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MAX wrote:那這兩顆引擎各有那些...(恕刪) 雙渦流是靠進氣結流閥設置一個開關低轉速行駛就關閉,高轉速行駛就開啟個人覺得噱頭居多,效果還是有限而HONDA的VTEC可變進汽門2V及4V的切換,效果就很棒!
jerryang wrote :台北MAX wrote:那這兩顆引擎各有那些...(恕刪) 雙渦流是靠進氣結流閥設置一個開關低轉速行駛就關閉,高轉速行駛就開啟個人覺得噱頭居多,效果還是有限而HONDA的VTEC可變進汽門2V及4V的切換,效果就很棒!...(恕刪) 應該是可變化的進氣岐管,目的在於取得高轉速以及低轉速的最佳進氣阻力。汽車在90年代還滿流行的,可是自從有可變汽門裝置,不但可以變化進氣門揚程連角度都可以變,可變岐管就沒啥吸引力了。雖說有點比不上可變氣門,但是實質上效果是很顯著的。
jerryang wrote:雙渦流是靠進氣結流閥...(恕刪) 雙渦流 在NFT上還滿明顯的據測試 CC數較大者 前後差別比較大像 irx 上也有裝載這系統但 效果較不明顯jack lai wrote:特色,都是會吃機油吧...(恕刪) 車子都沒出來 你就有預知能力佩服佩服
LyRay wrote:你覺得一家廠商剛研發...(恕刪) 雙渦流.....這種東西民國87年(1998)4月1日光陽就已經註冊專利了但事實上雙渦流對引擎性能及效率貢獻不大,所以光陽15年來從未使用~可以去google文件資料三陽撿別人不用的來打廣告 什麼時候變三陽的新技術??這麼棒的技術日本四大廠和歐洲各大廠都不用真笨呢
持久最重要 wrote:雙渦流是系統不是引擎吧雙渦流只是個噱頭吧在節氣門前面在加一個節氣門????好像有點多此一舉如果真有用國際大廠為什麼不用啊引擎......應該都是100cc的引擎放大版吧 好酸.....重點在於進氣岐管低速開小管、形成類似2V的引擎進氣模式、提高低速扭力高速時全開、讓4V充分進氣、提高中高速的馬力至於渦流、的確是噱頭居多、但是可變岐管進氣量的確是有助於提升低速扭力跟兼顧高速馬力的設計~尤其現在大排氣量的車都走4V架構、低速會有扭力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