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騎的不過就一台320cc、加滿油約170kg的MT-03,某年12月正值寒流東北季風正強的時候從台北走61南下彰化再北上到新竹,隔天再北上回台北,現在一樣好端端的在這裡敲鍵盤。
重點就是增加速度,但不見得是輪子旋轉的速度,而是車上任何跟輪子同一個方向旋轉的東西都可以,比如引擎曲軸、活塞桿、齒輪等,原理就是增加轉動慣量去讓轉動的狀態更穩定不容易被外力影響,騎打檔車可以自由控制轉速跟檔位時,車速不見得一定會跟著提升也能增加轉動慣量,退檔提升轉速也會更穩定,反而我在經過台中梧棲清水一帶時在平面停下來等紅燈只剩怠速就比較不穩。當然車子重效果更好,但小車對抗側風是完全沒問題的。
但風大時身體姿勢或是車體形狀影響到的受力面積也是很大的影響,所以騎機車或腳踏車要對抗強風是需要除了操控車輛以外還要同時調整身體姿勢的能力,對技術跟體能還有協調性的要求比開車要高很多。
然後汽車碰到強風真的不見得會比騎車穩...汽車的受風面積大多了,我曾經開過1300cc的廂型車從高雄走二高北上,感覺比我騎MT-03還不穩很多,而且經過大型車旁邊被空氣推拉的感受也明顯很多,我騎03可是從來沒有過這麼強烈的感受,就是因為受風面積的差別關係,沒操作過的真的不要用想像力騎車還酸得很開心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