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什麼重機街車與仿賽的手把設計不同呢?

要兩種都騎過就能知道其中差異了…
跑車分離把的位置比較能明顯感受到前輪的路面回饋與動態反應…
而街車把則是高度較高且舒適…而且用街車把壓車會很明顯的感受側掛時手會被"舉"起來的感覺…姿勢很怪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GSX-R1 wrote:
都丹尼斯上身了還裝什麼低調

其實寶哥可以同時有兩台啊...資金夠的話啦
650F自己一個RV騎
R1000跟比較熱血的車友騎

寶哥是想換5D3還是D4?
不過跟D4同級的是1D...
偶只有車靴跟滑塊是丹老師,防摔衣跟褲子都不是啦

我目前用Nikon的老D90(跟我四年了),再升級也只能到D600或換系統到C家的5D2(D800跟5D3對我來說都太貴也用不到

再買另一部車?喔~我的GSX650F還是跟銀行貸款買的,目前尚背債中,實在無力購入第二台!只能幻想GSX650F是小一號的阿魯啦
寶哥
愛戀古典的小寶哥 wrote:
偶只有車靴跟滑塊是丹...(恕刪)


用貸款買車實在是有不小的壓力
能一次付清該有多好
偏偏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實力

5D2不是全幅的喔~印象中
不用想太多,因為能做的很有限。
街車與仿賽
很大的差距

仿賽較趴低身體可以縮起來,躲在風鏡後方。
長途騎乘撞風面少,較輕鬆
路感和視野也比較明顯

仿賽為追求彎道而設計的
低重心,輕量化車身,完美重心配重比例
適合高速及跑彎道的避振器設定
騎乘者須有自虐的心理準備

初入門者
手腕痛、腰酸、肩頸僵硬

上癮者不可自拔
翹班 偷跑 殺灣 無所不在




街車手把高度符合大眾的習慣
長途手 較不酸
其實我很喜歡美式機車的騎姿,但我不愛V雙的震動和速度延伸不佳的缺點。
所以超欣賞新大魔的,同時擁有美式機車的粗獷以及200匹馬力,和最可畏的超強大扭力,讚啦

以日系街車為例
好像沒有一台是新款仿賽引擎
然後制動及懸吊由仿賽移植過來的
都是舊引擎移植.然後馬力縮減.制動等用料變差

為什麼不把新款仿賽車無罩化,把手變高呢?
放棄義大利羊皇,轉戰VESPA

jerryang wrote:
以日系街車為例好像沒...(恕刪)

除了外殼及把手設定之外
街車通常要強調好騎 引擎出力轉速速域也會比設定的比較寬
這與仿賽追求高轉最大馬力的引擎特性 在本質上就有所不同
為什麼不把新款仿賽車無罩化,把手變高呢?
------------------------------------------------------------------
有啊~~~現在市場上所謂的街跑....不就都是這樣來的嗎~?

分離把跟一般街車把~~最大的差別在裝載位置及高度的不同....跑車需要讓騎士儘量
身體質量集中...所以把手往下延..腳踏反而往上提高...這樣的配置..有利跑車騎士
的身體能集中在車體的中心~!

為了將手把往下移動...一般的街車把..就不適合...所以得使用直接裝設於前叉上的
分離把...

分離把也較能在直線衝刺上將力量施壓於車體上...也比較能在高速灣中提升身體重量
轉移的靈活度~!

一般街車把~則剛好相反...高度較高.帶來舒適性..也由於舵角的角度較跑車的分離把..
大上許多~~這樣的設計在一些小角度的轉彎上要較跑車的分離把容易及靈活許多!

簡單來講...跑車的分離把有利於靠頃角過彎~~~~

而街車的高把則適合靠舵角來過彎~~~

但~~目前市面上~~也有些較怪異的設計...如 Ducati 的 Monster...雖然採用一般
街車的一字把...但高度頗低...以至於舵角相對縮小許多...整體騎起來的感覺有如騎
跑車的分離把似的...

在日本頗為流行的金卡納計時賽...幾乎所有車種都採用街車的高把設定..包括跑車也
是將分離把改裝換成街車的高把~~因為街車的高把在金卡納這種都是小角度彎道裏反而
靈活~!
好的裝備讓你進天堂,壞的裝備讓你住病房

感謝許多先進的回覆.

高度影響騎姿, 騎姿影響操控及舒適度.
還有另外重要的一點, 就是幾位前輩提到的, 轉彎的角度.

仿賽的設定, 就是賽車的設定, 適合賽道的環境, 不適合小角度, 不考慮舒適度.
街車的設定, 適合在城市大街小巷中小角度的穿梭. 還有舒適度.

愛戀古典的小寶哥 wrote:
唉呦~寶哥獻醜了,G...(恕刪)


寶哥這張 ER-6F 追焦照, 由下往上看的角度, 讚喔!
呵.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