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5784 wrote:
印度品牌的車有比日本好嗎 ? 不然為何台灣人願意花3倍的錢去買 ?
台灣本地的物產不多是個靠國際貿易才能存活的小島,如香港,按照理論推敲 台灣應該是個零關稅與貨物吞吐集散地,世界各地的貨物在台灣應該很容易取得,但是現在台灣的關稅之重,每年政府超收稅金可以超出5000億新台幣,國際貨品價格之高一台機車可以超出產地價錢3倍,而且產地還在印度,國內的機車價錢也是比同一個文化的隔壁大陸高出 N 倍,台灣廠商有什麼資格可以將賣價定這麼高,將民眾當韭菜割了一波又一波?
印度車,如果品質不穩定,外觀品質不好,那更應該削價求售,但是在付出 3 倍價錢之後卻換來業務員: 印度車都是這樣子 ? 應該可以當場拒買,下一台車會更好,感覺消費著如盤子一班又被割了一波。
或許吧,從貿易商到政府,台灣的地位猶如1949年政府撤退到台灣來一樣,台灣只是個游擊之地,短暫停留處所,不需要長期駐守,開發,所以貿易商也是能賺就賺,賺一波就跑,民眾只能接受高貴(價錢)卻不高貴(品質)的物價,繼續當那被割個不停的韭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