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禮拜都要利用國一來上班返家.路上遊覽車,托板車,油罐車,貨櫃車超多.
不要以為半夜比較沒什麼車,半夜這種車才多,
有時候這種大型車輛要超越前車時還不知道中線有車子,直接切入中線.汽車他都有時看不到,機車呢?
之前不是在北部有輛黑色的阿替私還甩尾,他真的是很好運.沒撞到.
要超越這種大型拖車車頭時就會感受你的車因他的氣流影響在搖晃.
我的車1.6而已,了不起1300kg,重型機車有多重,我的機車滿油量去監理站驗車稱重284kg.
國道三號我個人認為倒是還可以.
不過我個人還是贊成開放上國道,這樣就不會有重機誤上國道的新聞標題了.
還有國一連接各東西向快速道路的大轉彎,中間的連接縫都是用鋼板相連.
下雨天時真是會滑,剛好是順著路轉,有離心力,開車都明顯感覺車子滑了一下.
如果是機車,後果真是難以想像.
第一:高速公路的道路必須要修改成也適合二輪行走的環境。
例如,上不可有凸出的貓眼石。這我前不久仔細地比較了一下台灣與日本的高速公路,
發現,日本的高速公路上並沒有貓眼石,只有在標線上做比較厚一點的塗漆。
而台灣的高速公路上那個貓眼石真的很大顆,這在二輪做高速移動時有絕對的影響!
以我在日本騎的感想,因為必須遵守內線為超車道的規矩,所以變換車道是非常頻繁的。
知道我在說什麼的就知道,在你變換車道的時候,如果有外力影響輪胎的摩擦係數,便很容易失去抓地力~
輕則撇一下,重則轉倒!
更不用說隨時是處於100以上時速的狀況了!
或許會有人說,平常騎快速道路也沒什麼影響。
相信我,高速公路跟快速道路絕對有差!
再來就是高速公路的接縫不可以再只是使用鋼板連接!
這也是會影響二輪行進的大缺陷!
尤其在轉彎都還有這種接縫! 下雨天就等打保齡球了!
第二:收費的方式。
既然目前台灣收費站是無法因為二輪做大改變,我覺得可以專設一個給二輪使用。
方便騎士為進收費站提早做準備。
再來,二輪用ETC一定要做! 真的方便很多!
還有二輪的費用比四輪便宜是一定的! 怎麼說都比四輪省空間與環保。
第三:所有用路人的道德觀念
我想這也是最難改變的吧......
當然能短時間改善是最好的,不過咱們的劣根性大家都了解的。
占用內線車道,不保持安全距離等等的已經是習以為常。
更不說二輪眼紅族了......
使用道路還要看別人眼色這真的不是一個文明國家的人會做的事。
尊重別人不困難,大家一起來。
說了這麼多,只想說,我並不反對二輪走高速公路。
但是要改進的還太多。
什麼事都要循序漸進,還有適才適所。
台灣機車的數量已經到了變態的方式來形容了!
已經不適合跟其他先進國家來相提並論。必須發展適合台灣自己的環境。
舉個例子來說,你總不能叫MOTO GP的車手去跑滑胎賽還要他跑到300不轉倒吧。
勉強去做某些事只會兩敗俱傷。
要如何從中間取得最佳平衡,還需要時間,教育,金錢。
等到一切水到渠成,總有一天二輪也可享用本來就該有的路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