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不知道有沒有人想去抗議ARTC的...請回覆

被課了多少稅?
其實我對這方面很好奇,假如你有發票的話,海關應該會照發票課稅吧?
對阿 特價車..都剛好沒了..不然就是要訂車...什麼時候有車? 不知道


wang.085938 wrote:
題外話,十幾年前我在瘋大型相機的時候,那時台灣的機身及鏡頭都超貴,我就自已找國外的店家網站自已進貨. 結果一顆手掌大的小鏡頭運費要2千多台幣,更麻煩的是到了海關還要去報關交稅,算一算根本沒代理商賣的便宜,因為你自已買的是零售價,代理商拿的是批發價,...
還有,網拍有一些號稱本月特價的,"有很大部份"是去問車行的時候,他們會說剛好賣掉了,要你買別台...
講白了就是大降價的有時根本就沒車了...
我已經搞不清楚誰是內行的了…

少掉一個artc,車價會不會變便宜?為什麼不會?
進口程序,每關都想扒我們一層皮!有artc的情況下,該過的關卡也不曾少過一個吧?關稅、規費…該扒的還是要扒啊!但如果少了artc一關,不就可以少扒一層?這不難懂吧?

有人說要打倒artc,就有人回說:請先搞清楚進口車價高漲的原因…好像驗車單位很無辜似的,難不成驗台車只要八千?還是費用全由代理商吸收了?會不會撇得太快了?

至於驗車制度是否該存在?就跟gmp認証一樣!如果這項認証實質上並不能代表商品的安全性、穩定性、品質,而僅僅只是通過某種國家所定的一系列標準程序就能核發?那不過是張「貼紙」罷了!這種檢驗制度就該廢!!
還是那老問題,兩陽的車能領牌,為什麼honda的車要額外花十來萬檢驗、調教?是要調成跟兩陽相同的等級嗎?這點說服不了人吧~
魯拉拉拉 wrote:
奇怪,是我中文有問題 還是你有問題? 我怎麼看到的驗車費用他抓10萬台幣阿?你在好好的看一下行嗎?(恕刪)


是你有問題。兩萬六是裡面勉強找出除了ARTC之外可能比較難找實驗室做的項目,假設打倒ARTC之後這邊免驗。(實際上這些安全項目也不可能免驗)
其他的空汙,噪音項目,前面都說了,可以做的實驗室有好幾個,甚至ARTC也會委託外面做
恰恰大部分進口車的調校費用就是針對空汙和噪音

節錄如下:
( 1 )油耗、污染測試(目前2009/8最新的油耗法規是在做油耗測試的時候,連同五期污染也要一起過才算):測試費用約是TWD$16,500。(測不過!重測再繳同樣費用!絕大部分重機都是卡在這裡啦!
( 2 )噪音測試:四期原地+加速逐車測試費用約TWD$10,000。(大部分重機也必須調整才能通過!)
( 3 )ARTC安全測試(註4):約為TWD$20,000
( 4 )VSCC安全審驗(註5):約為TWD$6,200
( 5 )調教費用:每台數萬元不等,視車況、車種而定,可能還必須購買或訂做改裝的零組件等。


法規不改,就算廢除ARTC,你一樣得去別的實驗室做這些項目才能領牌,就像沒有ARTC的年代
這樣懂了嗎?
如果你主張噪音和空汙這些都免驗,甚至整個驗車都廢除,那我不與置評了

你腦中一直卡著ARTC是獨占事業而且包攬所有項目,所以才會看不清
顯然之前列給你那些實驗室你也沒看。
事實上ARTC成立才幾年?難道在那之前台灣都不驗車嗎?都沒有環保法規?

至於要廢除驗車制度,就像前面說過的,以台灣的機車密度,抱歉我不認為合理
我想在台灣也不可能廢除,不用說到政府,連立委這關搞不好都過不了。
不如贊成廢除的出來選個立委吧,應該比抗議有用多了。
xboy200 wrote:
少掉一個artc,車價會不會變便宜?為什麼不會?(恕刪)


"一廂情願"

商人追求的是"最大"利潤,而非"固定"利潤
日圓重貶,日系車有降價嗎?
反問一句,只要還有人買,為什麼要降價?
更何況以目前的驗車方式,代理商的驗車費用可以分攤到多數車,所占比例並不高
重車不被認為是必需品,找公平會我想也是沒用的。

所以沒有驗車不一定降價,但每一台車都驗的話,絕對會漲價

不買才是終極的抵制辦法
價格從來都是市場決定,只要還有人買,說她多少錢那就是多少錢了

不經過調校,多數外國標準的重車在環保方面確實不如國產車,不合格就是事實,也是台灣小車多年前就可以大量外銷的優勢之一。以台灣的機車密度和使用方式,個人覺得這種標準並不嚴苛。
Turritella wrote:
商人追求的是"最大"利潤,而非"固定"利潤
日圓重貶,日系車有降價嗎?
...(恕刪)

