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hetica wrote:從車輛的發展至今好像...(恕刪) 如果你講的是MOTO GP那你把時間線拉長來看就會發現歐洲、日本...各大車廠都有極度風光一時的表現也有黯然退出的車廠所以勝負都是一時的
強森老爹 wrote:日本車廠剩Kawasaki...(恕刪) 其實不能怪日本車廠越走越保守日本出口車輛的幾個重要地區、國家大概到2035年左右都有計劃逐步廢除燃油車的製造、銷售甚至用更高的環保標準來限制燃油車的發展日本這幾家公司從數字上也能非常明顯感受到電車逐漸的興起與歐盟的環保排放已經讓許多高轉速的仿賽、公升車不作假幾乎都過不了關的地步山葉不就已經取消R1市售規劃常見的降低轉速、封印馬力...來符合當地的環保法規更多日製的性能車因此幾乎都宣布停產所以本田、山葉才會在所單、雙缸謂低轉、高扭力的車款上加大設計、銷售計劃甚至同一個引擎,設計成多種不同用途的車款藉此來降低開發費用再來機車比賽是非常燒錢的事情車廠也知道有好的比賽成績車子比較容易銷售但是本業的收入大減能挹注到比賽的資金就會縮水所以就看到這些年日本車場的車輛研發日益保守幾乎沒有甚麼突破性的發展與成績可以從這裡看到日本車廠對於汽機車的發展較為悲觀~~~
如果是指賣車的話,杜卡迪跟本田、山葉根本沒得比。日本車完全輾壓Ducati。如果是指MotoGP的話,有在關注的就可以發現新冠疫情前後就是日系、歐系攻守交換的時間。從1975~2021這46年間,只有2007年被Ducati搶到一屆冠軍,其餘45年都是日系車廠輪流拿冠軍。疫情期間除了觀眾不能進賽車場實體看比賽之外,所有賽車手跟技術人員也全部都要在歐洲工作。因為你只要回日本就要坐防疫監,所以歐洲車廠卻可以隨時回國跟技術人員討論做出新車。但日本車廠卻要忍受時差跟遠距通訊的不方便來開發新賽車,效率低下可想而知。此時Ducati 的總工程師白髮一眉道長 GIGI 趁機研發了三個黑科技,空力套件、質量阻尼&車身高度調節器。尤其是車身高度調節器,根本就是直線開掛器。物理解決開大油門浮頭問題,讓你每一匹馬力都可以用在加速前進。這就是為什麼馬力大家都大,直線卻大家都被Ducati壓著打。接下來KTM、Aprilia這些歐洲車廠馬上就跟跑步、游泳一樣,Ducati做什麼他們就跟著做什麼。空力套件大家比誇張,不只車殼上的定風翼增加下壓力,還有後座定風翼,甚至有吹後輪的吹碟盤的。車身高度調節器更是大家都標配了。But 在這個時候日系車還覺得這些都邪門歪道,林北才不跟你們同流合汙。結果就是從2022年開始了杜卡迪王朝。此時日本人也放下驕傲,開始模仿杜卡迪坐定風翼等等的套件。但是後追的數據跟人家已經用這麼多年的車廠差異太大,根本看不到Ducati的車尾燈。今年有又一個新消息,MotoGP被美國公司Liberty Media收購了。MotoGP將在2027修改賽制,將原本1000cc降低到850cc 。所以日系車廠決定,先繼續沉潛、蹲得越低跳得越高。決定忍到2027再來全力研發新制賽車,所以大家還要看日系車廠繼續"低調"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