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大型重機上國道首季報告 換算違規率高於小型車


rockliang wrote:
建議你,若覺得重機上國道,重機為分母,數量太少的話。

呼籲全台,紅牌、黃牌、白牌一起上國道,這分母夠大了吧!

國外可是125cc以上的機車就可以上高速公路了!

要上國道,大家一起來(白牌+黃牌+紅牌)...(恕刪)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beear wrote:
很可惜這篇讓人看到將...(恕刪)


心有戚戚焉,台灣,地小人稠,本來就應該推廣機車,才更符合道路使用率、能源效益率,結果?還不是為了錢,上下交相賊,大力推廣汽車,一個人上路也開一部四輪車,佔掉3~4部機車的空間,消耗一部機車3倍以上的能源。

更好笑的是,假環保之名行斂財及浪費資源之實,假設某牌的水箱,使用了可降解的所謂環保塑膠做上下水道,每6年更換一次水箱,那是不是要銷毀舊的,再去浪費資源生產新的,若是照以往的做法,直接用銅的、全鋁的,到車輛報廢之日假設20年就好,是不是都不需要再去浪費地球的資源生產?舊的還可以回收再製,哪個才是真環保,一目瞭然吧。

今天上國道的議題,也是那些官啊,沒肩膀啊!只想保官為誰管你權益?真的在乎老百姓死活,三寶+雞腿駕駛大概早都被吊照吊光了,還有可能上路?????

抗議到底就對了。
朋友?有危難時會出手相助的才是朋友。

Chakotay0401 wrote:
用什麼算法都沒錯,只是其代表的意義並不相同而已。

算法一: 該車種事故數量/所有總車種數量
此算法告訴你上路實際上會遇到重機肇事的機率比小客車低,因為重機的數量比例較低,重機也永遠不會跟小客車一樣多,所以只要上路不論是搭公車客運、開小客車或騎重機,我還比較怕遇到小客車肇事,因為遇到的機率就是高。以用路人的整體安全性考量,就不能只用單一車種總數當分母,在路上並不應該切割各種車種個別計算。

算法二: 該車種事故數量/該車種總數量
這算法其實較適用於選擇或選購交通工具時的參考,因為我自己騎重機我出事的機率較高,我自己開車出事的機率較低,這時候就可以切割成不同車種分開計算,因為一人同時只能使用一種交通工具,這理也不需考慮路上遇到的其他車或人,使用不同車種可能發生意外的機率不同,可以提供在選用交通工具的時候參考,但不太適合作為禁止使用某種交通工具的原因,就像也有報導說吃麻辣鍋對健康有疑慮,吃過燙過辣的東西罹患食道癌的機率較高,但是這仍然是個人選擇,愛吃燙吃辣的人也不會因為這機率就不吃,可能吃多吃少,政府也不會以這機率較高來禁止或食用麻辣鍋等產品。而且每個人對辣燙的反應不一,所以是否會對健康有影響也不一定,如同每個人使用交通工具的能力與習慣都不同,小心或防衛駕駛觀念好的人開車或騎車都能降低自己發生事故的機率。

這裡再提出我個人的第三種想法 姑且不論配套完善與否 只是以數據分析客觀與否來看
如果完全不分車種來比較開放重機上國道前與後的總肇事率,似乎更客觀。
以開放重機行駛高速公路前(現在)的事故率 對比 開放重機行駛高速公路後(未來)的事故率
這樣才能真正知道重機加入高速公路後對交通狀況的衝擊是如何
其實可以以高架道路開放前後的數據稍作計算參考 應該是蠻客觀的參考 等有多點時間研究再與大家分享...(恕刪)


中聽

所以,交通部這次公布的雞腿算法,若不是帶風向,甚麼才算是代風向呢?
朋友?有危難時會出手相助的才是朋友。

tansywen wrote:
交通部只給你一條路否則免談,
請問你同不同意?

滿清甲午戰敗日本,
日本開出馬關條約,
所以台灣割讓日本是滿清同意的,
絕對不是因為日本只給這個條件,


現在都民國幾年了,還在講滿清時期,

是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嗎??

