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隻小熊 wrote:這樣我們繳稅要做什麼...(恕刪) 繳稅養那些天天在電視機前面作秀的廢O啊...領錢爽爽 該做的不做 要做也是混水摸魚的作然後還偷工減料台灣工程水平之差 也算是亞洲前三能精進的地方很多 卻沒有人敢碰可見官商勾結之深
2013 10 04今天早上看到的進度之前提報之後所做的改進,這種止滑才是對的。第一段,依然沒施工,不過這裡比較容易避免「兩輪同時壓在鐵皮上」第二段,二次施工,看來有解決高低差的問題,但依然沒止滑。第二段的後段,完全沒處理。
看來自保之道,就只能在槽化線過後,用大一點的角度匯入主車道,至少不要兩輪同時在接縫處,也許出事的機會可以降低。但還是不明白為什麼這伸縮縫會與車道幾近平行?我跑過很多橋樑及快速道路的匝道,倒是頭一次看到匝道與主車道的接縫是這個樣子的。
壓力鍋 wrote:看來自保之道,就只能...(恕刪)但還是不明白為什麼這伸縮縫會與車道幾近平行?我跑過很多橋樑及快速道路的匝道,倒是頭一次看到匝道與主車道的接縫是這個樣子的。 因為這個匝道並不在原本主線的規劃內。是日後為了銜接新設道路才加上去的。
今天第二段已整個處理好了,但我的行車記錄器有問題,有空再貼圖上來其實第一段與之後接環快的一段也有相同的路段。第一段可以盡可能避免與鐵片平行,後面那一段有另一個車道可能用,只要不被逼到那個有鐵片的車道即可。但最理想的還是都處理好,避免可能的危險。
更新一下資訊第一段,完全沒處理,應該是不想處理吧,大家小心,這裡其實沒騎好也是會滑的。第二段,已有好好處理了,親自雨天試過,是ok的。這也証明這種工事是做得到的。再往前走,往泉州街方向這裡也有一個,我都走另一個車道,這裡其實很危險,大車十八寸的胎也會滑。我是為了拍這張畫面才騎到這個車道的。祝大家行車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