倒是門外
的一直在喊燒,無論看嬉皮車什麼都叫哈雷誰都知道是不懂的外行人,光嬉皮車
多的是其他品牌,印地安,triumph,victory..,更別提真正狂熱的嬉皮玩家
在玩的big-dog,對他們來說哈雷還不過是初級,哪夠屌,真正叫獨一無二夠屌都是
手工打造的Chopper,discovery頻道都有在撥的
小哈粉 瞭嗎
喜愛看地圖,悠游都會珊瑚礁的魚~

如風飛雪 wrote:
本來很不想回這種文,...(恕刪)

如果讓您有引戰的感覺,那是我的不對.

本身我不欣賞嬉皮車,但是victory和indian讓我眼睛為之一輛.
我單純覺得victory很漂亮,哈雷還可以,日本車我完全不想待在上面.
就這樣而已,當然有些人像你一樣覺得日本車很好看,我也沒意見.

我現在騎的是triumph.沒有鄙視日本車.
外行內行我覺得不重要,自己喜歡啥車比較重要.
也許您的親友都是內行人,都覺得日本車超屌,超頂級.

您不能接受哈雷的小毛病,我不能接受日本車的外型和品質.
大家都有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大家才買了不同的車.
其實我也很慶幸有這麼多人日本車愛好者啊...

美式嘻皮車置頂的應該是印地安品牌的機車.印地安機車的品牌價值與用料.遠超過哈雷與勝利.
樓有點歪了,我還滿喜歡victory的外型
很多人家住海邊
不好意思請教......印地安機車不是老早就倒了嗎?

還是VICTORY叫印地安
INDIAN 印地安在2009年又從新營運了!然在2011由北極星工業收購接手!正式向全世界發展.勝利機車也是北極星工業的產業.附上印地安原廠連結.http://www.indianmotorcycle.com/en-us/pages/home.aspx
想必日後在路上常會遇到~
阿伯:帥哥 哩季台哈雷 要多少?!
騎士:大哥 我這台不是哈雷啦XD
motolove wrote:
victory 那台頂級休旅不錯

可惜它是哈雷引擎 先扣分


只要是V-Twin就是哈雷引擎? 前面已經很多人噹過了小弟就不再補一腳,但是哈雷的V-Twin跟勝利牌Freedom引擎到底有什麼不同,YOUTUBE有勝利經銷商作的一系列拆解比較影片可以參考,不妨先花一點時間放完一遍,看完以後再作評論也不遲:

Victory vs. Harley - Segment 1

重點:
#哈雷引擎"內部"仍在使用古早的鏈條傳動方式,所以有一種喀啦喀啦聲響,且要靠一組塑膠零件調整內鏈鬆緊,增加車輛需要維修調整的成本;而勝利引擎內部就跟現代各國廠牌汽機車引擎一樣使用穩定可靠、高效率的齒輪傳動。
#哈雷引擎發電機的定子線圈(stator)位在引擎內部接受高溫摧殘,故障率較高;勝利引擎發電機的定子的位置不在內部、儘量遠離高溫,電子零件保持低溫所以故障率低。
#哈雷引擎的啟動馬達採傳統設計,如果引擎已經啟動還按下啟動馬達會發出尖銳齒輪咬合聲(很多車輛也是一樣);勝利引擎的啟動馬達設計不同,即使在發動狀態下觸發啟動馬達也沒有任何影響,而且同一棵啟動馬達從1999年一直沿用,因為沒有問題的東西就不用修正 (咦? 哈雷該不會也可以用這句話來捍衛他們家的引擎設計吧?)
#最後講到哈雷引擎每兩千英哩要更換一個小零件,否則引擎可能會掛點,我就不知道那是什麼零件了。

Victory vs. Harley - Segment 2

重點:很多機械名詞小弟不會翻麻煩各位自己看,大致有講到哈雷引擎機油油壓只有3~8psi,加上機油只有一公升,潤滑不良容易造成引擎高溫、燒毀離合器等症頭;勝利引擎迨速油壓就有50psi,行駛油壓70psi,機油有五公升,機油幫浦也穩定,機油循環好、散熱快所以機件不易過熱故障

Victory vs. Harley - Segment 3

重點:
# 又是一堆機械名詞...,bla bla bla, 哈雷引擎是由化油器改成後來的噴射供油,進氣空濾在兩個汽缸中間,會吸到前一汽缸頭附近的熱氣,而熱氣容易讓引擎無力;勝利引擎一開始就是噴射供油設計,進氣空濾設計延伸到引擎的前方,所以吸進的都是冷空氣 (但是勝利的進氣管道還是在引擎上方被烘烤著哩,大概比較起來進氣溫度還是比哈雷低吧?)
# 哈雷引擎是氣冷引擎;勝利引擎則是油冷加上氣冷,而且之前因為發現引擎的工作溫度不夠高,甚至還把油冷器的尺寸變小以讓引擎達到更適當的工作溫度。
# 墊片久了容易老化影響密封性,所以汽缸墊片所在常是漏油所在,勝利引擎總共只有八處墊片,經典的哈雷引擎因為不像新一代引擎的整合式設計,總共有63處的墊片、O環等等的可能造成漏油的所在
# 勝利的機油蕊位置比較理想,更換機油不會像哈雷換機由容易弄得到處都是。

Victory vs. Harley - Segment 4

重點:
#馬力跟扭力的比較,各位上網也可以找到相關數據,當然是"勝利"勝利
#耗材規格化,哈雷各款車有各種不同的電瓶、機油濾心等的規格;勝利機車則各車種採用相同規格耗材
#這裡有點影射V-Rod引擎疑似有參考勝利引擎的設計優點,大家聽聽就好
#哈雷的驅動皮帶位置設計不佳,導致更換皮帶必須要花四小時拆裝很多機件,勝利只有需要拆幾根螺絲、數分鐘就可以完成皮帶更換
#綜合起來,勝利的妥善率佳、容易照顧、性能更好,哈雷要擔心漏機油、過熱等種種問題、養車較麻煩

Victory vs. Harley - Segment 5



重點:
#展示勝利Vision的重心低、平衡佳、不易倒,傾角大,而且倒車也很容易扶起來,完全不像大家想像的四百公斤會抬不起來 (可是示範的也是個250磅的飆形大漢耶)


===================
motolove wrote:
金翼的六缸 決非哈雷那引擎能比的
長期擁有過就知道誰優誰劣

這篇試車影片剛好也有提到,Goldwing六缸引擎當然又平順跑得又快,但是騎Vision會讓人上癮
Victory Vision road test review
他本來就是用哈雷引擎.當然用GL1800來比是有點那個啦
哈雷賣的不錯 當然要進好一點的東西.只要是雙缸都叫哈雷,真的懂有幾個 那水冷V-ROD 就少了哈雷聲
不過他也是哈雷.. 不是把人家的東西改了改就是自己的,,加了S&S換個車架 就叫卬地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