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國產大羊_要加油

robertmbx wrote:
以下個人砲文 請海涵...(恕刪)


果然是為了砲國產車而砲
TurboLin wrote:
果然是為了砲國產車而...(恕刪)


就是當初保護太嚴重
當年Honda成立多久就開始玩賽車?

這是志氣的問題
自己把自己的格局限在這裏
市場永遠就是如此

日本人會這樣嗎?
好賺的人家也會賺
但硬骨頭人家也在啃呀

國民所得上不去
格局呀~

我在美國的美國公司上班過
技術力與研發
與台灣當然不是同一個格局
人家國民所得要高
當然做的要不一樣

光陽我二十年前就參觀過
二十年後也再參觀過
老實說
生產技術
不見得比當年的光陽強
原因很簡單
當年掛Honda牌
工廠的專用機都是honda牌
像日本大車廠都有自己的工具機事業部專門開發自己用的專用機
當然不外賣
比生產效率與品質
與現在用汎用機來改當然強
現在的NC技術比以前進步
但專用機>>汎用機

---------------

以前大家瞧不起韓國人
但人家韓國人以打敗日本人為目標
台灣人哩
自畫圈圈
想贏日本人???
想都不敢想!!!

日本人有什麼強的?
我在美國
用美國人的角度來看日本人
比薪資,比技術
美國人會覺得日本人超強嗎???
一個日本人要年薪1000萬日幣
有的爬
在美國年薪10萬美金
不會那麼難
比創新
日本人都不是對手
當然美國人會覺得日本人細心
品質這方面不錯
美國人就外包給亞洲呀
那些低利潤的你們亞洲人去搶呀~

台灣當然不能與美國比
但人家韓國人有志氣想超越日本
台灣人卻這種志氣都沒有...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bertmbx wrote:
以下個人砲文 請海涵...(恕刪)

看125發展幾十年蝸速前進(說龜速太看的起他了)
我不敢期待大羊的成長
除非進口零關稅等其他保護取消
依125的發展就是換換殼
品質越來越差價錢越來越貴
就等您考上台大機械、清大機械、或是成大機械,然後進入國內三大車廠或是工研院服務
才有可能吧

不然台灣一堆人才都在網路上嘴砲,人才都不願意去車場服務,怎麼造得出這些東西

你看看國內機械科系多爛,工研院多爛,這些東西都造不出來,只有依賴網路上的大家才有辦法取代這些人
看了前面的文章 ,我忍不住要回一下,

您們知道嗎?,
台灣的125機車是世界最好的
(價格,性能及外觀最平衡),

商品定位操作在高價及精品,
原本就不是台灣的強項,
現有250cc ~ 500 cc的級距中,我來選還是國產品,
因為價格,品質及動力比最划算,

樓主開出的規格很多國產大羊都有
如果台廠做出一樣規格 ,530cc一台賣40萬 ,一定又被砲 ,
因為就是台灣製 ,
價格便宜被稱廉價品 ,價格高的被罵CP不符
怎麼做都不對?

個人認為為何要超日趕美?
做出世界最佳性價比的車輛 ,難道不是競爭優勢?
台灣人~別妄自菲薄!

補充一下!
有人說,台灣廠沒技術
BMW某一款車的引擎
是由KYMCO設計及製造的
rogerkuo2001.tw wrote:
就是當初保護太嚴重
...(恕刪)
翱翔阿賢 wrote:
…但公司營收遠遠高過我們聽過的那些歐...(恕刪)

有嗎?

那怎麼沒聽過員工待遇遠遠超過「我們聽過的那些歐系名廠」?

johnson108 wrote:
看了前面的文章 ,我...(恕刪)



真的偉士牌過鹹水的跟台灣的125相比,台灣的125真的太便宜,便宜到讓人沒的選了
國產廠商只能在台灣這個小圈圈賣到翻
要研發當然沒有資金

看看對岸的春風
春風網站
25年前成立的機車及越野車製作廠商
人家現在有自製的直列雙缸DOHC 650cc引擎的重型機車
也去米蘭參加國際車展了
連曼島TT也下場參賽了
春風進軍曼島TT


相較之下三陽呢?
三陽網站
60年前成立的公司
到現在連600cc的檔車都沒有

光陽
光楊機車
51年前成立的公司
600cc檔車在哪裡?


格局要不要做大是看公司本身
大陸的檔車也許不夠精緻
但是未來只會越來越強

人家已經走出去跟外面的人拼輸贏了
我們連他X的門票都還沒有拿到
國產大羊本來就要加油了, 進口的也要加油, 不加油怎麼跑呢..? (我來亂的, 酸~~)

johnson108 wrote:
商品定位操作在高價及精品,
原本就不是台灣的強項,
現有250cc ~ 500 cc的級距中,我來選還是國產品,
因為價格,品質及動力比最划算,

那是因為台灣有關稅保護
如果今天沒關稅
TMAX 530個售價在30萬內
你還會選國產羊?

johnson108 wrote:
樓主開出的規格很多國產大羊都有
如果台廠做出一樣規格 ,530cc一台賣40萬 ,一定又被砲 ,
因為就是台灣製 ,
價格便宜被稱廉價品 ,價格高的被罵CP不符
怎麼做都不對?
恕刪)

當然砲阿
人家TMAX會賣到40萬
起碼有1/3~1/2的售價是關稅,
台廠你佔盡優勢
一樣規格卻賣到進口價
是把消費者當盤子喔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