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絕對有能力!但有合作量產的廠商都必須控管原料,扣除加工時所消耗的廢料,生產後成品總數量與總重量都要依數全部繳回!就算是瑕疵品也一樣要報繳.....當遭遇生產難度高的,若不良率過高(2%以上)配給的金屬原料必定不足!不僅要自費向下單客戶買原料,而自購的原料之數量與總重也是同樣要報繳....契約當中有載明....若是有流向不明帳目兜不齊,求償金額是1.5倍單價金額(不含料錢)若是流出市面,從何而來都可查的出!接踵而來的利益求償就更可怕.....要接單!就先看資本扣不夠賠囉!就算是相同產品,每批貨原料都有不同鑑定測量參數!一旦報繳時被抽驗出參數值不對Q1原料在Q3報繳!問題比帳目不對還可怕!..........不過有本事自製!自用只要不出售!客戶端也是睜隻眼閉隻眼.......工作經驗!!!(日系H牌)
我以前上班過的某壓鑄廠就是哈雷車上很多鑄鋅鍍鉻裝飾件的代工廠...我經常跟哈雷的車主指著車上某零件說:[哈~這是我們公司做的]品管超嚴~良率超低~我眼力發揮到極限都看不出瑕疵的電鍍件卻被判定為不良品銷毀每次下單區區幾百件的零件...判定不良品卻能裝滿好幾個箱子品質是用錢砸出來的...
白嵐 wrote:生產絕對有能力!但有...(恕刪) 大大的意思是說,台灣其實有在做,但礙於授權的問題嗎?而台灣車行不能私自跟台廠訂購是嗎?就好比如,如果在台灣生產某牌重機,卻不能直接在台賣的道理是一樣的嗎?
lin761301 wrote:重機不算便宜!你會希...(恕刪) 陸製能避免就避免~如果有台制的話,則看情形哩~就好比車殼來說好了~如果台制有的話,當然是選台制嘍~便宜又取得方便但如果今天是精密零件的話,我應該還是盡量挑原廠的吧!!
hughwithme wrote:大大的意思是說,台灣...(恕刪) 是啊!其實代工頂多算是料件....安排得天衣無縫絕對無法組裝成系統!都是SOP流程製造!!!日產線內需不多產能本來就很稀少扣除內需+本土備料+廠車隊需求+客製車種+新品開發,太多元化都不大夠用了!!外銷標準!要供應本土廠最多就是堪用等級確信,外銷100%通通非日製生產除非您是本土請牌或是拉凱汰整車進口!不然混血兒機率實在是超高!偶有測試樣品才是空運本土檢驗神奇的是!成品再修改規格那種!通常會這樣搞!就是外流出貨(傳說中的副廠).....反正機械製造就是這樣!!!方便就先借用一下!等被抓包再說生產重點不在光光是製造技術!光組裝.加工程序手續不對,系統需求的抗壓.止逆.流量數據經設備檢測不良率立即過半!百試百靈....想嘴硬都不行那種直接下黑單....風險是要自毀日後的生意與商譽!!!穩定的生意上毛利能多收一分算一分,非親非故又有誰願意情義相挺!!!
hughwithme wrote:原來台灣有那麼多的代...(恕刪) 這個我同學他家的工廠就是了!他爸接一堆外國車廠的部分零組件單子~我就說那為什麼台灣不能買零件!他說他們都有簽保密條約的一些合約可能說~這次接單一次數量的金額大約200萬好了!可是如果有發現外來零件是從他們公司流出可能要賠償的金額就1000萬了~~這金額是舉例但是我朋友他說~~自己流出是絕對不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