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teandy65 wrote:
筆者我接觸這行業相當早....十四年前就從日本接了一台2千多萬的3D列印設備回台了...
不管是金屬還是塑膠都玩過...(現在集團內也有德國的設備,3千多萬...)
基本上,這東西說正格的,還太早了些
能運用的範圍真的很有限
除了模具製作、原創性商品開發、文創商品、有錢人想搞獨一無二(不開模具)之外
還真想不出還有什麼?...(恕刪)
不用到兩三千萬的設備啦 , 三,四萬的初階3D機 走PLA玉米棒的 做出來再打磨一下 噴漆上色 就有人拿來作老車的速度碼錶外殼 完工後也挺不賴的....
很多廠商會拿來印製樣品合裝車輛節省開發時間
但他完全不適合直接量產使用
主要是熔融層積後的成品表面過於粗糙
還要後製加工處理才會美觀
而且單一成品完成時間很長
當然一般玩家可以印點小配件DIY不錯
實際當成商品量產販售卻有很大難度在
就算要直接印殼來使用
也會受限於機台成型尺寸而必須採用拼接
如果時間很多想嘗試倒也不是問題
美國也有用MAKERBOT弄整台1:1汽車出來的瘋狂玩家
但就像前面說的,拿來DIY很有趣,量產現階段不可能
不過這東西終究只是個輸出工具
前端的繪圖技能才是重點
有人詢問逆向掃描的重現程度
最主要還是要看掃描器等級以及繪圖者的功力
畢竟掃描+定位和重繪後尺寸一定會跑掉些
掃描精度也要視掃描器的等級而定
但機車改裝品的公差可以容許到很大
孔位別跑掉太多都能安裝上
至於掃描器目前也有很多低階家用的機種可以使用喔
雖然點資料出來的品質很差,但也算得上堪用呢
是工業型的幾百萬人民幣一台
已經可以印出碳纖維及金屬材質
我去看的時候,還沒上市,只在試作階段(有錢慢慢做)
精細度跟強度都足夠
用來做小物件的模具,是非常足夠了
表面也可以做到相當細緻,只是列印的時間會要很久
碳纖維的部分,直接拿來做汽機車甚至武器的小零件
也沒太大問題,不需要修整,老問題要細緻就要列很久
問題是.價格...一個手掌大小尺寸的碳纖維零件
要......5000~1萬台幣左右

雖說日後會下降啦!
可是想到,這是列印機器的使用費及材料費的加總
並不含其他費用以及廠商利潤
感覺這日後,還有點久
開發東西拿來做可以
但要直接使用,還要很久吧
尤其是機器的價格,非要到工業型等級
才能列出細緻、強度都足夠的
可是
買不起啊!
而且淘汰速度很快
至於說到家用型!!!
先撇除掃描或3d繪圖能力以及列應材質強度等等之類的
你先要有很好的做模型的能力,因為列出來的東西,還要修修補補很多地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