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9成國家,機車早就上高速公路了!


aderek wrote:
9成國家,機車早就...(恕刪)

自己發文完不回應哦?
又另開新文繼續製造對立哦?
現在都射後不理?
是家庭因素導致樓主你那麼愛沒事找事?
尋求發洩???
如果下次選舉 以此為政見 或許會得到不少票喔
但就怕又是芭樂票
台灣要恢復死刑 甚至立法鞭刑 就是要哪個高官民代法官被殺

同理 你要重機上國道 除非有個愛騎重機的總統 可惜你不是
不良老年 wrote:
所以,機車的保護性能和汽車比?
(ps.個人是機車、汽車都有,而且使用的時間,機車是汽車的十倍以上)...(恕刪)
「機車的保護性不如汽車。」

機車的特點就是體積小、靈活便利;汽車的特點是安全舒適。這都是天生特點,也沒人有爭議。然通行權之有無,乃政府後天給的限制。現行制度,政府以安全為名限制機車國道路權,又以安全為名遂行車種分流,當然,若就機車的保護性不如汽車而言,此種限制看似不無道理,然就如同高速公路儘管因為速限高而使得一旦發生事故,死傷率會比一般道路高,可高速公路也以「路權單一、部分路段禁止變換車道...」等措施控制事故率,達成死傷率比一般道路高、事故率卻比較低的目標,也就是說高速公路雖有速度高帶來的危險,卻也能透過某些措施,達成「既能靠提高速度增加運輸效率、又能將速度提高所帶來的死傷儘可能降低」的「對公眾有益」的結果。

機車國道通行權是一樣道理。「全面禁止」是一種管理方式;「透過一些措施或門檻准予部分機車通行」也是一種方式。如今政府選擇前者,有人建議可採後者,然對主管機關而言後者會增加管理難度;對民眾言,第一是人有不想改變習慣的惰性,第二是機車上國道的利弊,大家未曾認真討論過。儘管「透過一些措施或門檻准予部分機車通行」可能是既能取其利而避其害的較佳方式,但民眾根本沒有認真去思考其利害,就認定「政府講得是真的,保持現狀最好」。我不曉得為何民眾在這一點上這麼相信政府、認為臺灣不進步也沒關係,那為何薪資不進步,大家卻又哇哇叫?

希望臺灣進步的提議,被覺得維持現狀就好的人嗆聲「要是覺得國外好,就移民啊」,就算是多數,這種話也是霸凌口氣、缺乏民主素養了,更別提到底是誰有心把臺灣當永遠的家鄉?

機車上國道的利在哪?機車上國道的弊又在哪?

利:
恢復人民自由選擇權,人民不再為了要上國道被迫買車開車,長途不適合騎機車的就改搭車
私家汽車少了,交通更順暢


弊:
汽車相關行業內需市場縮小
道路新建及改善工程龐大利益要另案分配
(我知道有人會說機車會在國道發生事故,但這就要靠主管機關動腦筋降低了,全面禁止當然可以,但機車上國道的利也就隨之消失了)

大家可以充分討論,看有沒有可能讓民眾改變想法。以上拙見供樓主參考。
fedora wrote:
台灣機車 密度/數...(恕刪)


只針對台灣與越南的機車密度提出證明



這是利用google查出來的資料
台灣的人口密度是 651.23(km/人)
越南的人口密度是 291.64(km/人)
所以比人口密度台灣是越南的近2倍

台灣的機車數量密度是 599.25(km/輛)
越南的機車數量密度是 99.63(km/輛)
所以機車數量密度台灣是越南的近6倍!!!

數據會說話...請問您哪來的越南機車密度比台灣機車密度還高的認知???

robuni wrote:
「機車的保護性不如...(恕刪)

現在台灣的交通混亂的原因就是機車數量爆量超過原道路的設計
越南的機車數量遠低於台灣的機車數量,但是越南政府都在未雨綢繆的要在2030年禁摩...反觀台灣的政府放任機車爆量成長
其實到這個階段...不管做任何的交通改善措施都無作用...
土地面積就這樣....人口也就這樣...機車跟人口比例竟然達到1:1...這說明連1歲小孩都擁有1台機車...這亂象應該也是台灣的奇蹟之一吧?
全世界9.9成國家都沒有這項創舉耶~~台灣是世界no.1~~

tansywen wrote:
全台重機加起來還沒汽車零頭多,
要比比例,分母這麼少當然輸慘慘;
比件數呢?
高速公路超速可沒重機的份。

竟然還有分母少會輸慘慘的說法
100/300跟10000/30000000比大100倍,分母多寡不影響比例
比件數100件比10000件少100倍
比違規比例就贏了100倍

