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亞哈哈為啥不弄個國產黃羊呢?

雅志 wrote:
價錢20上下就好,應該也一堆人買單,這種兩羊慣用技為啥不做呢?...(恕刪)


就是不屑兩陽這種步數啊!

-----------------------------------
我比較好奇的是山葉為何不把日本重車零件拿來台灣租裝?只要超過50%以上的租裝率就不用被扣關稅了!就像HONDA的汽車那樣!TMAX應該有幾會壓到三十萬以內吧!為何不做呢?
xboy200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山葉為何不把日本重車零件拿來台灣租裝?只要超過50%以上的租裝率就不用被扣關稅了!就像HONDA的汽車那樣!TMAX應該有幾會壓到三十萬以內吧!為何不做呢?


主要有幾點,分述如下:

(一)就算因為你說的這個規定而可以迴避掉關稅,但是在台灣組裝所需的生產線成本、人力成本、技術成本之類的仍然迴避不掉,生產線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挪一條出來,人力部分如果不另外新徵員工就一定要挪用其他生產線人力,技術成本則是還得再對員工進行教育訓練以便其知道如何組裝新車款。山葉如果要向你說的這樣搞,他們就還得再花費一筆金額於台灣生產線。

(二)承第一點,原物料很多時候是用海運運至生產國。海運這種東西因為運量大,所以貨品一次出去一定都是非常之大量,要付出的金額成本很高( 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那些海運公司的公司資本與貨物進出營業額通常都高得很恐怖 )。一大堆原物料一趟運到東南亞一樣可以組裝,你多走一段路多送一趟到台灣,光是海關作業成本與時間成本就會花費不少,那倒不如一次運到東南亞那些生產國就好。

(三)依台灣與世界各國目前有簽訂的貿易協定或者有加入的貿易組織,把台灣作為生產基地然後想要行銷全球實際上有點吃虧,因為我們不管是協定還是貿易組織的參與程度其實都沒有東南亞許多國家來得高。光是在他們那裏生產東西然後出口被課的關稅之低就贏過台灣了,更不用說目前機車市場最大的東南亞國家相互之間甚至還有免關稅協定。


PS. 這也是我看衰目前政府所謂「新南向政策」的原因。講什麼軟實力或文化人文之類的都是狗屁,貿易協定與貿易組織的硬梆梆規定就是擋在那裏,光是要跨過那個門檻就要比別國辛苦許多,投資的起跑點就已經不平等,是要跟人家南向什麼鬼東西。


(四)承第三點,如此一來山葉要在台灣生產某重車就幾乎表示該車款一定也要有內銷台灣的打算,否則純外銷的話根本不會比在東南亞或日本本國生產並外銷還要划算。所以在台灣生產要外銷的話幾乎只能回銷日本國內,但偏偏日本國內各級距的機車銷量實際上是一直在緩緩衰退。看看TMAX現在在台灣市場即使是採進口,依然可以賣到快變國民車的程度......直接進口就好啦~~!!


當初市場上謠傳本田要在台灣開設重機生產線,然後小老婆去訪問本田之後,本田出來闢謠的同時還稍微簡介了一下台灣稅金制度所帶來的生產成本的那篇文章,就把一件事情講得很明白了:「在台灣設廠要生產汽機車,然後行銷全球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賠錢事。」
利潤最大化罷了。
黃羊市場
賣一台黃羊,勁戰已經賣幾台去了。

賣一台黃賺羊多少,賣一坨勁戰、bws賺多少?

賣個幾台黃羊,卻也要備一堆料,相關零件都是成本,等黃羊摔車、損壞換零件
不如勁戰/bws/gtr/rs/qc光是賣殼零件就數不完的錢了。
台灣山葉可以自行研發嗎?
而且有t-max r3 m07等等的可買
台業應該不用特別再做吧


先出,輕擋車 卡實在。
雅志 wrote:
不用多大西西數,300...(恕刪)

soranter wrote:
主要有幾點,分述如...(恕刪)


大大你好專業哦!看來是我異想天開了…
而且我把「組裝」看的太簡單了,我知道台灣的製造成本對上東南亞是沒有優勢的,但如果精密複雜的先在國外就搞定,簡單的、附加價值低的再運來台灣組裝,這跟整車進口的差別只在於進來的是一批的「屍塊」,就好像小時候組裝鋼彈那樣,如果有人已經把頭、手、腳都裝好了,我只要自己組裝身體還有武器配件,那就簡單多了~
而且如果汽車業也是這樣幹,那大型重機是否也能比照辦理?看來沒這麼簡單…

廢掉ARTC,然後我直接跟東南亞拿車恐怕還比較有搞頭…
亞哈哈早就有這個西西數的產品了
是因為台灣廠本來就是設定生產小速克達
除非台灣的黃羊銷售量, 能誘使亞哈哈另開生產線生產黃羊
否則進口來賣就好了
機車在東南亞也是主要交通工具,而且因為東南亞國協的關稅減免,所以車廠多半會把生產線設在當地或輸出可以減棉關稅的地方。
台灣閉關自保,所以國際車廠不願意來台灣設廠,設了,也是只考慮可以內銷台灣達到一定數量的機種,而不是為了外銷。

至於生產組裝費用,因為自動化的關係,台灣的沒有高到哪裡去。主要還是政府的態度。
產線問題,況且新設一條線成本要回本在台灣這麼小的市場太慢

不如直接進口比較快,價格還能開高一點,何樂不為,X-MAX 300

通勤堪用,省油又大空間,是蠻希望能引進的,Burgman 400,應

該是會引進,就看價格開多少,希望能有30內的驚爆價,哈~~~~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