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重機當作上下班交通工具的人大多屬於"務實型"的;目的只因為重機可以上快速道路節省塞車之苦,這些人很多都只買550cc以下的黃牌重機,方便是優先考量,酷炫是次要考量。
當然也有其紅牌,裝備齊全的,相較於前者,這些人比較屬於酷炫一族。
也許我的取樣不夠客觀,但不免要呼應部分網友的看法;台灣的用路環境和國外不同,台灣的國道除了三更半夜,其他大多時間大都車滿為患,尤其到了假日更是如此,我是很懷疑有多少重機駕駛在塞車大排長龍時,願意跟著隊伍規矩前進?尤其是在烈日或大雨等惡劣天候...自揣換成是我,難免偶爾也會想"方便"一下,或許個人的情操比不上諸位吧!
再者,很多網友討論肇事率,卻忽略了傷亡的關鍵;大體來說,只要發生事故,不管肇事原因為何,大車和小車一定是小車死傷慘重,安全防護差的一定比好的慘重;速度快比速度慢來得慘重;小客車盡量和大貨車保持安全距離、同樣閃神,開車受傷騎車死傷...都是這個道理。
今天如果重機騎士在國道上遇到不守規矩的汽車駕駛而發生事故,應該不難推斷傷亡情形吧?屆時除了怪罪肇事的一方,受難者家屬會不會怪罪是誰讓重機騎上國道呢?
在安全駕駛的理想狀況下,重機在國道上當然沒有任何疑慮,問題就在於這種"理想狀況"幾乎不存在現實條件下,人品、閃神、粗心、誤判...太多因素會造成意外了,不是任一方要求另一方就會保證沒事。
最後,深切覺得爭取路權和取締違規是兩碼子事,法案確定前,大家就事論事,法案確定後,大家尊重結果。而不是一副要脅的口吻,信誓旦旦的說要檢舉多少違規,唯恐天下不亂的樣子。
內文搜尋

X