不能上高速公路當然就要用快速道路的當參考

上次走西濱回台北,鳳鼻隧道碰到2部重機全部走路肩
61高架碰到10幾部重機全部超速
當然有汽車也超速,但比例比重機低多了,速度也比不上重機
只有在64觀音山隧道碰到4部重機是沒違規,不過在五股就下去了,也沒辦法再觀察
我騎白牌不但是要繳稅金而且連快車道都不能騎....
但是不會去發牢騷,因為"在我買車時就知道要繳稅但沒路權",這是自己的選擇,沒人逼你
你們的心態就跟某些在台灣拿好處卻處處數落台灣,說外國比較好的人一樣,如果真覺得那麼好那為什麼不移民去那些"比台灣好的國家"?
alexpopo1688 wrote:
現在台灣的交通混亂的原因就是機車數量爆量超過原道路的設計
越南的機車數量遠低於台灣的機車數量,但是越南政府都在未雨綢繆的要在2030年禁摩...反觀台灣的政府放任機車爆量成長
其實到這個階段...不管做任何的交通改善措施都以無作用...
土地面積就這樣....人口也就這樣...機車跟人口比例竟然達到1:1...這說明連1歲小孩都擁有1台機車...這亂象應該也是台灣的奇蹟之一吧?...(恕刪)
先不問您的機車數量之數據從何而來,也不提有何證據顯示「政府放任機車爆量成長」

我只知道:
1 政府透過「給小汽車最高通行權」:變相鼓勵人民買車用車,讓小汽車數量不正常激增
2 您認為機車一多就是亂,可曾想過一臺機車換成一輛汽車會更塞?

以人為本的城市,是無汽車的城市,運輸的骨幹是大眾交通工具,不足之處靠共享單車或滑板車等個別化公用車補足;最佳方式不是靠限制私有載具達成如上目標,而是透過方便透頂的公用載具,讓人民自覺沒有買私家車之必要來「自然達成」,就算尚未達成以上目標,至少也不該鼓勵人民買車用車。

如今臺灣則是採「給小汽車最高通行權」,來變相鼓勵人民買車用車,道路塞滿車,再來蓋新的路;停車空間不足,要不就是浪費土地再蓋停車場製造問題,要不就是不想花停車費的汽車到處違停

我們沒有要求政府給機車特權,只訴求政府轉變「單給小汽車最高通行權」政策;還沒要求到政府廣設公共運輸工具,只希望政府不要再鼓勵人民買車用車開車。這樣您願意支持嗎?

註:機車掛牌總數:1378萬8809台(統計至107年5月)


相關閱讀:
傅雅祺/人本空間的都市設計:以生活為軸線,交織出都市空間配置與動線規劃

廖桂賢/從車的城市到人的城市:台灣該向美國汽車文化看齊?

【書評】該怎麼做才能讓城市人更快樂:汽車文化是幸福的絆腳石

邱秉瑜/台灣城市為何難以步行?以人為本的問題診斷

8個朝著全面無車化邁進的美麗城市
米蘭市政府用提供大眾運輸乘車優惠的方式,鼓勵市民不要把車子開出來,並且已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政府用特殊的系統掌握每一台車的行蹤,當系統感應到車子是留在家裡之後,你在外面的大眾運輸費用都會由政府買單。


Winghoping wrote:
那給你挑個移民的國家不難吧...(恕刪)
我們沒有要求政府給機車特權,只訴求政府轉變「單給小汽車最高通行權」政策;還沒要求到政府廣設公共運輸工具,只希望政府不要再鼓勵人民買車用車開車。這樣您願意支持嗎?

請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如何減少汽車進城,把空間還給人民:

傅雅祺/人本空間的都市設計:以生活為軸線,交織出都市空間配置與動線規劃

廖桂賢/從車的城市到人的城市:台灣該向美國汽車文化看齊?

【書評】該怎麼做才能讓城市人更快樂:汽車文化是幸福的絆腳石

邱秉瑜/台灣城市為何難以步行?以人為本的問題診斷

8個朝著全面無車化邁進的美麗城市
米蘭市政府用提供大眾運輸乘車優惠的方式,鼓勵市民不要把車子開出來,並且已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政府用特殊的系統掌握每一台車的行蹤,當系統感應到車子是留在家裡之後,你在外面的大眾運輸費用都會由政府買單。


希望臺灣進步的提議,卻被嗆聲「要是覺得國外好,就移民啊」,就算是多數,這種話也是霸凌口氣、缺乏民主素養,您覺得這樣對臺灣是好事嗎?
kyb1974 wrote:
我騎白牌不但是要繳稅金而且連快車道都不能騎....
但是不會去發牢騷,因為"在我買車時就知道要繳稅但沒路權",這是自己的選擇,沒人逼你
你們的心態就跟某些在台灣拿好處卻處處數落台灣,說外國比較好的人一樣,如果真覺得那麼好那為什麼不移民去那些"比台灣好的國家"?...(恕刪)
我的主張是連白牌都不應該全面禁用高速公路。當然平面道路禁行機車所依據的「車種分流」也該被淘汰了。這不叫發牢騷,是希望臺灣更好。希望臺灣進步的提議,卻被嗆聲「要是覺得國外好,何不移民?」,就算是多數,這種話也是霸凌口氣、缺乏民主素養,您覺得這種語氣很OK?很正常?我不需要的,別人也不准要?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