與其在這邊怨天尤人,倒不如想辦法去解決目前的困境,還比較有意義。
Chakotay0401 wrote:
其實C:D也沒什麼...(恕刪)




我跟你的看法所下的結論,會有所不同。你把兩個相乘,而我卻會把他斷點。

你這種算法我認為先除了後再乘,全都豁在一起了,最後還是等於拿數量來比對。

如果純粹由台64的「安全指標」來看,首先要先說明這個是「第一當事人」

我的看法是,首先大型重機所佔全部車輛總延車公里的比例,是2.78%,小型車為97.22%。這個是說明這個道路仍是汽車居多,也就是汽車的比例與重機比例懸殊,你開了很久,久久才遇到重機。

再來就是死亡受傷事故件數(是第一當事人喔),大型重機是5件,小型車是15件,這代表小型車事故數量是大型重機3倍。但這個數字就是你在台64看到死亡受傷車禍事故小型車是重機的3倍,為什麼?因為由上面的的小型車用台64比例高過重機,所以是合理的。

後來就是,各別分析,也就是每百萬公里的事故數,重機是1.98,小型車是0.17,重機是小型車的11.6倍。這個代表的意思是,雖然汽車所佔用道路比例非常高,但是重機的每百萬延車公里的第一當事人肇事死傷件數是11.6倍,雖然開台64時久久才看到一次重機,但是開車的一看到重機,因為重機比較容易違規肇事,所以請提高注意力,並保持安全距離。

這些數字加減乘除,都只是個數學計算。但是下題目,以及你想要得到什麼,是很重要的。

============
如果題目改成「重機上台64線對整體台64線衝擊評估」,是否又是會得到不一樣的思維呢??

假設重機沒有上台64,對所有駕駛的整體衝擊是0.17(事故數/每百萬延車公里)。但是如果加上重機用整體計算,那就是(5+15)/(2522938+88251022)=0.22。有加重機與沒有重機的差異用除法比較是0.22/0.17=1.3,多了3成,所以重機衝擊很大,感覺很恐怖。

但是如果用減法,也就是0.22-0.17=0.05,也就是每百萬公里,衝擊影響只有多了0.05台事故,這多了0.05台,也就是2千萬延伸公里才會增加1台,其實我認為真的還好。

其實這種比對,在我「個人」看法,是西瓜比柳丁,真的不適合來比較誰比較甜。

如果純粹用台64的安全指標與秩序指標,安全指標是11.6倍,但是秩序指標卻只有1.5倍,為何差異這麼大??我的看法是,因為重機一發生「事故」,是肉包鐵,本來就比較容易GG,而汽車是鐵包肉,所以比較有檔頭,這也是合理的。因為是肉包鐵,如何降低重機的死亡受傷事故呢??請穿防摔衣吧......這樣是否比較有對症下藥呢,讓這個指標下降呢??

你叫打籃球的,跟打美式足球的打架,誰比較厲害??一個沒包,一個有包,這樣比有意義嗎??至少拿冰上曲棍球跟美式足球比打架,還比較貼近。

兩種不同的交通工具,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及需求度,這是天生的,無法比對。上坡路段小型車本來就比大貨車開起來爬坡較快,因為重量等級「天生」就不一樣。各自有各自的需求度,各自有各自的危險度。大貨車就是死角多,要改善頂多是加裝輔助設備,但是還是死角比小型車多,仍然是死角殺手,這個是天生的。所以看到大貨車就離遠一點確保自身安全。
==============

說到這,現在比賽進行到1/4,如果規則不改,再怎麼呼籲車友也是枉然的。你只能要求自己自律,無法要求別人自律。

想要翻盤這個局,就去跟交通部陳情協商,不要再跟小型車比,要跟「自己」比。請交通部對重機訂定較嚴苛的法律來剔除這些豬隊友,這樣就會降低這些指標,當趨勢線往下,就至少有成效拿來說嘴,也是讓其他四輪比較有感覺,這樣才是有機會的。

但是重點中的重點,花點小錢去請跟交通運輸有關且會統計的人來當顧問吧,這樣對你們談判才比較有利。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
恭瞎毀 wrote:



現在都民國幾年...(恕刪)

大哥,我只是舉例而已,要不然我用中國堅持要溝通只有一條路,就是必先承認92共識否則免談,蔡政府有第二選擇嗎?交通部只給一個選項,那請問當下該如何抉擇呢?
tansywen wrote:
大哥,我只是舉例而已...(恕刪)


交通部誰告訴你只有一個選項?
你是當時的重機代表之一嗎?
可以指名道姓出來交通部誰說只有一個選項嗎?
如果只有一個選項就不是協商...是通知...
可以說清楚是自己猜想還是有參加會議嗎?
這是一堆有錢可以開車上國道的人,在靠腰政府不給他吃無敵星星的大重機上國道的故事

恭瞎毀 wrote:
我跟你的看法所下的結...(恕刪)


我的想法是,既然雙方協商,遊戲規則已訂,也要等一年之後才可以再換遊戲規則,不然變來變去,那小客車的車主代表們也可以再改遊戲規則,雙方永無寧日~

唯一的方式是,重機車主們自己要自律,也要彼此約束重機車友們,不要違規,這才是唯一解,謝謝~
恭瞎毀 wrote: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

這句話最中肯
就跟報稅一樣,公式擺在那裏
當然要想辦法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辦法
而非怪東怪西怪別人就是不怪自己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