廠商追求最大利潤,這是當然的!但這個「最大」可以到多大?「通路」是不是個重大的影響因子?
如果能認同,那就好解釋了~
樓上網友的舉例,在獄中,一張sd卡可以喊到十萬…這種事,會不會發生在一般社會裡?為什麼不會?一張賣十萬,利潤有多高啊!為什麼不敢喊?因為大潤發能買得到一張200元的!
同樣的商品,家樂福敢開400元嗎?或許全國電敢開220啦,但如果沒有其他附加價值的話,銷售成績如何?市場會給予直接的回應!愈寬暢的通路,廠商的定價能力就愈低!就這麼簡單!
在台灣,如果進口車只能跟代理商拿,這跟在獄中有何兩樣?當然任人宰割啊!自行引進?就算能驗過,但符合成本效益嗎?不用想都知道~
「只要還有人要買,為什麼要降價」,這是獨佔或近乎獨佔的廠商才有這豪氣敢喊這句話吧!而這不折不扣正是目前進口車市的現況!大家喜歡這種價格由代理商喊的現況?
即便現在物價波動了,日元貶了,但你還是只能跟我代理商拿車啊!我為什麼要優惠給你?
但如果每個人都能順暢的自行引進,日元貶值,在每個人決定自行引進而不甩代理商之前,代理商就會降價了!我知道這點沒有人信!

而我最大的疑問是,在噪音、空污、光型之類作嚴格的規範有什麼意義?難道台灣整體的環保政策嚴格度比世界上的先進國家都高?好像也沒有;因為我們的造車工藝和政府重視消費者購買權益程度比各國都高?所以要用最嚴格的審驗才能替人民把關!才不會拖垮國產車的水平?好像也不是~
那是為什麼?
即便驗車制度不需要全廢,但我認為最該廢的就是驗什麼噪音、空污、光型這種佔整車配備權重不到10%的元件!說白了,你政府壓根就沒這麼重視噪音、空污和消費者權益!日月光的廢水事件,沒記錯的話,罰責幾近零吧~
虛晃一招就能擋住國際大廠的競爭?但這可以是長久之計?honda在越南的第三間製造廠好像要成立了,我們呢?一般經銷商可能連雙缸車都不敢碰!那超級精密重金打造專門用來驗別人家車子的實驗室,在我看來只有諷刺!怎不用來驗驗自家的車?

進口車若不經調教,是否多數不如國產車環保?我不是專家,但我想問的是調教前後環保了多少?有感嗎?政府在各方面的環保要求和對進口車的要求是同樣的水平嗎?
這台Honda MSX125,根據網友的測試油秏是50.3km/L,我知道這台車比較輕,但我不確定這種表現是調教過才有還是原廠就這種表現;我的坐駕是250cc的,國內125cc的油耗有來到50大關嗎?在在都是疑問~
既然代理商這麼好做可以壟斷市場,兄臺大可也做個代理商阿?@@
如果看代理商不爽,也可以鼓吹逐台檢驗讓他們更麻煩
全面開放,我想不是很好的做法

至於對檢驗制度的質疑和比喻,那我想問一句,如果路上還有酒駕,警察是否不該先抓紅燈右轉或超速這類的違規? 大廠都有黑心食品了,是否針對小農的檢驗制度就不必要存在?

答案或許也是見仁見智,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可惜現實狀況能只有一種...
本不夠厚啊!

凡事無法面面俱到,但也應從重點著手吧!明明一台車就沒什麼問題!技術甚至比國產車還先進!刁什麼噪音、光型啊?最近晚上打鳥燈愈來愈多了!抓幾個先吧~

xboy200 wrote:
我已經搞不清楚誰是內...(恕刪)


除非驗車制度更改,ARTC存不存在並不重要

並不動因為ARTC改制或是倒閉,進口車就不用驗.或者是少驗幾項
改驗項目的還是要驗,該收的稅金還是要收



說句簡單點的,如果現在那些貿易商有便宜一點的地方可以驗車拿證的還會去找ARTC驗嗎?
不會嘛~有便宜還是好驗的那些貿易商早就一窩蜂的往那跑了,幹嘛去找一間貴得要命還不好過的驗??


今天那些貿易商跟中小型代理商聯合起來搞間合格的檢驗實驗室來自己搞應該不會是難事
但為什麼那些貿易商跟代理商不這麽玩??
pocoGT wrote:
今天那些貿易商跟中小型代理商聯合起來搞間合格的檢驗實驗室來自己搞應該不會是難事
但為什麼那些貿易商跟代理商不這麽玩??
...(恕刪)

設一個精密實驗室來驗國際大廠的當紅車款的耗能、噪音、光型?本身就愚蠢至極!怎不用來驗驗食用油啊?我想那些代理商還不至於看不穿政府的把戲吧?
目前當然也只能配合啦,不過人家只送驗樣本,又不必每台驗,就算驗車費用再高,最終還不是回到消費者身上?代理商會痛?痛的是消費者吧!還是看不清嗎?
但隨著水貨商、個人自行引進送驗人數的增加、陳腐官員、民代的汰舊換新,破除不合理的驗車制度只是時間的問題,就好像不久後紅牌能上國道,白牌能上快道那樣~


xboy200 wrote:
目前當然也只能配合啦,不過人家只送驗樣本,又不必每台驗,就算驗車費用再高,最終還不是回到消費者身上?代理商會痛?痛的是消費者吧!還是看不清嗎?



我建議你先去搞清楚逐車驗與合格證的差別、規定與限制,再來續戰也不遲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